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加强立法治疗“自杀顽疾”
2019-12-12张文欣
张文欣
汉江麻浦大桥上设有劝导抑郁者的雕塑,以防止有人跳江自杀
近日,韩国女艺人雪莉自杀身亡。在不久前,家长先杀害子女再自杀的人伦悲剧也在韩国频频上演。“自杀”这一令人揪心的词语占据了许多韩国媒体的头条。那么,究竟该如何治疗韩国社会的这一“心理顽疾”?
保护中年父母的心理健康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今年以来,在韩国发生的父母杀害子女后再自杀的恶性事件已有17起,未成年受害者多达25人,其中23人死亡。中年父母对生活持悲观态度,作出极端选择——自杀,竟然先杀害子女。而根本不知道自杀意味着什么的儿童,被父母裹挟失去生命。这是令人痛心的事情,也是骇人听闻的罪行。这一行为的本质是谋杀——父母不可以剥夺子女的生命权。
报道认为,不能将这些事件看作个例,这是父母对社会安全系统不信任的表现。他们对“国家和社会把保护生命视为首要价值并给予援助”这一点,没有信心,这是共同价值观和社会安全系统弱化导致的病理现象。迄今为止,韩国对于儿童作为父母自杀的牺牲品而死亡这一问题,尚未拿出有效的对策。
据韩国《国民日报》报道,韩国在强化立法方面已经作出了努力——今年7月正式实施的《禁止职场欺凌法》,其主要保护对象就是承受职场压力的中年父母。
报道指出,在杀害子女后再自杀的恶性事件中,有约40%的自杀者年龄在40多岁,位居各年龄层的首位,紧随其后的是30多岁的年龄层,占比为33%。这意味着杀害子女后自杀者中有73%为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为什么这一年龄层的人容易产生“全家去死”的念头?发生这种悲剧的加害者,绝大部分都认为“生活已经走上绝路”,他们遗留的日记或遗书上充满了“对经济问题、人际关系和职业状况力不从心并难以坚持下去”的表述。
韩国首尔大学心理学教授洪铉洙表示:“当前韩国三四十岁年龄层的人,承受挫折和失败的经验并不多,因此一旦经济状况恶化,工作和人际关系压力增大,他们就很容易产生强烈的绝望感。在感到无法履行对家庭成员的责任时,作为家长的罪责感更为强烈,因此容易做出‘与家人同生共死的极端行为。”他指出,像《禁止职场欺凌法》这样的法律,其内容是保护职场人士,同时也具有延伸保护功能——保护中年就业者的心理健康,进而保护其整个家庭,包括其未成年子女。
根据《禁止职场欺凌法》,上级在下班后给下属发工作指示、让职员跑腿泡咖啡、向员工劝酒等行为,都被列入“职场欺凌”的范畴。员工实名举报上级的欺凌行为,若公司迫使举报人辞职或变相惩罚,最高可判处责任人3年监禁,并处以罚金。
另外,在韩国保健福利部的推动下,韩国国会正在审议《公共卫生管理法》和《医疗法》的修正案,其核心内容是要求公立医院设立新的心理咨询机构,患者咨询任何问题都属于隐私的范围,不会被公开,因此将受到人们的信赖。
韩国全国的医院都是联网的,患者在哪家医院曾经因什么病就医、接受过怎样的治疗、服用了什么药物,都有记录。这原本是为了患者的医疗安全而设立的制度,但同时也成了一些心理疾病患者的负担。很多企业在聘用人员时,要求查看本人乃至家庭成员的疾病史。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韩国中年人即使觉得自己心理上有问题,也不会轻易去就医,结果造成心理负担越来越重,自杀者数量增多。
在新的心理咨询机构中,任何人有什么烦恼,都可以前往咨询。不管是生活上的还是工作上的问题,人们可以尽情倾诉,并且能够得到专业的心理咨询。咨询师先通过各种心理测试了解对方的想法、性格,然后提出一系列合理化建议。公立医院新的心理咨询机构雇用的都是专业心理咨询人员,而收费相对较低。
此外,公立医院还必须开展网络心理咨询服务,主要是为那些工作忙或者不愿意露面的人提供心理幫助。网络咨询主要使用应用软件,采用聊天的方式帮助人们解决各种心理上的麻烦。
除了韩国国会和政府部门推动保护性立法和实施新规以外,一些非营利的健康保护组织也在首尔、大田、庆南等地区建立了“自杀遗属支援中心”,向自杀者的遗属提供心理咨询,帮助未成年遗属联系社会福利机构实施助养。
首尔“自杀遗属支援中心”负责人权民利表示:“我们多方募集资金维持项目的运营。对未成年遗属的救助非常重要,我们希望给那些万念俱灰的中年人一点希望——如果他们非要结束自己的生命,那么不要伤害他们的孩子,因为有像我们这样的机构可以承担抚育其子女的责任——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预防自杀最新综合对策》
与父母裹挟子女自杀一样,明星自杀事件对于韩国社会所造成的冲击也很大。近日的韩国女艺人雪莉自杀事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为此,韩国保健福利部颁布了《预防自杀最新综合对策》,详细分析了韩国社会最为严重的两类自杀事件——结伴自杀和名人自杀。
近日,韩国女艺人雪莉自杀身亡。在不久前,
家长先杀害子女再自杀的人伦悲剧也在韩国频频
上演。“自杀”这一令人揪心的词语占据了许多韩
国媒体的头条。那么,究竟该如何治疗韩国社会的
这一“心理顽疾”?
前者指素不相识的自杀者通过互联网上的“自杀论坛”结识,相约见面,集体服毒、跳江等,形成“集体自杀恐怖氛围”;后者指一些社会名流和演艺圈人士成为抑郁症高危人群。这些拥有一定地位的成功人士容易对失败感到恐惧并陷入抑郁。即使小小的挫折也会令他们给自己打上“失败者”的烙印,因无法缩小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差距而选择自杀。
名人自杀还会产生维特效应——当抑郁症患者的偶像自杀时,患者会把自己与自杀的偶像视为一体,自己也试图自杀。
18世纪,德国文豪歌德发表《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后,在欧洲仿效小说的主人公维特自杀的人剧增,维特效应因此而得名。维特效应尤其在20—30岁的人群中最为常见。名人自杀会对那些心理状态不稳定的普通大众产生巨大影响。名人自杀后,羡慕他们的大众就会产生“如此有成就的人都死了,我这样的人更没有生存价值”的想法,从而导致自杀率升高。
《预防自杀最新综合对策》指出,为遏制上述两种现象,韩国政府将加强对有害信息的监督,一旦发现与自杀有关的信息以及网站,会立即删除及关闭,并同网站的管理方进行磋商,提出整改要求。韩国通信委员会表示,将提出《信息通信网法修正案》让国会审议。其内容包括扩大“与自杀相关的禁忌词汇”的范围,对网民在互联网上发帖加强管理,等等。
针对在网络上饱受恶意评论和谣言煎熬的艺人接连自杀,有韩国学者发起成立了“善意回复活动总部”,其口号是“恶意评论可以将人逼上绝路,而善意回复可以使人死而复生”。其做法是:登录受到恶意评论的名人的主页,给他们留下安慰、鼓励的话语,让他们振奋。
韩国宗教界召开“自杀预防研讨会”,展开“预防自杀与尊重生命”文化宣传运动,七大宗教团体联手开展预防自杀运动。韩国宗教指导者协会在首尔发表了题为《构建没有自杀的健康社会》的致国民声明。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