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四十二街

2019-12-12叶永烈

检察风云 2019年22期
关键词:杜莎蜡像馆蜡像

叶永烈

曼哈顿的“金腰带”

2007年9月,一部百老汇经典音乐剧《第四十二街》(42nd Street),从美 国纽约前来上海、杭州演出。我没有看过这部音乐剧,不过听说两个关于这部音乐剧的数字,就相当惊讶:一是从1980年8月25日在纽约首演以来,已经在世界各地连演3 486场!二是这部戏所用的服装,就达54 750套!

《第四十二街》展现了年轻女演员佩姬·索亚如何从合唱班成员成长为百老汇明星的传奇故事。《第四十二街》曾荣获美国最佳音乐剧奖和最佳编舞奖。这部音乐剧在美国家喻户晓。在这里,我不想去介绍这部我还没有看过的音乐剧,使我感到亲切的是这部音乐剧的剧名——《第四十二街》,因为我去纽约的时候,曾经多次漫步在第四十二街。所谓《第四十二街》,其实就是指纽约曼哈顿的第四十二街。这部音乐剧用一条街道的名字来命名,是因为第四十二街是纽约一条非常出名的街道,这条街道浓缩了曼哈顿的繁华、历史和文化。

美国曼哈顿东西窄而南北长,所以南北向的大道不多,只有十来条,居中的第五大道(Fifth Avenue)把曼哈顿分为东区和西区;相反,街却很多,第十四街以南称为曼哈顿的“下城”,从 第十四街到第五十九街称为“中城”;第五十九街以北称为“上城”。下城是金融区,集中了几十家大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以及上百家大公司总部,有华尔街、世界贸易中心、唐人街等;中城是商业和娱乐中心,有洛克菲勒中心、百老汇剧院区、时代广场等;上城是文化区,拥有著名的大都会博物馆、中央公园和哥伦比亚大学等。

杜莎夫人蜡像馆的招牌

杜莎夫人蜡像馆里真假难分

第四十二街位于曼哈顿岛的中城,由东到西,如同一根飘逸的腰带,束在曼哈顿岛的腰间。这是一根金光闪闪的腰带,这是一根珠光宝气的腰带,这里有曼哈顿的典型景观,这里是到纽约不可不去的所在。

雄踞于第四十二街之上的大中央车站(Grand Central Terminal),是纽约的火车和长途汽车枢纽。大中央车站的前身,是建于1871年的纽约中央车站。宏伟的大中央车站是全世界最大、最忙碌的火车站之一,有着壮观宽大的大厅,即使人多也不会显得拥挤。在大厅的天花板上,星光闪耀,那是法国画家所绘的黄道12星座图,总共有超过2500颗星星。

在第四十二街当中,在与第五大道交叉处,有座庄严的大厦门口有两只狮子,那是纽约市立图书馆,藏书达8500万册,成为第四十二街上的文化重镇。

在第四十二街上,最高耸的大楼是克莱斯勒大厦,总共有77层,建于1926年至1931年,高度305米,曾经拥有纽约第一高楼的美誉。在帝国大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建成之后,退居老三。克莱斯勒大厦有一个耀眼的尖顶,在阳光下灿烂无比,那是因为整个尖顶是用不锈钢铺成的。这座由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投资建成的大厦,成为第四十二街上地标式建筑。

当然,在第四十二街上,最热闹的去处是时代广场。时代广场虽然名为广场,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广场,而只是在百老汇大道与第四十二街、第四十三街的交叉路口形成的三角地带。这里是纽约商铺林立的地方,是纽约最繁华的地段,如同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大街。

在20世纪20年代,第四十二街曾经是剧院云集的地方,这里的戏剧、音乐剧名震世界。后来,由于电影、电视的兴起,剧院逐渐冷落。第四十二街一度成为纽约红灯区的代称,污泥浊水泛滥。

20世纪90年代中期,曾任检察官的朱立安尼当选纽约市长之后,以铁腕手段扫荡第四十二街的色情场所,开展一场“新四十二街”的净化、改造运动,使第四十二街的面貌一新,受到纽约市民的普遍称赞。曼哈顿的“金腰带”,擦去了积灰,依然熠熠生辉。

洛克菲勒中心和蜡像馆 

洛克菲勒中心是由美国洛克菲勒财团投资建造的大型商业娱乐和办公 建筑群,号称“城中之城”。洛克菲勒中心占地8.9公顷,共有19幢大楼,建于1931年至1940年。如今,这里有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新闻网总部,时代华纳出版社,全世界最大的新闻中心——美联社。在这些大楼之中,最高的是70层的洛克菲勒大厦。

