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现状与展望

2019-12-11甄子宁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36期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区块链

甄子宁

摘 要:近年来,供应链金融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而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供应链金融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以供应链金融的理论解释为起点,分析供应链上各参与方定位与利益结合点,进而引出当前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主流模式,并结合业务现状,提出供应链金融发展契机。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小微企业融资;区块链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6.039

1 供應链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根据Michael Lamoureux的定义,供应链金融是指在分析供应链内部交易结构的基础上,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信贷模型,引入核心企业、物流监管公司、资金流导引工具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对供应链的不同节点提供授信支持及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

2006年5月,深圳发展银行首次提出供应链金融概念,并推出一系列供应链金融产品,各大银行随之推出保理、保兑仓等业务,国内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研究与实践逐步结合。

2 供应链金融的理论解释

供应链金融产生于经济社会中的实际需求,成长于理论基础的快速发展,主要研究理论包括交易成本理论、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理论等。

2.1 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是价格形成机制中存在的成本,包括获取准确市场信息的费用,即搜集有关交易对象和市场价格等信息所付出的费用,以及谈判、监督履约等费用。供应链条中的核心企业、上下游小微企业通过长期合作形成稳定的信任关系,银行为供应链上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有效降低自身获客成本、管理成本等交易成本。

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非对称信息是指信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即有些人对某些事情的信息比另外一些人掌握多一些。供应链体系中,小微企业和银行掌握的交易、物流等信息不同步,通过引入核心企业,银行能较为及时掌握小微企业与核心企业的交易信息,一定程度上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2.3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研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中各个参与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激励约束问题,处于信息优势的参与者为代理人,处于信息劣势的参与者为委托人。供应链金融业务中,银行是委托人,小微企业是代理人,引入核心企业作为信用和信息的提供方,信息交互更顺畅。

3 供应链金融参与方角色定位

3.1 上下游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是供应链金融的授信人,通常缺乏房产、土地等抵押物,会计制度不健全,经营信息不披露,银行较难通过常规风控手段判断其第一、第二还款来源,进而授信审批。供应链金融模式使小微企业借用核心企业信誉而非抵押物获取银行授信,且银行贷款利率远低于其他金融机构及民间借贷利率,有助于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小微企业在供应链体系中较为弱势,被动接受核心企业的账期和返点安排,资金需求具有“短频急快”的特点,更关注信贷资金的及时性和便捷性。

3.2 核心企业

核心企业是供应链金融的基础,通常是规模较大、信誉较好的大中型企业。银行根据核心企业经营情况、财务数据、履约信息等核定核心企业的合作额度,在合作额度内为其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授信。核心企业下游客户使用授信资金支付货款,提高核心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上游客户使用信贷资金继续生产,有利于核心企业拉长应付账款账期。随着核心企业业绩增长,在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为降低企业自身资金成本,可能将资金需求向上下游小微企业转移,例如向上游客户延长账期,向下游客户要求预付账款。

核心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中通常承担确权工作,对贸易的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担保、代偿等责任,提供名单推荐、日常监管、贷后追偿、控款控货等增信措施。

3.3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供应链金融的发起者,利用贸易融资自偿性特点,以供应链为基础,通过核心企业获取上下游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交易历史,核定链条上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存货等价值,同时考量小微企业的资信状况,通过集中调查、集中审查、集中审批,提供批量授信支持。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降低了交易成本,通过受托支付、账户监管等措施实现资金流闭环,并为小微企业提供结算、财富等服务,扩大业务规模提高交叉销售。

商业银行处于供应链体系之外,较难掌握真实的贸易过程,依赖于核心企业提供的信息和数据,存在一定的欺诈风险和批量信用风险。

4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

4.1 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存量客户转化模式

从2012年起,民生银行介入商圈、园区中的小微客户,通过“扫楼”方式获取了大量的信贷客户,积累了客户的交易信息,在此基础上与核心企业合作梳理供应链金融业态。

4.2 以华夏银行为代表的互联信息系统模式

华夏银行打造支付融资系统作为信贷系统的前置,对接核心企业ERP系统,实时交互上下游交易信息、物流信息、资金信息,用于信贷决策、贷后监控、综合开发等。

4.3 以网商银行为代表的嵌入交易场景模式

阿里先后入股银泰、大润发、居然之家等线下实体零售产业,从线上向线下布局,为实体店注入“淘宝”、“天猫”、“网商”、“花呗”等优势资源,实现“批发+零售+物流+支付+信贷”的全场景业务模式。

