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开发中传统文化传承路径研究
2019-12-11童广路
童广路
摘 要:安徽省环巢湖地区具有历史的悠久,优良的传统文化,蕴含着独特深远的人文精神及物质文化。主要探讨如何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背景下,通过有效途径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从而对游客的旅游决策产生影响,满足游客通过乡村旅游来达到旅游的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和精神内涵的提升。也对旅游地居民的传承保护思想产生影响,从而有意识地自发地对当地传统文化珍视程度有所提升。
关键词:乡村旅游;环巢湖地区;传统文化;传承路径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6.008
1 基本概念
1.1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在1994年被欧盟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乡村性(Rural-toursium)”是其整体推销的核心。乡村旅游的内涵有以下几点:(1)乡村与城市相对,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人民的住所。(2)除了乡野风光等自然资源,乡村建筑、民俗、饮食、服饰、和农事活动等人文资源也包括在内。(3)要让旅游者感受到到与城市不一样的生活注定了乡村旅游的乡土性。
1.2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是文明演进中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主要包括思想的、学术的、生活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例如四书五经六艺、民风民俗、穿戴服饰、忠孝观念等。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寻找不同背景下的传承和发展路径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实现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举措。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提倡的“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一,因此无论是优秀的传统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每个人都应该全面的保护与继承,始终把保护文化放在第一位。
2 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开发相互促进
2.1 传统文化是乡村旅游产生的动因
2.1.1 乡村旅游是根植于乡村的,它是一种文化活动和精神消费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文化原力”的撬动,近年来各地兴起了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产品,这些旅游产品通过“借力”传统文化,实现了独创全新的效果,取得了不俗的成效。
2.1.2 乡村旅游中很大一部分文化资本由传统文化提供
优秀的传统文化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很多民风民俗、古代建筑、艺术品以及自然风景名胜、名人故里等都可以作为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源泉,乡村旅游产品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中枢”、“支柱”与“抓手”,乡村旅游的发展又会间接带动乡村第三产业的兴起。
2.2 旅游开发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正效应
(1)旅游开发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复兴。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各乡镇也结合实际,纷纷挖掘本地的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旅游”的资源配置。比如有的地区通过把某一特色主题和传统文化遗迹串联在一起,巧妙结合传统的文化活动,借力传统文化来设计乡村游旅游路线。这样的活动就像一个传统文化的“压缩包”,它浓缩了巨大的信息量和感情能量,促使人们去寻味、去重新热爱那些先辈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如此一来,活动效应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当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汇聚到传统文化上时,也就实现了一次跨时空的“文化接力”,一场传统文化的复兴。
(2)旅游开发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增强了旅游地当地居民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当地经济被乡村旅游的开发推动,居民享受到巨大的利益时,更加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越来越多的当地居民选择以居住的形式将传统居民建筑保护至今,当地居民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不断增强,使得传统文化从源头上得到保护和传承。
3 环巢湖地区的现状分析
3.1 环巢湖地区的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概况
狭义上的环巢湖地区包括银屏风景区,东临巢湖市,北达义城和大圩两个乡镇,总体面积达1800平方公里范围。巢湖属于热带和暖温带过度的副热带季风气候,并且有悠久的历史和绚烂多姿的文化,总体的温度与湿度与丰富的旅游资源适合开展旅游活动。巢湖作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示范区创建单位,通过几年来持之以恒的努力,环巢湖地区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态势。
环巢湖周围的文化旅游资源,总体上可分为公园、民俗文化、现代文化建筑等方面。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实地走访,大致总结出了环巢湖休闲旅游区传统文化的主要类型和发展现状。
目前,整个环巢湖休闲旅游区文化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文化观光模式:如农园观光,如大圩草莓园,中垾番茄园,垂钓及古村落、古镇观光,如柘皋古镇、古村落等;还有手工艺品展览馆等等。这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层次比较低,仅仅是观,参与性较低,因此不能久留住客人,特别是外地的客人复游率较低。
(2)文化体验型模式:如深入农家乐体验做农家饭,租种蓝莓树等。
(3)休闲度假型,如环巢湖旅游休闲区的个中农家乐;康体型,如垂钓、骑马、健身走;专题体验型,如爱国教育专题旅游路线等;赛事型,如环巢湖马拉松等。
3.2 现存问题
环巢湖旅游资源虽然丰富,然而环巢湖旅游业的发展却不是一帆风顺的,许多有价值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例如环巢湖地区的红色文化,其并没有很好的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环巢湖地区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仍有一系列问题。
(1)缺乏对当地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需求相结合的全面、科学、系统的挖掘。众多文化学者和流派各持己见,却很少有人学贯中西融汇古今,这必然会带来很大的问题,比如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不清,观点不一;此外,对于当地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需要明确界定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
