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千万用户,脉脉却挣扎在“塔西佗陷阱”
2019-12-11螳螂财经易不二
螳螂财经 易不二
职场社交发力6年,脉脉只讲出一个社区故事
社交这条赛道,从来不缺来者。
根据七麦数据显示,2018一年就有159款社交类APP诞生。2019年的前两个月,App Store已经新上架53款社交类APP。
垂直领域上,陌陌上市,钉钉用户超2亿,似乎给了市场很大信心,就连2C“屡败屡战”的阿里巴巴,前段时间也以“Real如我”再战校园社交。
在2019世界互联网大会现场,脉脉创始人、CEO林凡也表示:“像《微信》这类通用社交产品外,朝其他方向发展,应该是必经之路。所以今年开始,有很多社交产品涌现出来。我和很多朋友交流时,他们都表示,再做一个通用社交产品还是有挑战的。但是在细分领域,如学生、职场和游戏等相对垂直领域,还是有很大机会的。”
脉脉盯上职场社交,是2013年就开始的事,按照林凡的计划,脉脉应该是在2019年赴美IPO,并达到100亿元人民币的目标市值。
如今,离2019年结束只剩下不到2个月,已经拥有8000万注册用户,完成2亿美元D轮融资的脉脉,会讲一个怎样的上市故事,还是未知。但定位社交的脉脉,却从来是讲着职场社区的故事。
社交与社区,虽然都盯着人与内容,但一字之差,概念却完全不一样。在笔者看来,社交是人与人建立交流产生内容,而社区,却是以内容链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拉诺维特提出的关系理论说,人与亲朋好友、同事、同学是强关系,而人与无意间接触到的人则是弱关系。
社交的核心是人,是强关系链接,具有强者恒强的基因,在这个产品上的人越多,就越吸引人持续在上面进行社交,更换新社交产品的成本也就越高,并且,社交不需要运营,只要养成使用习惯。
而社区的核心则是内容,基于某一主题,某一兴趣,链接强关系之外的弱关系,甚至陌生人。社区必须依赖强大的运营,需要做好内容,营造氛围,来提高用户的留存。
脉脉要挖掘的,就是强关系背后的弱关系,通过拓展强关系背后不熟悉的二度人脉,为用户连接学习新的技能、探寻新的合作,找到新的工作等一切与职场相关的机会。
目前,脉脉的结构已经是基于用户关注的主题而展示在首页的信息流、平台精选的行业信息、职言及好友版块。这些支撑起了脉脉的框架,都是主打内容,而这些与职业相关的内容,连接起了用户之间的关系。
脉脉肯定是想做社交的,成为社区,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在笔者看来,原因有三。
首先,社交江湖虽未满座,但热闹之后,最终都会归为腾讯。毕竟,在《微信》和QQ垄断下的强关系社交,已经让无论哪个平台的弱关系挖掘,都会以加个《微信》而终结。因此,对于脉脉,倒不如好好的先做一个以内容取胜的垂直社区,再慢慢求发展。
其次,主打结交人脉,用户却可能只看到几个动态。人脉是一个很功利的词汇。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里,人脉的背后,意味着利益对等,资源交换。一个人能拓展到的人脉,一定程度上是与自己在同一个水平或者阶层,并且能交换等价的利益。这就有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很显然,跟自身社会地位接近的人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会有太多惊喜;而能够带来职场提升的大牛,不是想能拓展成人脉,就会通过脉脉得以实现。
不过,林凡说了:“中国的职场社交没有爆发,原因可能很简单—因为你的朋友还没有都在上面。”
那么,对于脉脉来说,要做社交,先得实现“你的朋友都在上面”。
信息安全、内容价值、业务专业度都跌入“塔西佗陷阱”的脉脉
不过,若作为一个职场社区,脉脉还是从垂直领域走出来了。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发稿前,脉脉已经拥有超过8000万用户,一线城市用户占比超过49%,活跃用户覆盖包括金融贸易、IT互联网、文化传媒、房地产、医疗和教育等百余个行业,包括诸多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公司。但这个走出来的代价,是脉脉跌入“塔西佗陷阱”。
“塔西佗陷阱”来自塔西佗所著的《塔西佗历史》,是塔西佗在评价一位罗马皇帝时所说的话:“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之后,被描述为失去公信力的社会现象。
根据笔者观察,脉脉在三个方面,挣扎于“塔西佗陷阱”。
其一,野蛮扩张带来的信息安全塌陷。区别于微博、知乎和小红书等垂直平台的是,脉脉的开放性更低。比如微博,可以任意搜寻用户,但在脉脉,用户想拓展更多人脉,就需要拿自己的真实信息及人脉来换取,只有用户而不断地完善信息,有足够活跃的动态,不断地加人,脉脉对其的价值才能最大化。
这在很大程度上,让有职场焦虑渴望扩展人脉的这群用户主动贡献自己的真实个人信息,并有内容生产的积极性。
这样的模式,让脉脉避免沦为了像领英一样的复制品,但在早期,用户交出来的真实信息也因被脉脉利用,留下了“道德瑕疵”。信息安全问题,也成了脉脉最受诟病的地方。
其二,內容失控带来的信息价值危机。在文章开头,即便林凡用数据来证明职言版块的用户活跃度已经降低,但网友“脉脉现在的功能就剩看职言爆料了”的吐槽,还是从侧面反映了,曾经的匿名爆料有多火,现在的脉脉在网友心中就出现了多强大的定位偏差。
就像《陌陌》这类陌生人社交APP,即便现在的陌陌已经成功赴美上市,走到如今数十亿美元的市值,但在一部分网友心中,它依然还留有“情色”的标签。从而,在社交价值上,失去了“靠谱”的公信力。
而对于脉脉,职言版块的“八卦”在网络的发酵下,使得人们将脉脉强行定位在“八卦平台”上,从而让脉脉走入“不能产生有价值的信息”的危机。
其三,业务“偏科”带来的专业度疑问。
赤兔的下线,就是业务“偏科”而失败的典型。在人情社会的中国,做职场社交,却没有创造产生用户黏性的社交氛围,最终只能黯然离场。
脉脉的两个核心产品:社交和招聘。但显然,脉脉也是偏科的。根据公开数据,招聘业务目前只占脉脉整个营收的20%。但职场社交,最核心的就是,通过社交手段,让用户了解更多的职场消息、找到更好的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职场社交平台可以重社交,但也不能忽略招聘。
对于脉脉,虽然努力营造职场社交氛围,但也该意识到,在职场社交中,为用户提供高质量职场信息才是首要任务,社交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于帮助用户实现职场蜕变的专业性。
最后,职场社交氛围缺失、腾讯系产品垄断,致使职场社交在中国的发展困难重重。但反过来看,这也意味着,职场社交是一片有待开垦的广袤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