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2019-12-11黄媚
黄媚
[提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面促进经济增长、实现金融开放与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已成为更加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运用VAR模型,研究2002~2016年我国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开放序列与经济增长水平序列通过协整检验,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两者动态作用机制研究过程中,发现金融开放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之间相互作用效果存在明显差异,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相互之间具有正向影响,但金融开放程度变化对经济增长水平的影响较为强烈。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如何加强金融开放、促进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效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金融开放;经济增长;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9月30日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逐步推进,整个世界融合为一个大市场,各国之间经济往来的交织使得整个国际经济金融环境日益复杂,同时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活力。一直以来,我国积极响应世界开放发展潮流,将金融开放作为金融研究的重要领域,坚持革开放已40年,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实施的背景下,金融开放进程不断深化。对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一直以来各国学者在这个问题上各有所见,但是被广泛接受的是,金融开放有利有弊,它可以促进一国经济增长,也可能带来宏观经济波动,具体影响因各国的实际情况而不同。本文系统基于我国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实际情况,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测度金融开放程度,探索一体化经济下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在归纳分析的基础上,为认识到金融开放的重要性、加强金融开放程度、促进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政策建议,对维护我国金融有序开放、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模型选择与变量选取
(一)模型的构建与选择
1、模型的选择。本文主要研究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双向的:从宏观机制来看,金融开放在动员储蓄、管理风险、便利交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助于经济增长;从微观机制来看,金融开放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以及合理的信贷资源配置,能促进企业的技术研发,从而推动产业升级以及经济增长,不管是向外还是向内,金融开放都对我国金融改革、金融市场有着深远作用;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引致的良好发展前景及预期会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和技术进步;同样,经济增长能够为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发展构筑宽松的环境,并使其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基于此,本文试图从长期均衡关系与动态作用关系两方面研究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而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引入正是同时解决这两方面问题的最为合适的方法。
2、VAR模型的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是由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是向量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的简化。向量自回归是指系统内每个方程都包含有相同的内生变量的滞后期。本文运用VAR模型对经济增长与金融开放度进行实证分析,VAR模型可以表述如下:
其中,yt为内生当期变量列向量;?琢t为外生变量;?滋t为误差向量;?琢1、?琢2、?琢3…?琢p、?茁为待估系数矩阵;P為模型滞后阶数。
(二)变量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1、金融开放水平的度量。金融开放包括“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开放,本文在构建广西金融开放度的同时考虑资本流入与资本流出,在借鉴陶雄华和谢寿琼(2017)构建的中国金融开放指数上,本文构建金融开放指数如下:
?琢1+?琢2+?琢3=1
式中,FD为金融开放度,FDI为外商直接投资存量;OFDI为对外直接投资存量;FDL为金融机构国外资产负债总额,TDL为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总额,两者的比值为外资金融资产与总融资资产之比,代表货币市场开放程度,其中
2、其他数据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我国相关经济指标的年度数据,时间跨度为2002~2016年。因变量选取我国国内产总值(GDP)作为经济增长衡量指标,代表我国经济发展程度,具体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核心控制变量为金融开放度FO,主要是涉及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数据的平稳性检验——ADF检验。由于时间序列大多存在非平稳的现象,简单的回归可能产生“虚假回归”的现象,因此需要对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本文采取ADF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
从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可以看出,lngdp和lnfo的ADF单位根的检验值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都不能通过,说明2002~2016年的经济增长(lgdp)序列、金融开放序列(lfo)该时间序列与通货膨胀序列都是非平稳的;进一步对序列进行差分处理,经过差分后再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lngdpd的一阶差分序列的单位根检测值在10%水平下是平稳的,lnfo与lncpi的一阶差分序列检验值则在1%的水平下平稳,变量均为I(1)序列,同时二者均为同阶,那么该序列也可以进行协整。
(二)协整检验
1、滞后阶数的确定。VAR模型的关键是选择系统内解释变量滞后期的长度,而且协整分析的结果对滞后期长度的选择也很敏感,不当的滞后期,很可能导致“虚协整”。如果滞后期太小,误差项的自相关会很严重,并导致参数的非一致性估计;但是滞后期又不能过大,过大会导致自由度减小,直接影响模型参数估计量的有效性,要确定最优的自回归阶数,通用的方法包括LR统计量(似然比检验)、FPE(最终预测误差)、AIC信息准则、SC信息准则、HQ(Hannan-Quinn)信息准则5个常用指标来进行选择,利用stata13对其进行检验得出,所有的准则都选择滞后期的最优值为4。
2、协整个数的确定。用Johansen检验对协整个数分别为0、1的两个层面上检验,根据最大统计量max-lambda,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在VAR模型中,因为37.260061>14.07,否定原假设H0:不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存在协整关系。0.00158015<3.76,接受有至多1个协整关系的原假设。根据trace统计量,因为37.261641>15.41,否定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而 0.00158015<3.76,接受有1个协整个数的原假设。因此,变量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表2)
3、长期均衡关系检验。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变量序列经济增长、金融开放与通货膨胀在5%的水平上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利用stata13检验协整关系,得到协整方程为:
