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伦理失范与伦理重构思考

2019-12-11黄大明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24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

黄大明

[提要]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大量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农户等获得融资机会,改善了他们资金难的问题,但由于互联网金融的野蛮成长,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及金融伦理失范现象。通过加强行业准入、建立适当性管理、降低综合费率等措施,实现互联网金融伦理的重构。

关键词:金融伦理;适当性管理;风险管理;行业准入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10月7日

一、金融伦理概述

(一)什么是金融伦理?金融伦理是一门涉及金融学与伦理学的交叉学科。广义的金融伦理是指金融活动参与各方在金融交易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狭义的金融伦理指的是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以及金融市场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与行为方式,是作为主体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金融从业人员和金融市场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或者说是金融服务的供给方所体现出来的善恶行为与准则。金融伦理解释的是在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中“应该是什么”和“应该怎么做”的问题。金融是一个基于预期与未来的活动,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如何让金融消费者与金融使用者相信金融机构与金融从业人员?这一方面需要金融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另一方面也需要金融伦理约束金融机构与金融从业人员的行为。因此,金融伦理是保证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基石。

(二)金融伦理的作用

1、“善”的金融伦理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良好的金融伦理有利于在金融服务者与金融消费者之间形成信任的金融环境。金融市场有一定的门槛,存在信息不对称,也存在很强的风险性,这些都极容易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而良好的金融伦理秩序能够缓解金融服务者与金融消费者之间的不信任感,从而有利于确立市场信心,在金融市场出现一些小的故障的时候,不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危机。这在中国九十年代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股市里面体现最为明显,由于市场不健全,市场存在大量不道德行为,市场不对称严重,股票市场波动极大,市场功能的实现收到严重限制。

2、好的金融伦理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极容易导致资源的错配。如,美国的次贷危機过程中,大量的香港市民用养老的钱购买迷你债券,最后血本无归,归其原因,是这些迷你产品是次贷产品的一种,而购买者是不了解实际情况,而金融产品销售者也没有金融必要的风险提示与解读。因此,金融机构与金融从业人员应该向消费者提供金融产品时,应充分解读金融产品的风险、收益以及流动性的特征,让合适的投资者购买适合的金融产品,有利于实现金融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3、好的金融伦理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我们经常说股市是实现藏富于民,改善社会的分配。但实际上大量的股市没有实现藏富于民,究其原因有:一方面,大量个人投资者不好的投资习惯与缺乏投资经验;另一方面,股市的财富分配存在不合理,财富大量被再分配给大股东与机构,留给个人投资者的财富太少。金融市场财富分配存在不合理,导致社会的财富差距进一步被拉大。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资金供给上存在“嫌穷爱富”,一些不需要资金或存在大量融资渠道的机构反而越容易获得资金,一些中小企业与个人创业者需要资金,但银行提供的资金有限,不利于这些主体的发展壮大与实现脱贫致富。这些行为都与公平、合理的金融伦理相违背。

4、好的金融伦理更容易提高金融机构的声誉与价值。遵循良好的金融伦理文化的金融机构,强调平民化、公平、诚信,这样的金融机构更能被市场所认可。人们对金融机构的认识,往往是很高贵、门槛很高、不接地气、格式化。金融机构的有很高的知名度但缺乏美誉度,互联网金融的出现,银行的存款急剧下降,银行的竞争更为激烈,也充分说明了平民化、平等的金融伦理更能实现金融机构的价值。

二、互联网金融伦理失范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往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以把金融、非金融和实体经济的界限模糊化的方式,创造出一种开放、平等、普惠、去中心化的民主式的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降低了金融的交易成本,提高了金融的效率,改善了传统金融对小微金融的忽视,拓宽了金融的边界。互联网金融的业态主要有:众筹、P2P网贷、第三方支付、数字货币、大数据金融、信息化金融机构、金融门户等发展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伦理失范的表现。相对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平民化的金融,互联网金融弥补了一部分原来得不到金融服务的小微金融主体。小微金融主体得到充分的金融服务,拓宽了传统金融的职能,改善了小微金融主体与传统金融之间的矛盾,实现了金融平等,让这些小微金融主体充分利用金融权利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有利于实现社会的机会平等与结果的平等。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大量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农户等获得了融资机会,改善了他们资金难的问题,但也由于互联网金融的野蛮成长,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及金融伦理失范的现象。

