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研究
2019-12-11张晓华
张晓华
[摘要]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 方法 选择该院就医的60例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018年1月—2019年1月),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施以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康复训练依从性、血糖、心理状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①康复训练总依从率分别为93.33%(观察组)、73.33%(对照组),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护理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其GQOLI-74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可切实提高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有利于控制血糖,改善其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 脑梗死;2型糖尿病;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0(a)-0103-02
2型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较高,由于该疾病的高发人群为老年人,部分患者还合并有脑梗死,导致其血糖控制难度更高[1],做好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工作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效果。综合康复护理是一种综合性的康复护理模式,该研究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为探讨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针对60例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就医的60例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的年龄为59~81岁,平均(69.15±7.43)岁,男女各有17例、13例;观察组的年龄为58~80岁,平均(68.89±7.25)岁,男女各有18例、12例。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有可比性。该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学委员会审批,且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待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训练,采取循序渐进原则,并遵医嘱给予患者降血糖药物,为其讲解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观察组施以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待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后开始实施康复护理,其康复护理方案除与对照组一致的肢体康复训练、按医嘱给予降血糖药物之外,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心理护理。结合患者文化程度、年龄特点、理解能力,选择合适方式与患者沟通,对患者心理状况予以了解,分析其压力源,对其进行针对性开导,邀请一些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鼓励患者与患者之间相互交流。②饮食护理。向患者强调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列出饮食注意事项,严格限制钠盐、糖分、脂肪摄入,保持规律饮食,戒烟酒,忌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并嘱咐家属对患者饮食予以监督。③运动护理。向患者强调运动锻炼的重要性,根据其个人喜好给予其运动建议,可选择广场舞、太极、跑步、快走等运动锻炼方式,嘱咐患者在运动期间注意适量,以自身耐受为宜,可逐渐增加运动量。④用药护理。向患者强调按医嘱服药的重要性,为其示范正确的服药方法、血糖监测方法,并与患者家属协作,做好患者用药监督和血糖监测工作,尤其是在餐后需加强监测。
1.3 观察指标
①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②康复训练依从性,完全依从即主动、自觉根据指导完成康复训练,部分依从即在医护人员督促后完成康复训练,不依从即因抵触而未能完成康复训练,总依从率=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③心理状态评分,评估工具为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总分均0~ 100分,得分随着心理状态的改善而降低[2];④睡眠质量评分,评估工具为PSQI(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0~21分,得分随着睡眠质量的改善而降低[3];⑤生活质量评分,评估工具为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量表总分100分,得分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而增高[4]。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康复训练依从性比较
康复训练总依从率分别为93.33%(观察组)、73.33%(对照组),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1。
2.2 血糖、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GQOLI-74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GQOLI-74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而在护理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其GQOLI-74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临床常见病,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其临床特征为血糖水平异常增高,易累及肾脏、眼部、神经系统等,伴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5]。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高,加上其高发人群以老年人为主,部分患者会合并发生脑血管病變,脑梗死是糖尿病患者常见脑血管病变类型,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故临床需针对合并脑梗死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积极的康复管理。
康复护理是现阶段临床护理中针对康复期护理要求而施行的一类护理措施,其护理目标为“促进患者康复”,常规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以肢体康复训练和按医嘱给予降血糖药物为主,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恢复,但部分患者的康复效果不够理想。综合康复护理是一种整合多种康复护理措施形成的新型护理模式,其护理方案不仅局限于肢体康复训练、按医嘱使用降血糖药物,还从心理、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开展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可通过心理开导、正向暗示,解决患者心理问题,减轻其负性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饮食护理可消除饮食风险因素,减轻饮食对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运动护理可帮助患者控制体重,提升其身体机能;用药护理可指导患者科学合理服药,监督其按医嘱服药[6]。
该研究发现,观察组的康复训练总依从率(93.33%)较对照组更高,且在护理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其GQOLI-74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说明综合康复护理用于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使患者更加积极地配合康复护理工作,有利于保证其护理效果,控制其血糖水平,减轻其负性情绪和睡眠障碍,提升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护理可切实提高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有利于控制血糖,改善其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董晓柳,朱丽霞,徐士军,等.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6,24(2):177-181.
[2] 吴艳,杨建全.运动疗法联合西药、膳食营养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和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 37(15):3756-3758.
[3] 张洁,张丽娜,郭立新,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关系[J].中华内科杂志,2016,55(3):196-201.
[4] 杨婷.延伸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患者糖脂代謝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3):21-23.
[5] 付桂莲,代凤玲.实施延伸护理服务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自护行为的影响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6):122-123.
[6] 罗春花.综合康复护理在糖尿病性脑梗死偏瘫的实施[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3):195-196.
(收稿日期: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