Lngdp=1.20lnfo+15.76
在长期关系中,经济增长与金融开放胀存在稳定关系,且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影响,开放程度每上升1个百分点,人均GDP将上升1.20个百分点,说明金融开放与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1世纪,我国从开始打开国门对外开放到现在积极对外发展,实行“走出去”倡议,我国的金融开放程度是在一步步的提高,结合我国的经济飞跃的发展,不管是从总体规模的扩大还是从外资金融机构规模的扩大,均能显示金融开放程度的提高能够显著地促进经济的增长。
(三)模型的脉冲响应。上述展开的协整分析只进行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的研究,为了进一步研究金融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作用机制,可以运用另外一种分析工具——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它可以反映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对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值的影响,刻画内生变量对随机扰动项的动态反应,显示随机变量的随机扰动如何通过模型影响其他变量,并反馈到自身的动态过程。本文采用广义脉冲方法,定义10期追踪期与正的单位冲击值,纵轴表示变量增长率的变化,横轴表示冲击作用滞后期间数(单位:年),采用stata13得到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图1(a)、(b)代表了金融开放水平对自身以及经济增长的冲击的反应,图1(c)、(d)代表经济增长对金融开放度及自身的冲击的反应。(图1)
如图1所示,金融开放度对自身在不同期数的冲击反应不同,第1期负向反应充分,第2、3期负向响应力度依然强劲,第4、5期为负不断减弱并有稳定趋势(图a);而金融开放度对经济增长呈现较不一样的反应,从期初开始,正向反应持续加大,并在第三期达到峰值,冲击幅度较大,从第4期开始变为平缓,基本保持稳定(图b);经济增长对自身冲击产生了持续的正向反应,且反应程度基本保持稳定(图c);相较于金融开放正的单位冲击对经济增长幅度较大、持续为正的影响力,经济增长变化对金融开放程度正向影响则较小,具体表现为:期初产生波动较小的正向反应,并在第3期达到峰值,在第4期开始回落,在第5期逐渐平缓,总体上为上升趋势(图d)。图1的脉冲响应函数结果表明:(1)金融开放对自身影响为负,表明随着外商直接流入、对外直接投资等规模的扩大,资本流动扩大带来的负面效果也逐步显现。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重要资源,并不是越多越好,不能一味求多求快,而是更应该重视其质量与结构,与国内需求相匹配,合理控制逐步调配。(2)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且金融开放程度的提高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明显,表明更自由的资本流动、更开放的金融市场与更多样的投资渠道,有利于一国获得所需资金,进行多样化投资分散风险,也有利于形成较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提高经济增长。(3)从中长期来看,随着经济增长的加快,GDP增长对金融开放度也有明显效果,相应的资本在国际市场的流动将加快,但在几年后资本流动水平将回落,预测是投机活动的盛行加大国际市场投资风险,资本流动有一定的回落。
四、政策建议
利用我国2002~2016年经济数据,综合分析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影响效果,得出以下结论:(一)金融开放序列与经济增长序列存在协整关系,在长期来看,金融开放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二)VAR模型表明金融開放变量与经济增长水平变量之间存在紧密的结构依存关系;(三)从脉冲响应动图的结果看,金融开放变量与经济增长水平之间相互作用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两者短期作用效果表明,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相互之间具有正向影响,但金融开放程度变化对经济增长水平的影响较为强烈。
上述结果表明,尽管金融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但相互作用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国际金融市场、股票市场的活跃,无论是“走出去”还是“流进来”,都将对金融开放程度存在正向影响,而金融开放程度的提高能够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加速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主流,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影响程度远高于经济增长的发展对于金融开放的带动作用。根本原因在于金融开放可以通过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外溢效应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尤其对于资本的边际收益较高且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这种潜在益处更加明显;此外,金融开放所带来的收益与金融机构在制度、管理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完善更有利于一国的经济增长和稳定。
目前,我国正处于金融改革的全面推进时期,面对全球化的大机遇与巨大的市场需求,稳步推进金融开放正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的应有作用。但现今我国的金融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金融体系尚不完善,金融中介体系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风险监管制度不健全,金融开放的推进还需还需继续坚持。因此,基于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与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一国的政府应该在系统全面的考虑国内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坚持金融开放的方向,审时度势、循序渐进地拓展金融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为一国的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其次,在金融开放的实践过程中,要扩大金融对内、对外两个方向的开放,利用好境内外两个市场、两条渠道、两种资源,从而提高金融配置资源能力、投融资效率。但是在发展金融开放的同时,还需深刻认识到金融开放可能带来加剧经济波动、引发金融危机等的负面效应不能盲目地追求金融开放,而要基于国内经济金融实际情况制定适合金融开放政策,让金融开放度与国内的金融发展水平相匹配,才能更好发挥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同时,根据金融开放具有滞后影响效应,适时建立应对金融危机的应急预警系统,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将现有金融监管体系与金融科技相结合,强化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准确性,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力度,把金融开放的风险对经济增长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最后,条件成熟时应逐步培育和开放各类市场,形成面向国际市场的分层有序、相互补充的金融市场体系,为进一步提高金融基础设施水平、投融资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创造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1]陶雄华,谢寿琼.金融开放、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31省份数据的实证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7(5).
[2]章合杰,叶雯,熊德平.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91个国家1995-2005年面板数据的实证[J].上海金融,2015(2).
[3]贵丽娟,胡乃红,邓敏.金融开放会加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波动吗?——基于宏观金融风险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5(10).
[4]邓永亮.基于VAR模型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1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