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细读,感知阅读魅力

2019-12-11李娟娟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师应文本阅读教学

李娟娟

文本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认知和掌握度,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对美的理解和感知能力。文本细读将情感渗透入课堂教学实践中,是无数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较为新颖的阅读教学方法,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体验。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初中语文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在阅读教学中加入文本细读教学,让学生感知阅读的魅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升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

一、文本细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一)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的劣势,但由于应试模式并沒有发生改变,在教学实践中仍然有部分教师未能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依然以强化学生的阅读答题技巧为阅读教学重心,较少引导学生鉴赏文本内容,抑制了学生审美趣味的发展。而且很多教师的课堂主宰地位并没发生改变,导致现阶段学生在理解阅读文本时过于依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少结合自身实际去思考分析文本内容,缺乏对文本的独立思考。文本细读能有效改变这一劣势,在文本细读教学中教师应作为一个引导者,带领学生梳理文本内容,从不同的视角去鉴赏内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二)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文本细读教学,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深入阅读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了解。在传统的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在文本中找一个教学切入点进行内容的讲解。这种单线性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教学知识点,但也使得文本内容变得干瘪枯燥,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趣味性,破坏了文本整体美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文本细读教学则不同。文本细读教学是教师在深入挖掘文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制订符合教学重难点的计划,带领学生体会文本中包含的丰富的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深刻领悟到文本中所包含的价值意义,在掌握教学知识点的同时扩展他们的阅读视野。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策略

(一)体会文本情感,激发学生共情体验

初中语文课本上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正能量,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能正面感知社会的真善美,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文本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帮助学生体会作者通过文本所想要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知作者当时的情感体验,真正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再通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共情体验。比如在教学《回忆我的母亲》一文时,教师如果只是按照文章的叙述顺序讲解作者对母亲的想念及感激,将难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可能会让学生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感觉。这时教师就可以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回想在现实生活中母亲为自己所做的事,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让学生带着对母亲浓厚的感情进入到课堂教学中,提升他们的文本阅读积极性。在学生进行朗读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舒缓的音乐,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文本中表达的对母亲浓烈的爱意。学生结束朗读后,教师可以以学习小组形式让学生围绕母爱开展自由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互相的交流过程中更加全面地掌握文本表述结构,体会母爱的伟大。

(二)仔细品味语句,增强写作能力

文本是作者利用文字表示自己情感的重要载体之一。一篇精湛的文章是经过作者字斟句酌而形成的,文本中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句段都凝结了作者的心血,都准确表达着作者的意图。这要求学生在文本阅读时能感受到作者用词的精准鲜活,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自己的作文质量。因此,教师在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细化文本内容,让学生重点研究文本中精彩的词句,在品味和推敲过程中挖掘文本中隐含的信息。同时教师还应分析文本的行文结构和技巧,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并通过自我思考内化为自己的行文思路,强化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比如在《最苦与最乐》一文中,本来文题是一个较为严肃的论题,但梁启超先生却通过富含变化的句式论述方法使文本语言变得鲜活灵动,运用多个事例论证自己的观点,文本结构清晰。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带领学生一起寻找文中的优美词句,赏析文本的论述内容,让学生感受文本的流畅性,并能通过阅读提炼文本的中心论点,掌握仁人志士、死而后已等词语的正确用法。通过梳理文章结构和重要词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本的行文脉络,使其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通过文本语句的推敲品味,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多视角解析,实现个性化发展

不同学生的不同生活环境,使得他们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体验,客观上要求教师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文本细读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带到学习中,自主地去理解文本主旨,这种教学方式能充分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实现个性化文本阅读教学。在传统的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传授知识点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追求学生答案的标准化,忽略了语文的学科特点,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养成,导致他们在思考问题时总是局限在一些所谓的标准答案的框架中。而在文本细读教学中,学生不再受限于标准答案,能从自己的视角去解读文本内容,给出答案。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实现语文的多视角教学,还能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度,增强文本知识的实用性。如在《太空一日》的教学中,通过文本的阅读,学生的体验可能各不相同,有的学生体会到的是作者的无畏精神,有的学生体会到的是太空的神秘,有的学生体会到的是航天事业的艰巨性……教师应允许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多种视角下解读文本,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三、结语

初中语文教师在文本阅读教学实践中,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文本细读是现阶段一种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文本细读的教学,让学生能体会文本情感,结合实际解析文本,品味语句,提升写作水平,帮助学生建构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教师应文本阅读教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