1、利率高成为互联网融资的一大突出难题。大多数网络借贷平台只标明名义利率,而综合融资成本远远高于36%的红线。实际年化利率包括借款利率、平台手续费、第三方支付收取的费用及提现费等。不少现金贷平台通过各种各样的操作,如“砍头息”、平台服务费、中介费等名目繁多的费用,或长贷短借等方式,来规避监管。据网贷之家的统计计算,23家主流现金贷平台(借款期限在30天内)的平均借款综合年化利率达到了197.1%。名义的低利率诱导大量不知情的借款人进入平台进行借贷,导致大量借款人因为借贷陷入债务危机。

2、缺乏适当性管理。互联网平台在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勤勉尽责,审慎履职,全面了解投资者情况,深入调查分析产品或者服务信息,科学有效评估,充分揭示风险,基于金融客户的不同风险承受能力以及产品或者服务的不同风险等级等因素,提出明确的适当性匹配意见,将适当的产品或者服务销售或者提供给适合的投资者。由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野蛮成长,平台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吸引大量的个人投资者进入平台进行投资,一些平台以高收益吸引客户。从据网贷之家的统计获悉,2019年十大理财平台理财年化利率从7.09%~14.25%,理财收益远远高于同期存款利率与宝类产品的收益率,基于金融学的常识,收益越高,风险越大。而一些互联网平台没有进行必要的风险揭示,没有对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测试,也没有对投资者设定一定的门槛,这些行为都会导致一些风险承受能力差的投资者忽视投资过程中风险,盲目追求高收益,从而承受了一些他们不能承受的风险。为了扩大借款客户,一些平台通过低的名义利率的诱惑,诱导一些偿还能力差的客户进入平台借款,如校园贷。这些平台借贷方便,名义利率低,不知情的借款人借入大量资金,高额的利息和本金偿还压力,导致了跳楼、跑路的悲剧时有发生。

3、缺乏必要的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金融的核心。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不能连接央行的征信系统,也不能拥有大数据,也缺乏必要的风险控制人员,导致平台无法识别借款人的风险。一些平台将借款人的风险转移给保险机构或者一些信用担保机构,有的互联网平台由自身承担借款人的违约风险。这些都会导致平台运营成本高,风险大。为了弥补平台高的风险,平台只有提高借贷的综合费率。而且平台为了迎合借款客户或者为了降低风险管理的成本,一些平台只需求借款人提供简单的信息,在很短的时间就进行贷款的发放。甚至一些平台为了扩大业务将钱借给一些不合格的借款。缺乏事后的风险管理,当借款人不能还款时,一些平台使用一些暴力非法的方式进行催债,导致一些社会悲剧。一些平台诱导不能还款的借款再次借款,通过以旧债换新债的方式还款,致使借款人的本息越滚越多,借款人陷入债务的深渊。

4、行业运营不规范。以P2P平台为例,P2P金融指个人与个人间的小额借贷交易,一般需要借助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平台帮助借贷双方确立借贷关系并完成相关交易手续。目前我国的P2P平台主要有几种模式:信息平台模式、小贷公司线上模式、债权转让模式。这三种运营模式中,债权转让模式风险最高,小贷公司线上模式风险居中,信息平台模式风险较低。债权转让模式是指平台直接供款给借款人形成债权关系,再由平台将债权分拆打包成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销售给出借人。这一模式下,平台不再充当单纯的中介角色,而是参与了资金转移的过程,成为“居间人”。由于平台向投资者承诺了稳定的收益,并且省去了投标竞标的麻烦,因此对投资者有一定吸引力。但这类平台存在资金压力比较大,尤其当大量资金流出时,容易出现流动性风险,还涉及资金池操作的法律风险。

三、互联网金融伦理的重构

互联网金融的野蛮增长,带了行业的无序与不规范。一些民间借贷、小额贷款公司等改头换面进入行业,一些自融、庞氏骗局非法金融也成为了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这些平台的进入降低了行业整体声誉,行业运营风险加大,行业伦理缺失。构建互联网金融伦理成为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行业准入与监管机制。金融行业是一类高风险的行业,必要的監管是必需的。行业准入的设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资本金、必要的技术条件、必要的金融专业人员、必要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资金托管、运营模式等。严格清理一些不合规与风险比较大的平台,降低整个行业的风险,同时鼓励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合并重组,提高行业整体的竞争力,降低行业的竞争程度,避免行业的过度竞争。网贷监管新规175号文:坚持机构退出为主要工作方向。

