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
2019-12-12王丽
王丽
摘 要:在对苏州工业园区建立至今的建设历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统一规划、分期开发,基础设施先行,先地下、后地上,依托主城选址建设,道路与管网同时铺设,高标准建设,精细化测算等园区建设经验。
关键词:苏州工业园区 建设历程 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九通一平”和房屋建设。其中,“九通一平”是指道路、供电、供水、燃气、供热、排水、排污、邮电通讯、有线电视、土地填高平整。房屋建设包括住宅(动迁安置房、商品住宅、员工公寓)、公共建筑(办公楼、商用建筑、校舍、文体场馆、医院)、厂房的建设。
一、建设历程
最初规划的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区面积大约70平方公里,分为三个区域分区建设。第一区位于金鸡湖西,约152平方公里,最先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4-2000年):分为完成首期8平方公里和金鸡湖以西地区建设两个阶段。1994-1997年,主要是建设首期8平方公里(西起当时尚在规划中的苏杭高速公路、东至金鸡湖西岸、北至娄江、南至当时尚在规划中的苏沪机场路,另外,选择2平方公里地块作为启动区最先建设)①。1994年3月,苏州市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六通到边”工程开工。4月,娄葑乡首批19家企事业单位开始动迁。5月,园区“九通一平”工程正式启动。9月,苏沪机场路(园区段)建成通车。年底,园区概念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和相关的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基本编制完成。当年,园区房屋建设开工累计303万平方米。至1997年底,中新合作区累计平整土地69平方公里;供水、供热、供气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竣工投用;金鸡湖西累计建成道路41公里。路网成形,相关管线入地,基本达到“九通一平”标准,首期8平方公里建设基本完成。1998-2000年,主要是完成金鸡湖以西地区一期的开发。1999年底,建在太仓的园区华能发电厂竣工并网发电。至2000年底,园区房屋建设累计开工1177万平方米,累计竣工83万平方米。金鸡湖西第一区开发区域基本建成。
第二阶段(2001-2005年):完成金鸡湖以东地区二、三期的开发。2001年3月开始,园区开发建设重点向金鸡湖东转移。2002年8月,苏州研究生城(后更名为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开工建设。至2003年底,金鸡湖以东地域的路网基本形成。2004年初,娄跨大桥、唯亭大桥、苏胜大桥、金鸡湖大桥建成通车,中新合作区路网与周边乡镇路网实现连接。是年,中新合作区土地整体垫高至黄海高程282-32米,地面平均垫高95厘米,基础设施按照“九通一平”标准开发完成。至年底,园区房屋建设累计开工83546万平方米,累计竣工51494万平方米。2005年1月,历时4年的独墅湖、金鸡湖清淤取土工程竣工;中新合作区的主干道路向周边乡镇延伸。2005年底,城市建设格局大体确定;区域累计房屋开工面积8357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7567平方米;累计建成道路334公里;累计铺设给水管网413公里、污水管网365公里、雨水管网601公里、供气管网276公里;累计重建河道167公里、填土7987万立方米,建设绿化面积1622万平方米。园区日供水能力15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10万吨,日供气能力115万立方米。中新合作開发区的70平方公里范围内主要道路框架与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成。湖东区域的二、三期地域已经初步建成。
第三阶段(2006年至今):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全力打造苏州东部新城。苏州工业园区在这一阶段城市建设上开展了“五个转型”和“3+2+3”。“五个转型”即由平面开发向立体开发转型,由单体设计向整体布局转型,由地下重基础设施、地上重城市建设向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转型,由区镇分散开发向无缝衔接转型,由服务产业、服务企业向服务市民、服务社会转型。“3+2+3”格局即努力打造金鸡湖金融商贸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阳澄湖生态养生区三大功能板块,沪宁高铁园区站和综合保税区两大枢纽节点,娄葑、唯亭和胜浦三大城市副中心。目前,一座国际化、现代化、园林化的苏州东部新城初具规模。