4.4 以郑州银行为代表的形式审核模式

部分地域性银行、农商行面临网点少、人员缺等问题,为扩大业务规模,往往与金融服务机构合作授信,仅提供信贷资金,存在风控外包现象。

5 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

2019年7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银保监发(2019)155号,简称“《意见》”)指导银行保险机构规范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推动供应链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改善小微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服务。

5.1 供应链金融市场发展空间大

统计显示,我国小微企业名录收录的小微企业已超过7300万户,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企业规模小、资产少、资信差等问题,导致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快速增加,从2005年的3万亿到2017年的13.6万亿,增长4.5倍,而2018年我国商业保理业务量为1.2万亿元,侧面反应供应链金融市场仍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

5.2 供应链金融开发的难度较高

一是小微企业自身资信差,通常难以获得较高的信用评级;二是银行难以验证供应链上交易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三是受限于核心企业的管理水平、供应商多品牌代理导致交易信息相互割裂、重复,数据质量层次不齐;四是核心企业存在乱收费、资金占用风险;五是核心企业在利益驱使下可能联合上下游客户通过数据造假来骗贷。

5.3 供应链金融领域风险频发

2019年7月8日,诺亚财富踩雷承兴国际供应链金融,涉及资金34亿元,数日后,中原证券踩雷福建闽兴医药应收账款,涉及金额2.4亿元。供应链金融领域频繁暴雷,引发监管关注,加强了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银行等金融机构随之收紧了相关业务政策,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放缓。

6 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契机

6.1 信用体系逐步完善

由互金协会、芝麻信用、腾讯征信、中诚信征信等入股的百行征信在2018年获得个人征信业务牌照,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社会信用机构是人行征信的有力补充,也使小微客户资信情况更易获取。

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运用流量优势搭建用户画像体系,通过用户EMAIL、IMEI、IP地址、Wifi-Mac、手机号、身份证号、常用地址、网络账号等信息描绘用户行为画像,可用于金融机构进行客户识别、反欺诈、贷后管理等。

6.2 区块链技术快速发展

《意见》中提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完善风控技术和模型。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分布式存储技术,天然具有信息不易被篡改、去中心化、开放化等特征,共识算法保证了交易的真实性、有效性,央行、最高法等监管部门已着手将区块链技术运用于日常管理和服务。

区块链技术使供应链中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商流真实透明,有望实现全社会经济活动的数据上链,银行运用数据搭建风控模型,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6.3 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探索

人工智能(AI)的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与交流、机器学习等技术为银行信贷审批提供了新的可能。贷前调查阶段,AI技术通过指纹、人脸识别、活体测验等识别客户身份,监测客户经理实时位置、监控其现场审核过程,规避道德风险。通过银联、工商税务、土地管理等系统联网核查,校验客户资产、银行流水的真实性;审查审批阶段,结合场景分析和风险评估模型,AI机器学习根据信贷数据不断修正风险模型,提高风险控制能力;贷后阶段,运用AI技术实行分级式差异化管理,实现系统监控与人工干预的有效配合,提高贷后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Michael Lamoureux.A supply chain finance prime[J].Supply Chain Finance,2007,4(5):34-48.

[2]何涛,翟丽.基于供应链的融资模式分析[J].物流科技,2007,5(4):87-91.

[3]刘林艳,宋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框架及其发展[J].金融教育研究,2011,24(2):14-21.

[4]姜超峰.供應链金融服务创新[J].中国流通经济,2005,(01):64-67.

[5]姜浩.新型供应链金融模式在小微企业融资中的应用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9,(04):46-52.

猜你喜欢

供应链金融区块链
打造产融结合平台推动企业财务转型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用“区块链”助推中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