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老矣,还是美股危矣
2019-12-12张程
张程
(图/IC photo)
近期,“股神”巴菲特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起因是伯克希尔公司几十年的老股东罗尔夫,指责巴菲特在美国本轮的大牛市中“吮手指”,不作为,囤积大量现金,却错失了许多重要的投资机会。当前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手里囤积了1200多亿美元的现金,金额为历史最高水平。巴菲特本人对于公司手中囤积的巨额过剩资金其实已经多次做出说明,那就是因为他觉得目前市场上的公司价格都太贵,无从下手。言外之意就是美股估值太高。
虽然有不少人在质疑巴菲特的投资能力,然而市场上从来不缺少支持巴菲特的人,“巴氏流派”的价值投资论在全球有着广泛的拥趸。每年在巴菲特家乡奥马哈举行的伯克希尔股东年会,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价值投资朝圣者,前往这里朝觐他们的“先知”。这一场起于老股东指责的风波,也让无数“挺巴派”和“倒巴派”争论了起来,到底是股神老矣,还是美股危矣?
股神老矣,尚能饭否
罗尔夫的指责无情的揭了巴菲特的伤疤。罗尔夫称,过去几年巴菲特重仓的IBM和卡夫亨氏以巨亏离场,却对十年十几倍的万事达、VISA两家公司持仓极轻。
伯克希尔对IBM的投资始于2011年,当时该公司正处在一轮上升期中,公司的股票从2008年金融危机中苏醒过来,两年上涨了超过一倍。当时巴菲特在调研IBM之后,认为该公司的管理能力出众,并预计该公司有能力实现其制定的五年发展目标。于是伯克希尔很快加大了对IBM的投资,并一举成为了第一大股东。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次巴菲特看走眼了。IBM最终未能顺利实现其五年目标,转型升级之路也多有不顺。自伯克希尔买入IBM后基本上就被“套牢”了,直到2017年初才短暂解套,但随后股价又开始持续下跌。对IBM失去信心的巴菲特在2018年彻底清仓了IBM,以巨亏离场。
如果说在科技股上栽跟头是因为巴菲特本来就对这一领域不太擅长,但是在其最钟爱的消费股市上栽跟头,就不得不承认是投资失败了。
2015年,伯克希尔与巴西私募基金3G Capital合作收购卡夫食品,并将其并入亨氏集团。当时的交易对卡夫食品的估值达到626亿美元,合并后的公司市值一度达到890亿美元,但截至目前该公司的市值仅350亿美元,股价跌幅超过六成。
相比较而言,巴菲特在过去十年确实非常可惜的错过了两支大牛股——VISA和万事达,这两只股票在过去十年的涨幅分别为12.5倍和16倍。如今这兩只股票的市值分别为3400亿美元和2700亿美元。巴菲特并非没有注意到这两家公司,只不过买入太少。这或许也是罗尔夫指责其囤积巨额现金而不作为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实巴菲特并不喜欢囤积现金。1998年他在给投资者的信中曾写道:现金从不让我们快乐。巴菲特另一句在中国广为人知的投资格言,“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或许可以部分解释为何伯克希尔现在手里囤积了如此多的现金。
近年来,巴菲特已经在多个场合表达过其认为当前美国股市估值过高的观点。在2019年的“致股东信”中,巴菲特称,“未来几年,我们希望将大部分过剩的流动资金转移到伯克希尔会永久拥有的企业中。然而,眼前可能并不是好的时机:那些拥有良好长期前景的企业股票价格现在是天价”。或许正是基于这一判断,精明的巴菲特不愿用“高价”去买入这些股票。
巴菲特不仅没有买入,而且还在卖出。根据伯克希尔披露的数据,2019年前两个季度,伯克希尔在股票市场处于净卖出状态,虽然净卖出规模只有几百万美元,但是考虑到其手上持有的1200亿美元现金,这已经表明了巴菲特“持币观望”的态度。
这种持币观望的做法,一方面可能是市场的估值确实太高,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巴菲特想要搞个“大新闻”。在2019年的“致股东信”中,巴菲特透露在去年的四季度,伯克希尔“曾接近完成一笔超大收购”,但最终打了水漂。但是在信中他表示“会继续希望有一场大象规模的收购”。从这个方面来看,巴菲特确实想要把手上的钱花出去。
美股危矣乎
当前伯克希尔持有现金的规模已经占到其持股规模的一半以上,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当时巴菲特同样是认为股市估值过高,而选择持有更多现金。那么现在的美股是不是又到了危险时刻呢?