洛克菲勒大厦建成后,曾经在1933年首次对外开放,很快就关闭了。在20世纪70年代,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为振奋民心,洛克菲勒集团那时的掌舵人约翰·D·洛克菲勒下令对外开放大厦,让普通民众到顶层观摩纽约全景,以振奋民心。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洛克菲勒大厦又一直对公众关闭。直到2005年11月1日,洛克菲勒大厦第三度对外开放。

在“9·11”事件之后,美国的摩天大楼都十分警惕恐怖袭击。我进入洛克菲勒大厦底楼时,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才被允许进入电梯。

洛克菲勒大厦地处曼哈顿岛的“金腰带”的中部,可以360度观赏纽约。从楼顶朝西南方向望去,是一片蔚蓝色的纽约湾。这里海阔浪静,冬日不冻,当年美国国父华盛顿视察纽约时,就预言纽约将成为美国最大的海港。如今纽约湾中巨轮穿梭,沿岸吊车林立,堆满集装箱。

在纽约湾中,有一個小岛,岛上有个小小的尖尖的东西——那就是著名的自由女神塑像。纽约,作为国际大都市,充满活力。往南看,则可以看见有着尖尖屋顶的帝国大厦如同鹤立鸡群一般突出。

洛克菲勒大厦顶层原本是用来招待要人及举办重要宴会的地方,如今对外开放,据说每年的游客可达200万人次。这一回重游第四十二街,来到一个新景点是在第四十二街的第七大道和第八大道之间,那里一点也不醒目。从外面看过去,只是从大楼顶部和底层分别伸出的一对巨大的手的雕塑,握住一个竖直的招牌,别具一格。那招牌上写着Madame Tussauds,即“杜莎夫人”。

进入大楼,用不着安全检查,虽说大楼里住着诸多“政要”。因为这里是著名的杜莎夫人蜡像馆,拥有布什总统、克林顿总统等美国政要的栩栩如生的蜡像。杜莎夫人蜡像馆如今闻名世界,杜莎集团先后在伦敦、阿姆斯特丹、拉斯维加斯、纽约和中国香港开设了五家杜莎夫人蜡像馆,2006年又在上海开设该集团在全球的第六家杜莎夫人蜡像馆。

杜莎夫人,1760年生于法国斯特拉斯堡,她婚前名叫玛丽·格罗斯霍茨。她的出生证上没有父亲的名字。据说,她是瑞士医生菲利浦·库蒂尤斯的私生女,而玛丽的母亲则是库蒂尤斯的女管家。库蒂尤斯医生制作了一些人体解剖蜡像,供学习、医学研究之用。

学指挥

与爱因斯坦合影

1768年,库蒂尤斯来到了巴黎,为王孙贵族制作蜡像,并把玛丽和她母亲接过来当他的助手。玛丽就是这样学会了制作蜡像的技术。

可是,为法国的达官富人制作蜡像,给玛丽带来可观的收入,也带来了灾难。这意想不到的灾难,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当巴士底狱被攻陷的那天,玛丽惊恐地看到一名男子用长矛挑着两个人头走向她的家里,那是巴士底狱狱长和另一名官员的头。革命者求玛丽为这两个人头制成‘死亡面具蜡像。从那以后,被砍掉的法国贵族的人头就源源不断送到玛丽家中,这些受委托制作的‘死亡面具蜡像,都被革命者拿出去四处展览和宣传。”

1795年,当库蒂尤斯去世后,瑪丽接管了所有蜡像生意,并嫁给了一名小她八岁的工程师弗朗科伊斯·杜莎。从那以后,人们就称她为杜莎夫人。后来,杜莎夫人制作的这些蜡像在英国伦敦展出,引起了巨大的轰动。1835年,74岁的她在伦敦贝克街建立了永久蜡像馆,人称“杜莎夫人蜡像馆”。只需6便士,游客们便可获得和“大人物”接触的机会,“杜莎夫人蜡像馆”受到欢迎,生意兴隆。1884年,该馆迁往现址玛丽波恩路。此后,杜莎集团在世界各地开设分馆,其中就包括在纽约第四十二街的这个分馆。纽约蜡像馆创办于1884年,如今占地面积约为8 000平方米。

编辑:沈海晨  haichenwowo@163.com

猜你喜欢

杜莎蜡像馆蜡像
夜游蜡像馆
渣男蜡像馆
More than the largest small commodity market of China
人体可笑堂
重庆杜莎金刚狼蜡像惊喜揭幕
蜡 像
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