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黔两省地区贫困对比及解决方法

2019-12-11潘邦宇闵妍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城乡结合产业扶贫科技创新

潘邦宇 闵妍

[提要] 随着我国精准扶贫事业的发展,脱贫攻坚至今已进入尾声,扶贫逐渐深入的过程同时也是扶贫理论不断进步发展的过程。本文通过探究江苏地区先进经验,对比江苏、贵州两省不同的区位条件,根据两省不同的贫困情况和各自的解决方法,探究贵州如何在决胜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关键词:产业扶贫;城乡结合;科技创新;区位分析

基金项目:南京审计大学2018年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SX07006Z)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9月10日

一、江苏地区贫困问题及原因分析

造成苏南苏北经济差距的原因多种多样,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两地所处的不同的地理位置。一江之隔的地理位置差距决定两地从历史上的经济环境、经济基础的天然不同,以及两地现在所依靠的经济区域、享受的经济政策、人文背景也不同。

(一)历史条件。从历史上看,早期的苏北地区属于山东的行政管辖范围,其经济也一直依赖和从属于山东以及河南等中原经济区,同时在农业区域划分上属于黄河下游流域。而苏南则一直以来作为安徽省向东的出口,属于长江中下游以及长三角经济区域。因而,两地经济基础有一定差距,经济背景也有着较大的差异,这决定了两地的发展模式、速度、机遇以及结果都有较大不同。

(二)政策差异。两地政府政策的不一致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经济差异

1、两地土地指标上存在较大倾斜。整个江苏的农业用地指标主要是依靠苏北地区的土地保障,而苏南的大片土地则可以在这种保障下用于工商业开发,这种不平等的土地划批政策损害了苏北地区开发的利益。

2、两地交通存在倾斜。用于交通建设的资金主要流向苏南地区,苏南地区有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际这三条铁路线,而苏北地区则只有一条单向的宁启铁路。苏南地区一级公路增长速度是苏北的1.6倍。

3、两地税收政策存在倾斜。苏南地区存在大量的减免税收政策以及较好的资金融通配套政策,而苏北地区的企业就很难有这样良好的资金政策扶持。

(三)整体科技人才以及产业缺乏。据统计数据,2017年苏南五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7,361.09亿元,占全省的55.05%,苏北五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332.27亿元,仅占全省的19.65%。同时,2007年苏南的高校毕业生有33.61万人之众,远远高于苏北的7.81万人。在科技投入上,苏南地区的投入常年为苏北的2~3倍,落后的科技人才培养、较少的科技产业的投入导致了苏北缺乏足够的科技储备来作为经济发展的支点。

(四)工业化、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链差异。历史以及政策差异导致了苏北工业化基础、基础设施建设先天弱于苏南。而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薄弱的社会保障措施导致苏北的大部分劳动力仍然集中于第一产业,利润率低且只能依靠简单的初级加工实现增殖。

同时,基础建设的差异使苏南苏北两地的发展模式不同。苏南地区的经济主要是政府产业项目主导。这种模式内生动力和外部推力较强,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强度均高于苏北,故苏南制造业发达且GDP数据优于苏北。苏北大部分资金由民间支配,这就导致了苏北的经济发展商业为主,政府主导工业制造业较少。

二、贵州地区贫困问题及原因分析

贵州作为传统上的贫困集中地区,其经济上的发展对比外省长期以来处于全方位落后的情况。从宏观上来看,造成贵州贫困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自然的劣势地理自然条件;二是因为劣势自然条件所带来的劣势人文条件

(一)自然条件

1、以喀斯特为主的高原山地地貌。贵州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地势地貌呈现绵延纵横,重峦叠嶂,山脉众多,山高谷深的特征。以喀斯特为主的高原山地地貌严重限制了贵州的经济发展。

(1)对交通建设的限制。以清水河大桥为例,其主塔塔顶至清水河江面垂直高度达到540米,清水河桥面据峡谷垂直高度也达到406米,是亚洲第一高桥。这样的大型工程对资金、技术以及人力政策等的要求都极高,侧面反映出早期贵州由于地貌原因对交通建设的极大限制。

(2)对于种植农业的限制。一是贵州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貌使得全省农业地带分散,无法集中形成产业。以梯田为主的耕种与贵州落后的灌溉工程形成矛盾。二是贵州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其岩石较多土质较少且都为红褐土,土壤肥力较低。同时,喀斯特地貌带来的岩溶生态系统使得贵州大量的水资源存在于地下而无法在地表被采集。

2、以季风型为主的湿润气候。贵州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其气候在全年呈现冬暖夏凉且气温变化小的特征,这样的特征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由于受到地势地貌以及季风的影响,贵州天气呈现以下两个特征:

(1)气候多变。贵州的气候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多变的气候带来的诸如干旱、凝冻、冰雹等气候灾害对于农业的影响极大,使得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不具备持续性。

