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极拳与气功统一性的若干研究(一)
2019-12-12谢远基
谢远基
气功作为一种中华传统的保健、养生、祛病的方法,是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即调息、调身、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太极拳与气功,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它们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本文从多方面来论证太极拳与气功的统一性,旨在抛砖引玉,共研真法。
一、从经络学说看,太极拳与气功具有统一性
气功在我国历史悠久,在古代通常被称为吐纳、行气、布气、服气、导引、炼丹、丹道、修道、坐禅等等。气功理论是建立在我国中医学的养生健身理论和经络学说上的。原始的气功一部分称为“舞”,如《吕氏春秋》所说的“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春秋战国时期,一部分气功被概括于“导引按跷”之中。中医专著《黄帝内经》记载有“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及“积精全神”“精神不散”等修炼方法。后来气功不断发展,至今已达数千种。太极拳与气功受经络学说影响很深。
其一,太极拳与气功都高度重视经络和真气理论。
经络、穴位、真气学说,作为传统医学的理论,是气功的理论基础。经络、穴位、真气是非常复杂的人体现象。简而言之:经络是真气运行的通道,穴位是真气运行的出入口。《灵枢经别》云:“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始,工之所以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可见经络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上千种气功功法和各式太极拳的创编都离不开经络和真气学说,而习练气功与太极拳之所以能祛病延年也就是因为其能通过内气疏通全身经络,从而起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滋养肺腑、濡润筋骨等作用。
真气是气功领域和经络理论的一个最基本概念,是太极拳与气功修炼的物质能量基础。它具有四层含义:一是指我们与生俱来的先天之气;二是指五谷杂粮之气,是我们吸收外界物质营养而修炼出的精华物质;三是指包括脏腑、经络及其他器官组织的功能;四是指一种具有电磁波性质的能量,是人体内的潜能,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无论修炼太极拳还是气功,都十分强调对内气进行修炼和运用,并将内气修炼所达到的层次作为判断功力高低的关键。
有关科研工作者与武术气功师合作,通过各种实验,已证实气是血液和体液在体内流动产生的一种具有磁电、光液、微粒流等物质能量,其中还含有一定的信息密码和生物电。我们练习太极拳时,有人的手掌或身体其他部位会出现大、小、轻、重、热、凉、麻、痒等“八触”;有些人会出现肠鸣、放屁、打嗝,或身体某部位产生跳动,或在体表产生丝线样走动,或病灶处有隐痛,或某部分有触电感觉;有些人会产生头发竖起,脚趾、头顶突然针刺样疼痛,或眼前出现各种颜色与光环,等等。这些都是修炼太极拳与气功中气运行而产生作用的结果,充分证实了气的能量性。如果修炼者内气充盈,内气运行正常,就能为各脏腑组织发挥其正常功能提供有利条件,从而维持身體健康;反之,内气不足或运行不当,则会罹患各种各样的疾病。
其二,太极拳与气功都强调经络和穴位之内气通畅。
修炼时激发人体穴道势能的活性并保持人体各种经络内气畅通,这是修炼各类功法的真正玄机所在,古时非得意之入室弟子不传也。
穴位,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少的地方。《黄帝内经》又称之为节、会、气穴、气府等,《太平圣惠方》又称作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为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
《素问》解释,穴道是“脉气所发”“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穴道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经脉、人体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其通畅与否是双向的:从内通向外,反映病痛;从外通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太极拳与气功强调“通则顺,不通则滞”,就是指穴通之理。穴道是活体中重要的电场,是人体中电势能最高的地方,也是与大脑密切联系的场所。人体总计穴位有720个,其中要害穴位有108个;要害穴位有活穴和死穴之分,不致命的穴位为72个,致命的穴位为36个。修炼太极拳与气功,本质上就是确保这些穴位和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等人体经络的内气畅通,从而达到阴阳平衡。
