团体辅导对高一学生自我接纳的干预
2019-12-12李小青
李小青
〔摘要〕经过对本校学生自我接纳水平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相比较于大学生和儿童来讲,高中生的自我接纳水平整体偏低。因此,本研究从改善措施角度出发,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团体辅导对我校(山西省长治第五中学)学生进行了自我接纳水平的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团体辅导可以有效提升高一学生的自我接纳水平,并且具有持续性改善效果。
〔关键词〕团体辅导;高一;自我接纳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31-0016-04
一、引言
自我接纳是指一个人对自身所具有的所有特征都愿意去了解、去面对,并且无条件地接纳,能确认其客观存在和正面的价值,认可这一现实,不会盲目自傲和自卑,也不会因他人的毁誉而有所动摇[1]。自我接纳是建立在科学的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所有特点的无条件接纳。这其中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方面要悦纳自己各方面的优点,不会因此而骄傲;另一方面对自己的缺点也要欣然接受,不自卑,不因他人的评价而否定自己[2]。
无条件自我接纳与高中生自尊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有研究者曾发现,启动有条件的自我接纳导致了很低的自尊,然而启动无条件的自我接纳导致了很高的自尊[3]。同时,埃里克森将青少年时期定义为一个人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期,而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离不开自我接纳,一个人只有做到自我接纳以后才能真正地形成自我同一性。还有研究发现,高自我接纳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主观幸福感[4],有助于个体形成更多的积极情绪,可以让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得失时更容易保持心情平静,同时无条件自我接纳还在完美主义和抑郁之间扮演着中介变量的作用。
可见,无条件自我接纳对高中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根据之前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校高一学生的自我接纳水平整体偏低,这将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进而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业成就。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非常有必要采取措施对低自我接纳的高中生进行干预。而且,查阅文献也发现,近年来已有部分学者开始使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自我接纳存在问题的个体进行干预,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相较于个体辅导,团体辅导有着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和在改善人际交往现状方面的独特优势。所以,本研究决定借鉴前人经验,采用团体辅导对低自我接纳的学生进行干预,希望能够通过改善学生自我接纳水平,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完善人格,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效果。
二、研究方法
(一)干预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高一年级自我接纳水平比较低的学生,共14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各7名。筛选的方式是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自我接纳问卷总均分,选出得分低于一个标准差范围内的学生,接下来对他们进行一一访谈,最终确定14名学生参加团体辅导。14名学生被随机分配到两个组,其中7名学生进入实验组,7名学生进入对照组。实验组定于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后参加团体辅导活动,共6次,为期一个半月;对照组不参加团体辅导,在干预训练结束后,进行一次集中辅导。
(二)方案设计
查阅文献发现,影响自我接纳的主要因素是认知。心理学家Davies曾对不合理信念和无条件自我接纳的关系研究表明,二者具有显著的负相关,但是研究不足以表明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3]。因此,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使用启动技术实验,发现不合理信念对无条件自我接纳有直接的影响,并且导致了极大的有条件自我接纳,而启动合理信念导致了极大的无条件自我接纳[5]。这为通过纠正高中生的不合理想法来改善他们的自我接纳程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因此,本研究干预方案以“詹姆斯和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和“认知行为疗法”为理论依据,围绕个体的“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改变”三个递进过程,设计活动对低自我接纳水平的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干预。整体方案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团体初始阶段、团体过渡阶段、团体工作阶段、团体结束阶段[6],根据各阶段任务和目标的不同设计不同的自我接纳主题,详情见图1。
(三)具体活动设计
见表1。
三、团体辅导结果与分析
团体辅导结束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员进行“自我接纳问卷”调查;三个月后进行问卷跟踪回访调查,然后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与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分析团体辅导活动的干预效果。
表2表明,干预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进行自我接纳问卷前测,发现得分无显著差异。
表3(見下页)结果表明:实验组前测与后测间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后测分数明显高于前测;平均成绩达到了39.00分,说明实验组经过团体辅导后自我接纳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前测与三个月间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且三个月后分数处于高一年级学生总平均得分之上,说明团体辅导对被试自我接纳水平具有持续改善效果。
表4(见下页)结果表明:对照组前测与后测、三个月间的得分无显著差异,说明对照组被试的自我接纳水平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明显改善。
表5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后测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6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三个月后得分对比。为更直观地比较,实验组、对照组在团体辅导前、团体辅导结束时以及三个月后的自我接纳状况,对自我接纳问卷平均得分作折线图如下:
由图2可知,实验组被试从前测、后测到三个月后平均得分呈明显上升趋势,后测得分略高于高一年级学生总均分,团体辅导结束后并未出现反弹,而是继续保持上升趋势;而对照组,从前测、后测到三个月后的得分虽然也有上升趋势,但是变化很小,且得分仍然低于高一年级总均分。说明实验组被试在自我接纳上的改善并非主要来源于时间的推移,而且追踪数据显示,团体辅导的效果并未随着辅导的结束而终止。由此得出结论,团体辅导能够有效提高高一年级学生的自我接纳水平,并且具有较好的持续性。
四、讨论
(一)团体辅导方案的制定
本研究根据团体辅导的四个阶段,按照“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改变”的顺序设计了6次团体辅导方案,每次活动的自我接纳部分都和团体辅导的四个阶段相符合。虽然自我接纳部分主要放在团体辅导的工作阶段,但事实上,每次活动都有自我接纳的思想体现在其中。而且,每次团体辅导的内容都是根据成员的实际情况设计的,包括每次的作业布置,不同成员完成的作业都是不一样的,这些都保证成员能够最大限度受益于团体辅导。
(二)团体辅导的效果
团体辅导结束后对成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数据结果显示,此次团体辅导的干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团体辅导结束后也与成员进行了一对一访谈,成员自身反馈很好。另外,团体辅导结束后,通过校园中几次碰面,从他们的言行举止都明显感觉到了他们的变化。由于团体辅导次数有限,对于问题较大的成员,中间都进行了个体辅导,这一方面或许提高了团体辅导的效果,但是仍然不能忽略团体辅导本身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五、教育启示
自我意识是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科学看待自我、接纳自我是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通过课堂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能够起到很好的心理危机预防效果,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自我认识片面,无法做到自我接纳。针对这部分学生,目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开展团体辅导进行干预。
本研究首次尝试在高中阶段开展团体辅导干预学生的自我接纳水平,效果非常好,但是中间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最大的困难是时间问题。高中生学习压力大、任务重,时间很紧,而且同学们都来自不同的班级,所以时间协调方面比较难处理。或许这正是以往研究多采用大学生作为被试的一个重要原因。建议如果要在高中开展团体辅导,最好先征得学校领导和年级领导的支持,这样学生在参加活动时就不会太担心各种班级考核,同时还可以利用上自习时间或者其他整块的时间来进行集中辅导。
参考文献
[1]李闻戈.对大学生自我接纳的现状及特点的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2002,24(1):112-114.
[2]李娟,张进辅.自我接纳研究回顾及展望[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121-126.
[3]Davies M. F.. Irrational beliefs and unconditional self-acceptance I. Correlational evidence linking two key features of REBT[J]. Journal of Rational-Emotive and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2006,24(2):113-124.
[4]Xu W.,Oei T. P.,Liu X.,et al. The moderating and mediating roles of self-acceptance and tolerance to other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dfulnes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J].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014,21(7):1446.
[5]李娟.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接纳的调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6]肖秋萍.团体心理咨询促进大学生自我接纳水平的实证研究[D].廈门:厦门大学,2009.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第五中学校,长治,046000)
编辑/刘永胜 终校/刘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