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2019-12-11蔡萍
蔡萍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去寻找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让课堂活起来,让孩子动起来,让孩子乐起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情感促趣、比赛生趣、排名留趣、课件引趣、评价激趣法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发孩子对数学的关注,让孩子乐于参与数学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数学;兴趣培养;策略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不少孩子感到数学枯燥、乏味、难学。要改变这种现状,作为数学教师,培养孩子的兴趣是关键。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出培养孩子兴趣的一些做法。
一、情感促趣
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你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你,孩子爱你就会喜爱上你所教的这门课程。孩子爱上这门课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所以教师要善于亲近孩子,经常和孩子沟通,与孩子谈心,做朋友,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如:和孩子一起打打球,参加户外活动等,让孩子喜欢你。孩子喜欢你就会乐于上你的数学课,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就会被促发。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始终保持微笑,用丰富的情感、饱满的激情投入教学,把愉悦传递给孩子,让课堂轻松愉快。所以,平时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知识,提高语言能力,学会将风趣、幽默的语言灵活巧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无论是一个巧妙的比喻,还是一个恰当的幽默,都可以使孩子回味无穷。情感不仅可用在教室里,还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用到教室外。如在教學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为了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使之更好地理解周长概念,我全身心地投入孩子中去,和孩子们一起到操场玩丢手绢游戏,让孩子们手拉手分别围成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挑选一个孩子分别沿着这些图形的边走一圈来引入周长概念。这样教学显得活泼、新颖、有趣。孩子在快乐中学习了新知识,在游戏互动中产生求知欲,从而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喜爱数学,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兴趣。
二、比赛生趣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指出:一个正常健康的人,只运用了其能力的10%,他的大部分能力没有充分发挥。比赛是一种促进孩子学习的形式。通过比赛可以引起大脑某些部位的紧张,使90%的部分得以发挥。比赛为孩子积极参与创造了条件。在比赛竞争中,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表现得甚为强烈。小学的孩子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喜欢表现自己,有一种强烈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他们希望自己能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及赞扬。将比赛融入数学教学中符合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根据小学孩子的这个特点,在数学课上,坚持采取分组比赛的形式,可以激发孩子的斗志,唤起孩子思维的驱动。我把班级的人数分成四组,分别为夺冠组、超凡组、创新组、冲锋组,不管哪节课,从纪律、速度、排名、发言等各种情况进行奖励,分别给各组加分,每次加10分。如:发言积极组加10分,纪律最好组加10分……坚持做到每节课快上完时进行评比。凡是满50分组,奖一面小红旗进行张贴。根据红旗的多少,每月评比一次优胜组并进行奖励。用分组比赛的形式教学,孩子个个跃跃欲试,个个充满激情,个个渴望为组争分,都不想因为自己让组里失分,不甘示弱,课堂发言积极,气氛活跃。这样不仅能让孩子产生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孩子比、学、赶、帮的学习热情。孩子不仅在愉悦中掌握了有关知识,而且还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从而让孩子产生兴趣,使教学氛围更加浓厚。
三、排名留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而排名能促进孩子学习,对每个孩子都有激励的作用。通过排名,学生能知道自己的学习不足,能知道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能有一个超越的目标,能留住学数学的兴趣。抓住孩子不甘示弱的特点,我一直把排名渗透在数学教学中,为孩子提供机会来留住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即时练习、巩固练习或尝试练习时,根据孩子的速度、做题的正确率及书写等各方面进行排名,前10名者加20分,11到20名加10分(另外一次性正确、书写特别好的孩子也加20分),根据练习的多少及时间的长短等情况确定排名次的数量,有时排前10名、前20名,甚至排更多的名次。如果正确率高,书写又好,不管名次是多少,只要排到了名次,都可以加10分。我及时把分加在公布栏中,每月评一次,奖励个人总分前10名者。这样设计教学,在排名中可以留住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一直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让孩子主动地学习,品尝成功的喜悦,使不同层次的孩子都有所提高,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课件引趣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好动力。利用课件辅助数学教学,可以让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数学信息,能够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用图文并茂的画面能引起孩子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而且在一些难点问题的突破上,课件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小学数学新知识前,可根据新知识的内容及特点,创设情境,提出与新知识有关的问题,在新知识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矛盾冲突,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减法应用题时,如果硬邦邦地出示文字叙述的应用题,学生兴趣寡淡,难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设计课件,演示美丽的春天到了,小朋友去公园春游,来到动物园观看动物表演的情景。老师即时提出问题:“从图中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如果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就更好了!”学生通过看动态的画面立即说出了“原来有23人在看动物表演,走了5人,又来了14人”,还提出了“现在有多少人在看动物表演?”问题。这样设计教学不仅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而且通过看鲜明形象的画面,孩子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当中,情不自禁地说出了图中信息和要求的问题。接着让他们思考怎样计算现在看动物表演的人数,课件展示他们说出的不同的算法及计算的过程。这样设计使整个教学过程自主化、探究化,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引发孩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五、评价激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关注到课堂的每一个角落,正确地评价孩子。当他们做错或做对时,不要只用对或错做简单的评价,教师要用一定的鼓励性或引导性的语言来评价。经常鼓励他们,是对孩子学习效果的肯定,是引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当孩子表现出色,我会通过语言、面部表情、眼神、手势等随时给予评价,传达我对他们的爱。在数学教学中,要允许孩子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要善于捕捉每个孩子的成功之处,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适当的时候还要为后进生创造条件,让他们也有成功的机会。过去我教过一个学生叫余红,数学成绩从未及格。可我一直坚持鼓励她,一旦发现她的闪光点或小小的进步就及时表扬。在一次校运动会中,她跳绳比赛得了第一名。我就及时在她的数学作业本写上:“祝贺你跳绳得了冠军。谢谢你为我们班夺得了荣誉!如果你能把跳绳比赛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用在数学上,老师相信你数学也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就这样在我的多次鼓励下,余红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绩由过去的不及格到及格,后来在小升初考试中数学竟考了95分的好成绩。在教学中,对后进生更要百般呵护,哪怕是一丁点进步也要及时表扬。学生即使问题回答错了,也不要批评他们,要多从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声音洪亮等方面给予鼓励,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相信自己的聪明才智,真正实现新课标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孩子在激励中产生学习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责任编辑 李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