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实验学校:雨润无声桃李满园
2019-12-12胡玉山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胡玉山
安顺市实验学校将有形的教育环境打造与无形的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为莘莘学子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续写着德润人生的一个又一个故事。
寒露初至,雨润芳田。“全国文明校园”——安顺市实验学校传来琅琅读书声,不绝于耳。
近年来,随着学校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学校校园环境和人文内涵稳步提升,文明之风吹遍校园,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安顺市实验学校创建于1939年秋,坐落在瀑布之乡的安顺市西秀区,是一所办学历史长、文化底蕴深,由幼儿园、小学和初中3部分组成的省级大型学校。在历经了80年的风雨洗礼后,愈发显示出厚重的人文底蕴,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文明校园的创建让我们学习环境变得更加舒适宜人了。”“最大的变化是同学们养成了文明的好习惯,校园风气更好了。”说起校园的变化,安顺市实验学校的师生打开了话匣子。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个模范,一个干部一个表率,一个教师一个榜样,一个学生一个希望,我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融入党建工作,融入校园文化,融入师德师风,融入家风建设,融入学生成长,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师生美好心灵的坚强阵地。教师的服务奉献意识得到快速提升,师德师风焕然一新。”安顺市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李锦鸣说。
在实验校园内,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教学楼楼道张贴的“习爷爷的教导记心间”“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宣传栏、《集美崇德》《知行至善》《榜样》《牵手好习惯》《习语馨香》《廉政润蕾》等系列校园读本……还打造了以“熠熠星光照神州,代代相传耀中华”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五一、五润”主题园。
安顺市实验学校大门。(安顺市实验学校供图)
安顺市实验学校崇实楼。(安顺市实验学校供图)
安顺市实验学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现场。(安顺市实验学校供图)
“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以‘实验’的品格和‘整体改革’的特色,全方位、大目标、整体性地开展各项改革,成为安顺市义务教育阶段唯一一所承担着教研教改的任务的重点学校。”李锦鸣介绍道。
安顺市实验学校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实施“五年一贯制”实验,60年代实施“集中识字”实验,70年代实施“三算教育”实验,80年代初期,在中央教科所组织的中小学教育实验座谈会上承担了幼儿园、小学、中学一条龙整体改革实验,90年代被选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如今,又在新的教育改革征程中继续探索学区制、集团化和多元化混合体制的办学模式,引领和带动更多兄弟学校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为安顺教育的崛起兴盛贡献力量。
安顺市实验学校担负起了带动、辐射、示范、引领的责任。今年8月,安顺市实验学校与西秀区若飞小学、凤仪小学组建了校际联盟,进一步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使实验学校与联盟学校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为安顺市小学教学质量总体提升、实现教育强市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安顺市实验学校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外景。(安顺市实验学校供图)
安顺市实验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第一批文明校园”“全国第五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奖”“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特色学校”,创造了1993年至今连续27年保持全市中考领先的骄人成绩。
学校秉持建校之初首任校长提出的“一切为民族”的办学思想,在“为学生一生着想,为祖国明天奠基”办学理念和“不止领先、追求卓越”学校精神的引领下,形成了“明德、笃学、崇实”的校训,“求真、求实、求新”的校风,“爱生、爱岗、爱校”的教风,“勤学、善学、乐学”的学风。为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要,提出了“滋润生命、惠泽民族”的办学思想和“做更好的自己”的育人目标,在工作中躬行实践,深思悟道,着力培养具有中国心、民族魂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时刻准备着的现代人,将有形的教育环境打造与无形的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为莘莘学子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续写着德润人生的一个又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