(2)传统文化缺乏通俗化的解读。当前,优秀传统文化出现通俗与低俗解读并存的现象,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方面,传统文化的研究一直局限于学术性,通俗性的经典解读缺失,曲高和寡的现象突出。另一方面,傳统文化出现了单一化、商品化、低俗化现象。非遗文化过度包装、文化遗址过度利用等除了对文物本身造成伤害外,原有的地貌生态、风景也会遭到破坏,比如皖南西递村,林立的商铺让人仿佛置身商业城,使其田园古村落原貌大大退化。
(3)资源规划缺乏统一协调,无特定机构。由于环巢湖旅游带地理位置不属于同一个行政区,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协调能力较差。环巢湖的旅游景点虽多,分布却过于分散。各地区自行开发旅游景点,旅游景点在数量上有所增加,但规模达不到游客的预期,质量远落后于数量的增幅。究其原因还在于环巢湖的旅游规划缺乏统一协调,使得景区的投资成本增加,游客的数量却没有改善。
(4)开发过程中缺少传统文化内涵:环巢湖的旅游景点大多以观光游为主,里面所包含的文化少之又少。如:环巢湖旅游之中的温泉游,自古以来半汤温泉就被人们所记载,并被称为“九福之地”,但是由于没有形成自身的温泉文化,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从中不难看出,环巢湖旅游没有形成规模,巢湖旅游文化缺失是原因之一。
(5)内部交通设施不完善且规划不科学:景区内部交通没有外部交通便利,前往旅游景区的公交车少,且线路长,游客多,节假日非常拥挤,甚至于旅游景区与旅游景区之间没有班车。给自助游中无私家车的游客带来诸多不利。
4 传承路径
4.1 旅游产品开发建议
根据环巢湖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当地的自然环境、人们的心理需求,可以将这一旅游带建成旅游综合体,在其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将旅游开发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结合起来。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要让游客在旅游综合体内体验全新的休闲方式,充分感受巢湖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其获得身心愉悦。针对巢湖旅游开发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传承传统文化。
(1)开发中充分利用巢湖水域的天然优势:巢湖作为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丰富的湖泊文化,对此可以利用巢湖的全國知名度,将巢湖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从而达到向大众传播环巢湖地区的传统文化的文化传承的目的据研究数据表明,游客在游湖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岸边度过。在这种情况下,应增强水体的可接近性,采用不同高度临水台地的做法,通过不同的角度来欣赏湖泊美景。分层分段,综合利用,创造亲水公共活动空间,增强游湖的趣味性。
(2)开发旅游新模式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依托乡村景观风貌、民风民情,以节日庆典和专题旅游活动为核心,以一种主题化、规模化、复合性、现代化、开放性的乡村聚合空间来进行农家乐的开发。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享受乡村旅游的美妙,通过游览不同时代的文化遗迹使游客感受穿越时空的错觉,满足游客远离都市的欲望,享受农园生活的惬意。可以将巢湖地区的红色文化与农家乐相结合,让旅游者在享受农家乐趣的时候,同时也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与鼓舞。
(3)运用现代技术完善景区规划和设计:首先,对环巢湖旅游模式的整体结构布局进行研究探索,使开发后的模式适合环巢湖现阶段智慧旅游的发展。其次,对整体结构逐一进行解剖,使其更好的落实于基础层,满足现实需求。在实际应用中,环巢湖旅游带的旅游景点间要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反映此时景点中的游客量并提出最佳游览方案,发送到客户端让游客自行调节,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高游客对该地区的旅游满意度。最后,在终端可以收集游客的各类信息和数据,使旅游管理人员能够对这些信息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由此提出环巢湖旅游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案。
4.2 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传统文化传承路径
(1)为原生文化注入新活力。保护不是封闭的,可以通过给原有的文化点注入新的活力来实现这一源头保护功能。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地域文化里特有的人文精神,创新文化内容和乡村旅游产品以带动文化载体的传承。
(2)以文化融合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应特别注意文化的整合和内部的凝聚力。文化融合的目的不是用特定的文化来取代不同的文化,而是通过融合实现更久远的传承,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可以通过文化融合这一路径,扩大受众面,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3)文化创新实现共同包容发展。中华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源泉动力是文化创新。可以从巢湖地区的地区文化的创新和整合入手,充分梳理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创新文化的传播方式,运用各种新兴科技提高文艺作品的表现力;还可以鼓励各地对传统文化进行本地化改造,结合地域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乡村旅游产品设计,增强文艺作品的感召,实现包容发展。
5 结语
乡村旅游开发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在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传承乡土文化的过程中,首先要保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不可只注重当地经济建设,忽略地区生态保护。科学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各类乡村风光,能进一步起到保护生态环境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此外,我国旅游产品结构也能得到丰富和优化,所以应在保护中进行开发,还应该充分挖掘当地传统文化,让旅游开发与传统文化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魏明.巢湖市环巢湖区域空间资源评价及规划布局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5.
[2]韩飞,林峰.游在农家:沪地“农家游”模式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3]杨磊.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基本路径[J].管理观察,2018,(05):112-113.
[4]李静.设计中的文化与传统[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08).
[5]郭万超,孟晓雪.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存在的主要问题[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01):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