本轮美国牛市自2009年开始启动,至今已是十年长牛。2009年—2019年,美国的道琼斯工业指数累计涨幅超过400%,标普500指数累计涨幅超过450%,纳斯达克指数累计涨幅超过500%。
美股的十年长牛早已将股价推向了新的历史高位。以股市总市值占GDP比重的角度来观察。当前美国的这一比值已经达到了历史高点,超过140%。前两次达到这个高点位置分别是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前的146%,以及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135%。以这个指标来看,美股确实已经到了比较高的位置。
另外,近期美国公布的两大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出现了一些下滑的迹象。侧重于度量消费者自身消费信心的“密歇根消费情绪指数”,自今年5月以来持续下滑。侧重于度量消费者对美国经济信心的“咨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虽然还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是与股指的背离程度也在加大。这表明美国人对于美国经济的发展前景虽然仍有信心,但是对于自身的消费前景已经不太乐观。
个人消费者消费信心不足的原因,往往是出于对未来现金流的担忧,即对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担忧。也就是说美国人开始担心未来一段时间他们的收入可能不会增长,甚至可能会出现下降。
根据美国公布的职位空缺数据来看,自2019年以来,该数据一直在下降。这意味着就业市场竞争加剧,虽然还未反映到失业率上,但是消费者已经在为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了。一旦消费者对未来收入的信心不足,自然而然会开始节衣缩食,削减开支,从而影响到零售业。
从美国公布的零售业月率数据来看,自2019年以来一直处于下行趋势,已经从年初的2%,跌到 9月份的-0.3%。这表明美国经济的增长确实可能出现了一些放缓的迹象。加上最近几个月美国的非农就业人数均不及市场预期,更加加剧了市场对于经济将会放缓的担忧。
A股的机会来了吗
美国股市危矣,是不是中国股市的机会要来了呢?
近来,国内资本市场颇不宁静,监管部门不断释放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信息。10月18日,证监会公布了修改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明确放宽了重大资产重组的限制。取消了“净利润”指标,缩短了“累计首次原则”的时间期限,并允许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在创业板重组上市。同时证监会的领导也在公开场合表示正在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这些改革无疑都是在给资本市场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
资金方面,资管新规逐步落地,正推动各类资金有序入市。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部门也在积极推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各类长期资金入市。
民间资本方面。10月16日,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公告称,对境内24家P2P网贷全部予以取缔。10月18日,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风险提示函,情况与湖南类似,没有一家P2P通过验收,到期将全部取缔未通过验收的P2P平台。这场针对P2P的整治风暴基本宣告P2P的死亡。对于普通投资人而言,互联网金融投资通道基本消失了。挤出的资金需要新的投资方向。
房地产方面,国内调控主基调依然是“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政策机制下,不会允许炒房的出现。那么对于国内投资者来说所剩不多的投资方向就是股市。
在当前CPI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国内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利率倒挂,钱放在银行和银行理财等产品中几乎是在贬值,这也将促使普通投资者寻找更优的资产配置。国内可投,且有机会增值的资产恐怕真的不多了,股市可能是最方便的一个。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压力依然较大,2019年三季度的GDP增速已经跌至6%。除此之外,外围环境也存在多重风险。如中美贸易摩擦仍有不确定性,中东战火不断,英国脱欧不决等。这些都可能冲击国内资本市场,投资者入市需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