(二)建立借款人适当性管理制度。互联网金融的目的是为了弥补传统金融在对小微主体的资金提供不足,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平民化的金融,通过互联网金融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但金融不是慈善,互联网金融并不意味着对借款人完全无门槛,应还是以偿还能力为基础进行放贷,因此有必要对借款人进行适当性管理,让合适的借款人进行借款,避免借款人因借款陷入债务陷阱。在充分了解借款人的信息的基础上,向借款人揭示借款条件、名义利率与综合费率、借款的风险等等,在借款人自愿的前提下进行借贷。对于无固定工作者,应以技能培训、学习等为主要目的的借贷,减少纯消费性借贷,并且在这些借贷过程中应有相关的抵押物与担保人,严格控制贷款净额。

(三)建立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互联网理财是未来理财主要趋势,互联网理财类型很多,如传统理财方式的网络化,还有新型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如宝类产品、众筹、数字货币理财、P2P理财。这些理财风险与收益差异很大,尤其是一些新型理财产品,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了解不足。因此,在互联网理财过程中,平台要履行必要的适当性管理,进行必要的客户风险测试、理财产品风险揭示、建立合格投资者制度。让有风险承受能力与愿意承受风险的投资者购买高风险高收益产品,而风险承受能力低与风险规避者购买稳健性理财产品。

(四)建立合理的风险定价机制。一些互联网平台的综合费率居高不下,重要的原因是无法收集借款人信息或者收集信息成本过高,导致平台违约率高,为了弥补这一块的损失,平台必须提高费率。而这样做的后果是:一方面守信的借款人承担了高的融资费用,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另一方面借款人的融资成本高又导致了一部分愿意偿还的借款人无力偿还。风险定价的前提是能够收集借款人的信用信息,建立以央行为中心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包含传统的央行征信系统与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同时,互联网金融平台要有信息处理能力与定价能力,这就要求互联网金融平台有专业的风险定价人才,建立可靠的风险定价模型,对守信借款人降低借款的综合费率,增加借款额度与期限,而对于失信者应限制借款或不借款,并纳入央行的信用记录。

(五)降低行业综合费率。互联网金融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高效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经营成本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低,当前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融资的综合费率远远高于传统金融机构。其主要原因是:第一,行业过度竞争,导致吸引投资者进入互联网平台的成本高且要付出高的利率,同时为了吸引借款人,大量平台降低借款人门槛导致违约风险提高;第二,平台规模小,交易量少,因此平台必须收取高的费率才能弥补营业成本;第三,平台过度趋利,传统金融行业利润率高,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持有相同的思维,期望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高额利率。过高的综合费率降低了互联网金融的效率,也违背了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性特征。因此,必须降低行业的综合费率。基于上述原因,首先,要降低行业过度竞争的现状通过设置行业准入与行业持续监管,剔除不合规的平台,鼓励一些经营差的平台转型或退出,鼓励一些小的平台之间进行合并,保持行业适度的竞争;其次,设置投资利率上限,避免平台之间恶意招揽投资者,同时设置综合费率上限,淘汰规模过小的平台;最后,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共享降低平台收集信息的成本。

(六)加强互联网客户的教育。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业态。涉及了大量金融创新业务与创新产品,一般投资者对于这些业务了解不多,但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未来金融的主要趋势。为了保障金融客户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对客户进行必要的互联网金融知识的教育,让互联网客户能够合法合规的参与互联网金融活动,识别一些非法的金融活动,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晓宇.基于金融伦理视角下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8(3).

[2]朱民武,曾力,何淑兰.普惠金融发展的路径思考——基于金融伦理与互联网金融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5(1).

[3]单美娇,邓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自金融伦理视角的比较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4]曹亚廷.P2P网贷与征信系统关系研究[J].征信,2014(11).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本地化科技翻译的风险管理
审判风险管理初探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应用于长期照护患者跌倒预防的探讨
新版GMP中质量风险管理实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