其三,太极拳与气功的动作及过程会对穴位和经脉产生影响。
修炼太极拳与气功时,应当知晓练功动作和过程对穴位和经脉产生的影响。比如修炼气功时,要知道小周天运行时要经过任督二脉中哪些重要穴位,会有什么影响。大周天亦然。修炼太极拳时,要明白“气贴于背”主要属于哪些经络在运动?“劲由脚发,由脚而腿而腰,形于手指”对哪些穴位和经脉进行了训练?总之,人体的运动是离不开穴位和经络的。
比如,练习杨式太极拳起势、云手等动作时,左右两脚应当迈开多大宽度合适呢?如果迈大了,就会歪斜而失去尾闾中正;如果迈小了,就会形成夹裆之病而致气血运行不畅。知道了穴位和经脉的知识,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开左脚时,用意念调整着右肩的肩井穴和右脚的涌泉穴相互上下对齐;开右脚时,用意念调整着左肩的肩井穴和左脚的涌泉穴相互上下对齐。左云手时,必须等重心移到左边,让左肩的肩井穴和左脚的涌泉穴上下垂直相通,才能转腰、云手。练习“劲由脚发,由脚而腿而腰,形于手指”时,就要意念地下之力量通过脚中之涌泉穴,经过足三里、阳陵、跳环、命门等穴位,最终推动位于丹田和夹脊部位以内气为主的内劲,由背部、肩井穴走阳经经络和督脉,再顺着手上经络,让内劲肩井穴而发至手上的劳宫穴。如此,则可达正确规范的动作标准,涌泉穴至劳宫穴的内劲就可顺利到达目标,其整劲大矣。举一反三,其他招势和练法,亦如此理。
二、从道家理论看,太极拳与气功具有统一性
《道德经》是道家学说之经典,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主要根源。老子之“道”,至少有如下几层含义:“道”作为始基物,以生万物,即“道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还解释为“理”,即客观自然规律;“道”也是一种人生准则。老子的天人合一的天道观指导修炼气功或太极拳者凡事要持自然无为、致虚守静的态度,即“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弗居”,要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并行,复归于静。
其一,道家学说促进以气为本的武术气功本体论形成。
气功一词最早见于晋代道士许逊所著的《净明宗教录》一书。中医学将气功定义为: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的心身锻炼技能,注重人体自身内气炼养,来调整人体阴阳,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目的。
气的概念,则是《道德经》发展了《周易》“天人合一”思想和“阴阳平衡”观念结合发展的产物。如《周易系辞》云:“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这就是以“气”为本的武术气功本体论的理论之源。《道德经》发展了《周易》这个观点,并结合了“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观点,提出:“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耳”“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载形魄抱一,能无离乎?”这些论述已成为气功实践的指导思想。尽管后世功法千变万化,但基本要点与《道德经》是相同一致的。
《行气玉佩铭》发展了《道德经》“气”的概念,形成了武术气功的修炼方法:“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道家经典《道藏》也认为:“人是盗天地万物精华而成。”张伯端在《悟真篇》将《道德经》阴阳理论发展表述为“道自虚无生一气,便由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武术气功修炼,特别注重“真气”
(书中又名真铅、真阳、阳精、先天一气、先天真一之气、太乙含真气)的修炼。《悟真篇》中的描述武术气功修炼的《绝句六十四首》,就是按照在《道德经》指导下描述修炼“真气”所作的。《悟真篇》的“先天一气”的丹道思想,后来进一步得到了翁葆光、龙眉子、赵友钦、陈致虚、刘一明等历代武术气功大家的继承和发扬,又对白玉蟾、张三丰的武术丹道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太平经·四行本末訣》也说:“今是委气神人,乃与元气合形并力,与四时五行共生。凡事人神者,皆受之于天气,天气者受之于元气。神者乘气而行,故人有气则神,有神则有气,神亡则气绝,气亡则神去。故无神亦死,无气亦死。”可见,中华武术气功认为人体生态与自然生态是互通共融的,这个中介环节就是“气”,练武就是炼气,其具体实践形式表现为采气、导气和炼气,通过肺的呼吸、毛孔的开合与自然相交融,把自然之气运化入人体系统,再通过导气把自然精气导入经络,最终归于丹田,逐渐达到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至高境界,最终形成了传统武术内外兼修的独特体系。
