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望三尺讲台 耕耘教育梦想

2019-12-11法昶冬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中国梦德育

法昶冬

摘 要: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让学生成为德育主题,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力求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懂得进行自我教育,并尊重德育主题的“个性”,因人施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利的举措,共筑教育梦。

关键词:德育 个性教育 教育梦 中国梦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的梦质朴而又美好。教育是百年大计,树人实非易事。种树种的是希望,而育人更是育的未来。我们的梦,教育梦,中国梦,任重而道远。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笔者认为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对孩子深沉的爱。在德县路小学有这样一位老师,她的学生会用小手指轻轻地摸着老师的胳膊,戳着她的肚子说,周老师你比我妈妈还胖,得减肥了;她的学生也会用双手紧紧抱着老师,用期盼的眼神望着周老师说,老师我不想回家。

怀着朴素的教育梦想,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一路走来,周钟仪老师二十年如一日,进行着一项艰巨的塑造人性的工作,而取得工作成效的金钥匙,就是那犹如潮水般浓浓的师爱。

平凡的日子,拥有太多平凡的感动和平凡的幸福。在她所带的四年级二班中,有一名特殊的转学生小明。他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无拘无束,自由散漫,是大家眼中典型的问题学生。上课时,他会站在桌子上扭屁股、出鬼脸;下课就到处惹是生非,就连上厕所的时候,都能把小便尿在别人身上;晚上在托管班也不消停,把同学的头往位洞里塞……自从他来到这所学校,周老师就天天跟在他身后跟着赔礼道歉、解决事故。为了不让他欺负其他同学,周老师就每天跟着他活动,陪着他参加同学们的游戏。那时小明成了周老师的影子,周老师去哪儿,他去哪儿,老师们亲切地称小明是周老师的儿子。周老师却开玩笑说:“我孩子可都没有过这样的待遇啊”。这样的学生的到来,不仅影响着同学们的校园生活,也让其他家长接受不了,家长们纷拥而至,痛斥着自己孩子所受到的委屈,并强烈要求要与小明家长见面,甚至提出要小明转学!周老师深知家长们的顾虑,但出于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周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家长们说:“每个孩子受教育的机会是平等的,小明只是不懂得怎样与他人相处,他需要我们每位老师、每個同学和家长的宽容,让我们用对的行为去感染他,教会他,请大家再给小明一段时间,让他学会爱上这个集体、爱上每位老师和同学。”

为了尽快处理这一棘手的问题,解除家长们的顾虑。于是,周老师先和各科老师打好招呼,请他们多关心他、留意他。艺术老师发现他唱歌很好,就一直鼓励他上课起来给同学们范唱,请他当课代表;体育老师请他为同学们服务,帮助老师整理器械;有发本子、发图书之类的活,老师们都会布置给他,多给他创造为班级服务的机会,让他感到自己在这个班的价值。周老师还利用课间、午休时间经常把他叫过来坐到身边,询问他上课讲的知识都听懂了吗?午饭好吃吗?今天又干了哪些活?开始他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总是害羞地跑开。但周老师一如既往地笑着帮他剪指甲、整理衣服……虽然都是小事,但是孩子心理上却感受到了温暖,受到了教育。逐渐得,中午托管时,他会跑过来为周老师捶捶后背;下雨了,他会送没带伞的同学回家;同学摔倒了,他会马上带着去清理伤口。有一天,他跑来把将要过生日的“小秘密”告诉了周老师,生日那天周老师就邀请几位任课老师带他去吃肯德基,为他唱生日歌,送给他喜欢的球衣,他高兴地搂着周老师的脖子,在脸颊上亲了一下,并悄悄地说:“你比我妈妈胖,得减肥了。”多么天真的孩子,多么可贵的师生情谊,他的自信与快乐使周老师从内心感到安慰。现在的他,已慢慢变成同学们喜欢的好伙伴,是老师们疼爱的好孩子。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也是周老师工作至今的追求,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数十年如一日,守望在这平凡的三尺讲台,无怨无悔的付出着。当然,我们学校还有无数怀揣着这样梦想的人。她,是即将退休的毕业班老教师,意外骨折却心系学生,依旧拄着双拐奋斗在三尺讲台;她,是一位中年教师,当自己班里的学生因意外失去了亲人时,她像妈妈一样呵护着这个孩子;她,是一位低年级老师,每天早早来到学校,用微笑迎接着每一个孩子,对孩子倾注一片爱心。她们把最美的青春绽放在讲台,她们把最炽热的爱播撒在校园,她们不忘教育初心,用真情谱写爱的诗篇。明德于心,润泽生命,一群最可亲最可敬的人,坚持着她们的追求和梦想…

作为青年新教师,踏入工作岗位的这几年来有收获、有迷惘、有反思、也有新的想法,而更多的是让自己学会怎样做一名切切实实为孩子着想的老师。在班级里有个小男孩性格比较孤僻,由于学习成绩一直落后的原因,他变得越来越自卑,与家长进行多次沟通后也没有起色。每次给他辅导的时候,孩子总是低着头不说话,让人觉得有些心疼。为了帮助孩子提高自信笔者打算给这个没有特长的孩子找点“特长”。班里每次都会上交一些绘画作品参加比赛,孩子每次都会上交,虽然质量不高,但是看上去都用心画了。有一次问他:“想不想获奖?”他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笔者知道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小小的荣誉可以满足他小小的虚荣心,说不定就会起到作用,但是他觉得不是自己完全画的不够真实。读懂了他的意思后,看着他说“老师和你做个约定好不好?老师给你修改一下,要是获奖了你可要好好谢谢我呀”,然后拿着他画做了一小部分的修改后,告诉他这里怎么涂,那里怎么涂,在讲解的过程中他一直看着我,眼睛里闪闪发亮,我知道,他内心中那种渴望被我唤起来了。就这样,在我的帮助下孩子完成了作品。他看着这幅画惊讶的表情让我忍俊不禁,他一定想不到自己的画稍做改动之后可以变得这么美。后来小男孩果然获奖了,把他的画贴在班里的墙上让大家欣赏,看到大家赞叹的目光,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再后来小男孩每次的绘画比赛都积极地参加,有时还拿来让给他提提意见,也变得爱笑了,学习也比以前更加努力了,成绩也有所进步。直到现在自己不当班主任了,他还是能主动过来找我,有时候是拿着画让我看,有时候告诉我学习成绩又进步了,看到他这样慢慢地改变,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开心。

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爱就像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老师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就是这样的爱托起一代代孩子们更远、更幸福的梦想!

猜你喜欢

中国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社区盛开德育花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