(2)全省普遍日照较少阴天较多,且日照和雨季分布较集中,无法均匀的分布在全年的各个时段。这样的日照条件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收成。同时,集中的雨季在恶劣的地貌条件以及贫乏的工程资源中导致省内丰富的水资源无法聚集和被有效开发。

(二)人文條件

1、产业化生产的落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贵州地区在经济生产方面的落后生产方式聚焦于当地产业化的生产方式落后上。在当代大区域竞争中,如果无法形成的产业化的生产方式,就很难有高效率高回报的发展。贵州地区落后的产业化形成的原因,主要体现于以下几点:

(1)处于分散的零星发展状况,各个点之间互相分离,还没有聚集连接成产业区域的能力。各个地区产业之间缺乏关联性和协调性。产业内外部的集群之间生产同质化,没有形成分工协作的产业链。地区之间恶性竞争情况普遍。

(2)缺乏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缺乏外部动力的推动。贵州农业产业集群缺乏外部的技术、资金以及生产管理模式的支持,仅仅是依靠贵州本地的企业和政府的支撑,产业化无法达到以强带弱的产业发展效应。

(3)静态产业经济结构落后。首先是第二产业占比较低,1980年以来在全省仅保持著20%的占比,薄弱的工业基础导致经济发展硬实力缺乏。轻重工业结构性占比与消费矛盾突出。据统计,贵州2010年及以前重工业占比为轻工业的一倍,2010年以后重工业占比高于轻工业20%~30%。普通消费者难以享受到本地工业化的消费成果,消费与生产在工业内部的结构中矛盾突出。

(4)动态产业结构变动不合理。首先是产业结构变动较快不利于经济平稳发展。据统计,贵州在1995~2006年间的经济结构变动幅度(8.95%)明显偏高于贵州西南地区(6.47%)和华中地区(6.23%)。这说明了贵州缺乏有效的产业结构定位经济发展方向且一直处于“市场适应”阶段中。其次是产业产出比和从业人员比例严重不相符,结构变动收益不明显。据统计,贵州第一产业的产出比由1980年的42%下降到2017年的16%,但贵州的第一产业却吸纳了本地80%~70%左右的从业人员。这说明了贵州的产业结构升级并未给大多数就业人员和家庭带来收益,也反映了贵州的第一产业生产效率低下。

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落后。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贵州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投入多且收益慢,因而导致贵州在基建上先天弱于其他地区。

(1)在交通建设方面。贵州的高速建设同样在一段时间内处于停滞状态,直至1991年,贵黄公路建成通车成为了贵州省内第一条一级公路。同样的,在铁路建设方面,直到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为止,贵州全省仅建成黔桂、湘黔、川黔、贵昆四条高度饱和的骨干铁路,全省能够通车运营铁路里程共1,366公里。

(2)在水利灌溉建设方面。截至1949年之前,贵州全省蓄水总库容仅有2,133万立方米,能够灌溉的耕地面积仅有138万亩,仅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2.69%。直至2010年底,贵州省的灌溉面积为1,195平方千米,仅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2.65%左右,不到同年全国平均有效耕地灌溉面积的一半。

(3)在能源建设方面,以电力建设为例。首先,在农村地区存在电网薄弱、电力配置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乡村企业的发展。其次,在面对一些耗能企业时,由于装机容量不足、电力配网的自动率低等技术问题常常会限制企业用电,制约了贵州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发展。

(三)文化观念以及教育上的落后。由于闭塞的交通以及一直以来的小农经济,贵州地区的村社文化长期存在。这种落后文化同样使贵州人无法在精神上富起来。它们虽然不能直接制约经济发展,但却在贵州当地的变革中或多或少的成为阻碍。

由于恶劣的交通条件许多自然村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因而这些广泛存在于当地的自然村长期以来得不到基础教育,据统计,贵州长期以来的高中入学率一直保持在62.2%,远低于全国平均的86.8%左右。

教育落后导致文化观念上的落后。首先是多数家长不重视教育,不愿意在子女上投入大量精力和资源。其次是很强的宗族乡土观念在自然村长期存在且根深蒂固,与现代法制、党政民主观念相排斥,这导致许多政策在偏远的乡村地区难以施行。最后是贵州政府在执政上存在一些诸如政策缺乏远见、不会因地制宜、施政上“一刀切”,扶贫政策不实际等通病。

三、两省区位发展方向分析及解决方法

(一)江苏地区缩小南北差距,促进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

1、通过中心城市带动乡村发展,城市间建立区域合作关系,形成经济带。资源流通阻碍是经济发展落后的重要症结。江苏省通过构建“中心城市”战略促进资源流通。中心城市在解决乡镇劳动力过剩、缺乏市场问题的同时,还给乡镇落后地区带来了技术资金支持。其次,中心城市之间的联合缩小了南北之间的地区差异,其中,南北挂钩,结对互助的政策让城与城之间的互助帮扶进一步加快地区间资源的流通,使得城市间以线带面地建立了沿江、沿海开发经济带合作协同发展。