二、建设基本经验和认识
园区在建设区域选择上要尽可能靠近主城区,以便于依托主城,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另外,苏州工业园区非常强调基础设施的重要地位,即“需求未到,基础设施先行”。在建设过程中,要分期开发而不是一拥而上,即“建设一片、滚动一片”;另外,只有在基础设施建成完备后,才能进行企业工厂等开发建设,即“先地下,后地上”;同时,保证道路与水、电、气、热、排水、排污、电信、光缆等同步施工建设。最后,高标准和精细化作风贯穿建设始终,以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性和长远性。
(一)“统一规划,分期开发”
以中新合作区的建设为例,从2平方公里启动区最先建设,紧接着是首期开发区8平方公里土地建成,接下来是规划中的一期区域152平方公里建成,最后是规划中的二、三期区域的建设。在区片内部也不是统一建设,而是遵循着“先工业、再住宅、后商业”的开发规律。工业用地最先开发,一方面吸引建设资金,有利于节省成本;一方面提升中间居住和商业的土地价值,增加土地增值收益;另外,通过就业的实现增加居住和商业贸易需求。
(二)“需求未到,基础设施先行”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的相关规划,重要基础设施会超前建设,体现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地位。
(三)“先地下,后地上”
苏州工业园区在按规划做好“九通一平”后,才能在地上开工办企业和进行相关建设,由此保障了企业开工建成后即可正常运行。
(四)“依托主城,选址建设”
为了能更好地利用主城的已有基础设施,尽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园区选址靠近主城区,且首期开发区位于中新合作区最西端,最为靠近主城区。1995年5月,园区内部还未开工建设前,3月苏州市就开动了由市区向园区进行道路、供水、供气、通讯、污水处理等管线的铺设工程。4月中旬,苏州市自来水公司就将供水管道从市区铺设至园区;5月之前,首条道路苏斜路既已从市区东环路建设延伸至园区边缘;7月,为园区供电的220千伏葑门变电站扩建工程开始动工,架设20公里临时用电线路2条,向首期开发区供电;由苏州城东污水处理厂负责处理首期开发区内污水;7月,苏州有线电视台将光缆干线沿葑门路架设到园区边沿。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非常高、工程量繁重,通过依托主城、尽量利用其基础设施的方法,既能降低高昂的建设成本,又能保证建设质量,还能提升建设速度,可谓一举多得。
(五)道路与管网同时铺设
苏州工业园区根据总体规划,对道路和供电线路架、供水管网、燃气管网、供热管网、排水管网、排污管网、电信管网、光缆铺设实施同步建设,不同于一般先建设需要用的道路和少量管网、后续再缝缝补补添加的做法。虽然,道路和所有管网同步铺设的前期成本较高,但是,相对于后续“开关拉链”式添加管网的做法,实际上总成本是降低的,另外,前期所有基础设施工作都完成后有利于提升园区的整体运行效率。
(六)高标准建设
首先,实现道路、供水、供电、供热、排水、排污、燃气、通信、有线电视一次性全通,达到了当时先进的发达国家程度。远远高于“三通”(通水、通电、通路)的基本要求,高于目前“五通”(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排水)的一般要求,同样高于沿海地区“七通”(通水、通排水、通电、通讯、通路、通燃气、通热力)的较高要求。其次,在土地填高平整中,以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标准来填高95cm。相对于当时流行的“填平补齐”法,填高95cm意味着要炸掉两座小山、掏出金鸡湖淤泥,每平方米平基成本高出1美元以上,总成本更是会超出十余倍,但园区建设仍然坚持采取高标准建设。1998、1999年,苏州地区经历了特大洪涝灾害,全苏州市仅苏州工业园区能够安然无恙,区内所有工厂、住宅区和商业设施无一受淹。
(七)精细化测算
在排水管网设计时,雨水管道根据暴雨强度、重现期(1-2年)及集水时间等方面历史资料和数据详细测算和设计,保证了工程建设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苏州工业园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苏州工业园区志(一、二、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2]赵大生(编).苏州工业园区深度解读(上、下)[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