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智能财税人才培养研究
2019-12-11王胜
[提要]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教育部随后公布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及其开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标准。高职院校应参考相关标准,制定新的财税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并将X证书的培训内容有机融入学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现学历教育教学过程与X证书培训过程统筹安排、同步开展,并打造贯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不同层次阶段的1+X证书培训体系。
关键词:1+X证书;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职财经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平台的‘互联网+税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持人:王胜;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2017年校级教改重点项目:“高职院校财税专业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06053004),主持人:王胜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9月18日
引言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从2019年开始,将启动实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特高计划”)和“1+X”(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改革等两项行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办学模式由参照普通教育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2019年7月23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10家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及其开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标准,发布了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的能力要求等级、主要职责以及职业能力要求,对未来财税会计从业人员的聘用、教育和职业培训提供了新的参照标准。
一、财税专业面临的新挑战与“1+X”证书制度的诞生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商业模式不断创新,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进一步推动企业组织变革和效率提升,财税人才的新需求正在发生颠覆性的变革,企业对财税领域从业人员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大数据分析能力、业财税共享平台的使用能力以及财税管理与决策等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但传统的职业资格证书不论是会计从业资格证还是助理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一系列证书,均未能体现上述新的信息技术和职业能力的要求。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关于职教20条举措中,教育部明确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试点,该制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1”是指学历证书,“X”是指代表某种技术技能的资格证书,不同的专业可以对应不同的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1+X”证书制度设计的重要内容,是一种新型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开发与实施,将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健全社会参与机制,面向社会招募培训评价组织,实行目录管理,建立退出机制。培训评价组织需要对接职业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按有关规定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负责实施职业技能考核、评价以及证书发放。启动“1+X”证书制度,旨在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二、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及面向工作岗位群
2019年7月23日教育部公布第二批“1+X”职业证书试点范围,其中“智能财税”主要面向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管理、审计、税务、文秘、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以下简称智能财税专业)。在公布的参考标准中,将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划分为三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要求。初级面向智能财税共享平台、专业服务机构和企业财税会计基础工作岗位群;中级面向智能财税共享平台、专业服务机构和企业财税会计主办工作岗位群;高级:面向智能财税共享平台、专业服务机构和企业财税会计主管工作岗位群,从事基于大数据和数据挖掘技术的财务预测、决策、控制以及运营,从事税务筹划、投融资筹划等智能财税财经综合管理工作。
三、基于“1+X”的高职院校智能财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试点专业的首要工作是做好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对接,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能力要求、标准内容、考核方案等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学习、系统研究,对本专业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毕业要求等专业人才培养关键要素进行全面梳理、科学定位,以职业教育培养培训并重的新理念,重构“1”与“X”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学情以及新时代财税岗位需求的调研,并参照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提供三个发展路径(岗位群就业、创新创业、学历深造)、分三阶段异步组织(通识能力、岗位核心能力、个性发展能力)、校企“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1、全面发展类课程:政治理论、形势与政策教育、社会责任、体育、劳动教育、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职业素质教育等。
2、第二课堂类课程:竞赛、讲座、社会实践、绿色环保、劳动卫生等。侧重通过活动、实践、文化育人等。
3、专业平台类课程:基础会计、经济法、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等。
4、初级技能课程:合同管理、税务代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智能财务核算与报告、财务共享平台、代理記账实训等。
5、中级技能课程:数据库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服务外包项目管理、税务筹划、资产评估、智能财务管理实训等。
6、高级技能课程:创业课、统计实务、企业管理、信息化审计、经济法、会计制度设计、管理会计等。
7、书证融通类课程:智能财税共享平台培训--对接X证书;初级会计师、初级审计师、经济师、证券从业资格证等职业资格证书等。
四、“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智能财税人才培养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制度上需要创新。实现职业教育从以往的参照普通教育到目前的类型教育的发展,决定了职业教育具有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教育对象、培养目标、体系结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在结构,职业教育需要化解教育需求与产业需求、学校育人与企业育人、个体个性化发展与职业化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构建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互衔接和等值互认的国家资历框架是关键。
(二)内容上需要融合。如果在独立于专业教学之外另设计一套X证书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和课程体系现实中意义不大,因此,要将1+X证书的培训内容有机融入学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学历教育的财税专业课程能涵盖X证书培训内容的,就不应再另设X证书培训课程;而对于专业课程未涵盖的内容,则可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模块加入相关课程以补充实现“课”、“证”共生共长。
(三)过程上需要同步。由于X证书培训内容应融入学历教育课程体系,因此专业教学与X证书培训需要统筹组织教学形式、统筹安排师资,从而实现专业教学与X证书培训过程的同步开展。
(四)层次上需要贯通。考虑到人才培养的连贯性和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制度,智能财税的X证书应该形成贯穿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的连续通道,并考虑X证书在不同層次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X证书与财税专业资格考试和技能考试的替代关系。
五、结语
1+X证书制度是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的重要治理行动。在学校层面,1+X证书明确了高职院校对智能财税人才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与参考标准,融合了学校内部和外部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制度;在企业层面,1+X证书使得企业诉求能更好地体现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使得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而在学生层面,通过X项赋予学生更加贴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能力,促进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院校应抓住机会,实现财税专业人才培养转型,为国家培养更多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智能财税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缑慧娟.浅谈1+X证书制度下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4).
[2]李寿冰.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