2、加快结构调整,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发展体系。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能建立起地区紧密的经济联系,在市场上也能够形成竞争合力。苏北地区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承接苏南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与苏南乃至上海地区进行深度产业融合互补,通过建立能源支撑合作关系实现了利用矿产资源推动经济发展。除了能源重工业产业,苏北地区还积极利用当地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发展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

3、政府积极扶持,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政府工作在江苏经济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这是经济发展的“硬环境”。近几年来,苏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逐渐成为全国交通网络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乡村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也在政策引导下。其次,是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即投资环境。随着市场化改革的在苏北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逐渐公平,资金壁垒的消除使得大量融资落户苏北,为其产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机会。

4、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支撑。据统计,苏北地区与2017年教育总投资达到了全省的42.1%,较上年提高了12.5%。与此同时,苏北地区也在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一方面是继承了苏南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技术;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政府对于当地科技企业的投资和扶持。目前,苏北地区以医药、机械、信息化、新能源材料为主的高新科技产业正逐步发展,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贵州地区已有的区位条件

1、农业区位条件——特色种植产业。贵州的自然地理条件导致贵州种植业难以规模化,但却给山区特色农业创造条件。“特色农业”以当地特色农产品为支点,通过种植生产、加工、宣传销售在当地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而特色农产品产业中,以烟草、酒类、茶叶等消耗品为大头;以特色水果蔬菜、菌类为新兴产业。

2、工業区位条件——丰富的工业资源储备。贵州的工业资源储备丰富,贵州实际上的煤炭、水能资源分别居我国全省排名的第五、第六位,在能源建设上“水火互补”,具有天然优势。同时,贵州有42类总矿产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十位,但这些矿产资源由于自然地质原因和开采技术条件落后等原因,一直难以得到有效开发用于本省的工业化建设发展。

3、服务业区位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的喀斯特地貌为贵州提供了大量丰富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同时由于贵州自古以来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区位为贵州提供了大量的人文特色旅游资源。以省会贵阳为中心,以北有遵义会址红色旅游区,以南有小七孔,以东有西江苗寨、梵净山,以西有黄果树瀑布、龙宫等著名旅游景点。

(三)贵州扶贫经验建议

1、注重城乡结合,充分发挥城市的带动作用。城市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起到疏通资源,营造品牌,提供市场、技术、资金的关键作用。贵州应当加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加速城市化进程,同时,加深不同区域间中心城市联系,在的统一战略协调下深入开展区域产业合作。最后,省内城市应当学习江苏“城际互动”积极与省外发达城市构建联系,开展产业合作。

2、利用乡村优势资源,开发特色种植业、旅游服务业。贵州乡村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表明,振兴乡村经济关键的破局点在于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种植业、服务业。这项工作应围绕着特色产品开展,以产业化为发展的核心方式。首先,是“特色”的产品开发,要确保各地区之间充分识别利用当地特色的农业、旅游资源,确保不同地区间特色产品异质化、有特色。应当抓好产品的宣传工作,把市场开发的重点放在城市地区,吸引城市资金技术投入。其次,是“产业化”建设。一是产业化生产、服务的精细化、专业化,通过产业效应提供优质的特色产品及服务。二是产业化生产、服务的差异化,根据不同工作在地区之间形成协调分工合作,避免恶性竞争的同时形成竞争合力。

3、建立“三个保障”,确保经济发展有良好基础条件

保障之一为“硬保障”,即优良的基础设施建设。贵州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中央的投入,但本省依然需要学习、吸收外来的先进技术、经验。同时,利用好丰富的矿产资源储备,与工业化发展相结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保障之二为“软保障”,即资金、技术投入的政策保障。政府应当通过税收、福利补贴等多种手段,吸引大量优秀的外部资金进入欠发达地区进行投资。积极打破资金壁垒,为招商引资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

保障之三为“人的保障”。通过政府在各个地区投入教育资源提升省内尤其是乡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水平,扩大贵州受教育人口基数。同时,积极与省外发达教育地区合作,为科技创新提供培养、提供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黄毓晓.贵州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10).

[2]白明.贵州基础设施现状评价[J].技术与市场,2012.19(10).

[3]周丕东,王永平.贵州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问题及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8.46(11).

[4]李炳昌.贵州省产业结构的技术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8.28(1).

[5]祁岚.江苏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7(3).

[6]罗文科,何叶荣.江苏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18(5).

猜你喜欢

城乡结合产业扶贫科技创新
关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认识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践行“产业扶贫”农民增收超10倍
更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