陈式老架太极拳一些动作,都与古代导引有相同之处。如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导引图》中有燕行图:两手在腹前上下左右相合,随后两手皆内旋,一手上举,反手亮掌,另一手转臂下按。这个动作就与陈式太极拳“白鹤亮翅”势相似,唯导引术皆左右交替而已。因此一代宗师张三丰云:“太极混元胸前抱,吸气归丹呼皮毛。练就一身混元气,天地相应最为妙。”中华武术气功认为,“拳”的高级境界就是人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掌握万物运化的规律,从而达到“阶及神明”。
其二,太极拳深深受到道家理论影响,力求以拳来体现“道”,实现人与自然的合一。
太极拳宗师陈王廷曾云:“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黄庭》”即是指晋代流行的道家尊崇的经典名著。《云笈七笺》有《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黄庭遁甲缘身经》三种,此外道家所载尚有《黄庭养神经》《黄庭中景经》《黄庭五脏六腑真人玉轴经》等数种。为什么叫“黄庭”呢?《云笈七笺》云:“黄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指的是脑中、心中、脾中、位中,故曰‘黄庭。盖为道家养生炼气之论也。”可见太极拳受道家理论影响大也。所谓拳为小道,而太极“大道”存焉。练拳的过程,就是实现《道德经》之“道”的过程,是人与自然求和谐统一的过程。太极是“道”,是一切原动力,是宇宙,是人的完整的整体。
太极拳技击战略思想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因敌变化,后发制人”,这一思想也来源于《道德经》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辩证法,即向事物的相反方向转化并循环之,认为最柔弱的事物总是能控制坚强的事物。应该指出的是:《道德经》所谓的“柔、弱”并非软弱无力,更不是说低弱者战胜高强者,而是一种坚韧不露、蓄势待发、外柔内刚的状态。太极拳“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即是这种“柔、弱”的表现形式。这样做是为了诱敌深入,然后根据其出现的破绽采取相应对策,这便是“后发制人”,其结果是“先之以至,我之反击极为迅捷,先中敌方,使敌方由主动转化为被动,而遭致失败”。
其三,道家理论强调了武术气功技击的“以柔弱胜刚强”的指导原则。
《道德经》云:“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故弱胜强,柔胜刚。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又云:“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吸收了《周易》的“阴阳”“八卦”,特别是“变化”的哲学思想,并基于“道法自然”和“阴阳辩证法”的思想,提出了“柔弱胜刚强”的创见,即刚能克柔,柔也能克刚,强能胜弱,弱也能胜强。其在揭示“柔弱胜刚强”所蕴含的“条件”之中,又揭示了“无极太极”“有无”“动静”“虚实”等等一系列的哲学概念。以此出发,用于武打,则明确了打的指导思想、对象、方式、方法、技巧等等,从而揭示了武术气功在技击中的一系列的法则、原则和规律。《道德经》进一步指出:“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是要求人不可自满,要有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度量,在武术技击时则体现在要求“曲中求直,蓄而后发”,这与太极拳是一致的。比如太极拳理论提倡“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是从技击理论阐述了《道德经》理论的正确。曲就是化,没有化就不能打;要想把人打得远,就必须蓄劲蓄得紧,像卷炮仗一样,只有卷得紧才能放得响。这就是所谓积柔成刚才能百炼刚也,因而在术界有“太极十年不出门”之提法。
此外,气功与太极拳都受到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周易理论、力学原理和人体科学的深刻影响,在功法原理及具体修习中,都体现和运用着这些学说所包含的方法论。综上所述,在理论基础上,太极拳与气功是具有统一性的。
(未完待续)
(编辑/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