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推进“教育立市”
——贵阳教育事业发展步稳蹄疾
2019-12-12刘娟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刘娟
贵阳纵深推进“教育立市”战略,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以改革为抓手,以创新求突破,取得可喜的成绩,多项改革工作在全省走在前列,在全国都具有特色。
从实现“两基”目标,到义务教育迈向基本均衡、优质均衡发展新征程,学生逐渐从“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从以粉笔、黑板为主的传统教学手段,到现在的网络教学,教育逐步走向信息化、现代化……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下,贵阳教育事业一路前行,步履不息,取得了巨大成就。
特别是近年来,贵阳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全会精神,纵深推进“教育立市”战略,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以改革为抓手,以创新求突破,取得可喜的成绩,多项改革工作在全省走在前列,在全国都具有特色。
强投入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贵阳教育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那时,受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贵阳教育财政投入仅0.24亿元,到2018年,这个数字增长了近100倍。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教育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贵阳市深入推进“教育立市”战略,制订了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规划。组织体系、财政投入、教师队伍等一系列引领性的保障制度落地生根,为贵阳教育发展装上强大引擎。
围绕“教育立市”目标,贵阳市抓住“两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十五”、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等教育内涵化发展等机遇,持续优化教育结构;实行就近划片入学、高中招生配额生制度、学区化改革、中职免费教育、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两为主”等,促进教育公平;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三名工程”、市级免费师范生和特岗教师计划、“百校攻坚”等,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十三五”期间,贵阳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总目标。到2020年,率先在全省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力争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小学和初中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5%以上,高中毛入学率达到93%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6%以上,主要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全市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抓改革 现代教育创新发展
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加快教育现代化就要改革创新。
贵阳市在加强教育治理体系改革中,创新构建“3+2”督导体系(3大刚性任务:深化督政、强化督学、质量监测,2大服务主线:社会满意度调查、关注师生群体)。在全省首家开展“乐童计划”,截至2018年底,学生托管率达到85%以上。
在创新教育开放合作方式上,深化“京筑教育合作”,引进北京38所学校开展合作办学,扩大优质教育学位1.71万个。引进上海、山东、广西等地优质学校130所来贵阳开展合作办学,大力推进国际化学校建设。
多形式开展办学创新,实施学区化办学、集团化办学,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组建了80余个学区,组建了14个优质教育集团。以“民办公助”的模式,扶持优质民办学校发展,如贵阳一中、贵阳十八中分别领办新世界国际学校、华麟中学等,民办学校进一步缓解了“上好学”难的供需矛盾。各区(市、县)通过政府出资购买优质教育品牌、引入管理团队、引进管理人才等方式,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如观山湖区将金华园配建学校托管给北师大教育集团等。
在大数据+教育管理创新中,投入使用教育质量监测及学业考试分析平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监测大数据平台、教育扶贫“扶智提质”、数字化学校试点等大数据平台;开发食品安全卫生管理APP、教育督导现场视导APP。创新“德育安全网格化”模式,提高安全工作实效,“互联网+心理”优势初显。
贵阳一中新世界国际学校一角。 (贵阳一中新世界国际学校供图)
开阳县水乡东舍体验式教学点。(开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强建设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是全社会对教育的期待。
为破解学校素质教育深入不够、应试教育观念倾向严重、开展实践活动的设施和频率均不足等问题,近年来,贵阳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构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以“知行教育”为理念,以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文化魅力校园、生态文明校园、数字信息校园、阳光体艺校园等为载体,突出学校特色,建设了一批廉政文化示范校、中小学校生态文明绿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着力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着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强健体魄,增强“四个自信”。
发展具有贵阳特色、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职业教育方面,贵阳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企业办学,完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培养一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助帮扶 教育扶贫成效突出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近年来,贵阳大力推进教育扶贫,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帮扶带动贫困区县教育发展,以“校农合作”帮扶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以“2+9+N”帮扶体系带动区域教育迈向优质均衡,践行省会城市担当,与六盘水、铜仁、安顺等地建立市与市、县与县、校与校的教育合作帮扶关系,全面开展组团式帮扶。
贵阳共投入资金1100万元改善长顺县中小学办学条件,如建立智慧教室。借助贵阳大数据+教育精准扶贫(智/质)平台的教师专业发展系统、学生学业成就提升系统及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系统,依托贵阳优秀的教研员队伍和优质师资团队,采取“一摸(摸准基本信息)二引(思想和专业引领)三同步(同步教研、同课异构及跟岗学习)”的举措实施教科研精准扶贫,贵阳132位专家帮扶长顺42名骨干教师专业发展。
同时,贵阳市教育局还充分发挥教育扶贫作用,成立了贵阳市普通高中教育扶贫战略“校农结合”联盟,开发“学校餐饮采购平台”,将贫困地区农产品直接引进校园。截至2018年底,贵阳市学校采购贫困地区农产品近2300吨,采购金额达1.75亿元,帮助困难群众增产增收脱贫致富。
如今,贵阳教育组团式帮扶工作已在对接的贫困地区落地生根,帮扶出一所所优质学校、培养了一批批优秀教师,让更多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城市发展,教育先行。贵阳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生态风光旖旎、气候条件宜人,既上演着“无中生有”的“数据魔法”,更激荡着底蕴深厚的教育传承。下一步,贵阳市将继续贯彻落实“教育立市”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全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开创优质公平教育事业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