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让学引思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2019-12-11朱琴芳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课堂教师

朱琴芳

我国著名思想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强调了思和学的互通作用,新课标中也强调要“让学引思”。“让学”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学习活动真实发生和正常展开;“引思”就是引发、引领、引导学生思考,保证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入进行,养成思考的习惯,提升思维的品质,实现学习者和思想者的统一。这样还可以让课堂氛围活跃。那么如何具体实施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几点。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课堂往往是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学生缺乏主动性,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无法提升。随着当今社会对科学技术和创新意识的日渐重视,现代教育在培养未来社会的人才方面,也更加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可是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严重影响,现行的小学语文课堂对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依然不太乐观。新的课堂形式应是“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引领教师改变课堂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行为更优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的学习状态真实回归,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我们呼吁小学语文课堂重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真正的主人翁。

如果强行给学生灌输知识将起到“吃力不讨好”的作用。我们应该将目标转移到如何让学生自主去学习的教学方法上。例如,在讲解《坐井观天》时,我请同学们上前来,分别进入我给他们准备好的圆形、正方形、五角星形的纸盒子里,让他们形容房顶是什么形状的。显而易见他们持有三种观点,我让他们讨论谁的观点是正确的,他们都坚持自己的看法。在他们争执不休的时候,我又适时让他们分别换不同的纸盒去看。最后让他们思考为什么三次看到的结果不一样。然后站在盒子的外面再向上看一下教室的屋顶。最后通过多次的实验他们理解了,是盒子限制了他们的视野,同样也就理解了青蛙的观点。

二、创设情境,引导思考

小学阶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启蒙时期。课本上要讲的道理,有些如果仅仅靠教师去讲解可能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才能引起学生充分的注意,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可以得到发展。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坚守本真的自我,静待百花盛开的时代,当好教学新时代的先锋,勇于创新,敢于尝试,为新课程的改革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不断完善我们的模式,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储备。让我们的课堂变得轻松愉悦,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抒发自己的见解;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让他们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对学习有了解和体会,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充分思考后,根据已有的经验、以往知识的积累发表不同的见解。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情境中产生和文本中的人物相通的情感和心得体会,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将知识牢记在心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

创设情境是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如在《狐狸分奶酪》中,光靠教师去给学生把课文讲一遍,学生可能无法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意义。我请三名同学分别来扮演两个熊兄弟和狐狸,并且给他们买来一块蛋糕,让他们把课文中熊兄弟争执狐狸趁机吃蛋糕的场面当着其他学生演绎一下。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中故事的发生。这时也就能更好地理解所蕴含的道理——朋友之间若是斤斤计较,就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在面对利益分配的时候,要相信自己的队友,过分的斤斤计较反而会失去更多。朋友间不应该内讧,要一致对外,否则会让敌人钻了空子。

三、有效指导解决问题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既有知识又有能力的学生也成了必然归宿。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核心,能激发和拓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些问题意见不同,可以讨论,通过讨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知。知识是无穷的,学习是永远都不会停止的。我在教学中特別注意引导学生,让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中来,促使其综合能力的提高。有效的引导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提高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小学生的生活经历较浅,社会阅历不深,导致认识不全面,影响其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阅读、观察,发展抽象思维的空间,表达出自己对词、句、段和整篇文章的理解,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初步有了自觉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课文《曹冲称象》中我就给他们提出了一些问题,让他们通过自己阅读理解课文来思考问题。曹操看到大象是什么样的反应?文章明明是称象,为什么要介绍象的高大?官员们想出了哪几种称象的方法?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侧面画一条线?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这些问题是环环相扣的。通过思考,解决这些问题,学生知道大臣的愚昧无知更好地反衬了曹冲的聪明,这比教师直观地告诉学生曹冲很聪明更加地让他们印象深刻。

总之,教学过程不是老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虽然让学引思的方法还在探究中,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够对此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认真地思考和总结以往的经验找出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加以运用并不断完善,一定会为学生创造自由自在的学习环境。这样他们才能像鱼儿一样在水里畅游,像鸟儿一样在空中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丰富的营养。

作者简介:江苏省东台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课堂教师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甜蜜的烘焙课堂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最美教师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美在课堂花开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