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届全国青年美展” 的发展历程研究

2019-12-12韦乔丹

今传媒 2019年11期

韦乔丹

摘要:全国青年美展发展至今已有62年的历史,可以说它是一个命途多舛的展览。1957年3月16日由中国文化部、青年团中央和中国美协联合举办的“全国青年美术工作者作品展览会”(即“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在北京开幕,到目前为止,仅仅举办了六届。幸运的是,全国青年美展如今已经成长为中国美术界的品牌展览,在 “第三届全国青年美展”中以三年一届的频率固定下来,并且将其确立为国家级的综合性重要展览。目前对“首届全国青年美展”的文献研究相对较少,研究展览是一条了解艺术史的捷径,故本文主要阐述“首届全国青年美展”的背景及其在历史中呈现出的面貌。

关键词:首届全国青年美展;命途多舛;国家级

中图分类号:A715、G6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9)11-0070-02

一、 “首届全国青年美展”的历史背景

1949年新中国成立,新政府的建立,要求文艺表现新时代的面貌和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事业。1953年,在政府提供经费的情况下,中国美术家协会得以成立。协会章程规定了协会将“组织美术家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艺术理论,学习党和政府的政策,研究社会生活,并采取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不断改造和提高美术家的思想”[1]。可以看出,这个时期中国的艺术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中共通过美术家协会来实施自己的政策以及方针,中国美术家协会将会组织美术工作者来宣传党的政策目标。1956年第8期的《美术》杂志记载了关于青年美术展览在各地相继举行的情况,国家为了鼓励和培育青年美术家,繁荣美术的创作事业,文化部、青年团中央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准备在1956年国庆后,在北京举办首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会。在全国青年美展举办之前,各个省、市以及自治区先在当地地区举办了青年的美术作品展览,然后推荐出一些优秀作品参加全国性的展览。这是青年文化生活中的大事,人们期待着在这个展览会上看到中国青年美术创作的新面貌。

二、 “首届全国青年美展”成功举办

1957年3月16日,“全国青年美术工作者作品展览会”在北京成功开幕,并且在同年的《美术》杂志4月号里发布了《全国青年美术工作者作品展覽会展品》的部分作品 ,如张钦若的油画作品《海边》,郭其相的雕塑作品《姐妹们》和聶南溪的国画作品《藏女》等。可以看出,很多作品在题材和内容上都有所不同,更多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出现在画面中,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作品更多地展现了祖国的新面貌。在当时的批评家看来,这是对传统艺术不关心现实生活态度的改造。

195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全国青年美术作品选集》,书中《培养青年美术工作者》一节对研究“首届青年美展”开办的原因以及举办情况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书中写到:“在这次展出的九百余件作品的作者中,青年作者达八百余人,其中有不少是初露头角的新人,并且有一部分是业余的美术工作者和兄弟民族的青年美术工作者,他们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和各种文化工作岗位上,以饱满的情绪和坚强的毅力在美术创作的道路上迈开了大步。通过这次展览会,我们可以看到青年美术工作者在创作方面的无穷潜力。我们的国家现在正处于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代,社会生活面貌和人民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空前未有的变化。艺术家在表现生活的时候,不仅需要创造形象的艺术才能,而且需要有善于发觉新鲜事物的敏感度,否则就很难创造出具有艺术魅力而又能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在这次青年美术工作者的作品展览会中,可以看出青年作者们是具有这种敏感度的。他们较多的作品都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摆脱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的高涨、突破陈腐观念的精神生活的上升,以及在日新月异的万象中涌现出来的生活美、劳动美、思想感情美,因此令人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意味和时代气息。尽管有不少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还不够深刻和成熟,但这是青年美术工作者在创作初期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在生活实践和创作实践中逐渐克服的”。

“首届全国青年美展”共展出了845位青年画家的900多件作品,其中包括了国画、版画、雕塑、年画、连环画和宣传画六个类别。优秀的青年艺术家在全国青年美展中得以崭露头角,成为中国艺术发展道路上实力雄厚的中坚力量。如年仅30岁的黄胄的国画作品《打马球》和28岁的张钦若的油画作品《海边》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全国青年美展在当时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批评家与美术家纷纷对此次展览发表了自己评论。在《美术》杂志1957年4月号的《新苗正在生长——董希文同志谈青年美展的油画》一文中,董希文发表了对“首届全国青年美展”中油画作品的看法以及对青年画家的建议。他认为过去美术界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解比较狭窄,近年来反对公式化概念,促使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大家对党中央提出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有了新的认识,这届作品题材的广泛性、形式风格的多样性出现了可喜的新面貌。不过,他认为画家在体验生活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选取题材有避重就轻,追求小趣味的倾向;同时,在思想性方面有些走下坡路。此外,在同年的《美术》杂志5月号里,焦明也发表了《谈青年美展中的几幅油画》一文,他认为有些人评论这届油画让人看起来是失望的,这些评论是不公平的。因为在中国,油画只有40年的历史,同时展出的作品也不能代表目前青年油画家们的创作水平,因为展出的都是一年以前的旧作。不过就算如此,“首届全国青年美展”中还是有不少令人感到美的作品的。他在文章中重点评述了高庶绩的《母亲》、张钦若的《海边》以及戴泽的《小会计》等,认为青年美展中那些描绘社会生活主题的作品有些是有生活的,但是有些只描绘了一些和生活本质关系不大的生活现象,看不出他们的根深深地扎在工农兵生活的现实沃土中,加上技艺的限制以及艺术修养的欠缺,作品还不够动人。

三、小结

可以看出,全国青年美展是官方组织,具有权威性,影响性极大的展览。展览专门为青年美术家搭建了展示他们继承与创新、借鉴与融合、关切社会与自身成长的重要平台,它的学术定位是坚守造型艺術的继承与发展。“首届全国青年美展”的举办对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不断地使优秀的青年艺术家得以展示他们的才华,增添艺术创作的信心,为中国的艺术注入新鲜的血液。纵观全国青年美展,它与国家一同成长,其中涵盖了社会主义文化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延续了历史脉络,一并构成了中国艺术的成就与特色。

参考文献:

[1]马琳.展览制度的转变:从沙龙展到落选者沙龙[J].美术报,2016(7).

[2]潘欣信,王凯文.中国工笔画大事记简编(1949-2010)[J].中国画画刊,2010(4).

[3]吕澎.美术的故事:从晚清到今天[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75.

[4]马琳.展览改变艺术:策展的可能性[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