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工科类高职生创新创业意识调查研究
——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12-11韩红亮冯建栋
韩红亮, 冯建栋, 李 特, 宋 冰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水利工程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0 引 言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模式正在由“以数量取胜”向“以质量取胜”的方向转变,创新发展驱动将成为经济社会的主引擎[1]。2014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以来,我国在双创教育方面投入巨大,双创教育在全国铺开,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主要平台的双创教育,已经成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抓手[2]。工科学生一般思维较缜密,具有较好的创新基础[3]。然而,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双创教育必然需要经历一个必要的过程。笔者结合创新创业教学实践,以杨凌职业学院水利类专业的大学生为例,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工科类高职生创新创业意识进行了研究,对该类大学生如何开展双创教育具有重要意义[4,5]。
1 思路与方法
该研究借助“问卷网”网络平台,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水利类专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问卷、问卷分析、结论分析的步骤开展研究。向2015级和2016级共计443名高职生发放网络问卷,共计回收有效问卷392份。
调研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调研基本情况表
采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对调研样本进行分析,重点分析理工类高职生的学习特点、对创新创业认知度、认同度、关注度、行动度、期待度等。根据分析得知理工类高职生的双创意识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该类大学生开展双创教育的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双创特点分析
2.1.1 创新储备丰富,创新训练不足 工科类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理工类知识,以水利类知识为例,工科类高职生的高等数学、工程力学等知识远远高于文史类学生。这些知识的积累为其创新性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储备。然而,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创新性教育,学生习惯于按照固定的解题程式解决问题,期待获取一个正确答案,缺少创新方面的训练,其创新性思维受到束缚[6]。
2.1.2 创新资源丰富,创新环境不足 工科大学生的学习内容比较接近工程实际,发现实际问题的机会也比较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创新的资源更具体,在工程技术方面更容易找到创新的切入点[7]。然而,学生在校期间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即使有较多实践类教学环节,也是更多地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程式化的技能训练,缺少工程实际的工作经验,难于发现新问题,缺少创新的环境。
2.1.3 创业想法丰富,创业思维不足 调研发现,73%的学生有创业想法。但在这些学生中,“想法明确”的比例只占10.5%,89.5%的学生表示其创业想法“还不明确”或“还处于萌芽状态”。对于工科类学生来说,传统的“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毕业后找个好工作”的观念仍占有很大比例。学生有提升自己、挑战自己的愿望,但由于缺乏系统性的教育与实践,学生缺乏系统性的创业思维,难以将创业的想法转化为成熟的创业方案。
2.2 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现状分析
2.2.1 认知度分析 调研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创新具有普遍性。“人人皆可创新”的观念基本深入人心,对创新实践不再具有“高高在上”或“很遥远”的感觉。数据显示,91%的学生认为人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质,而认为“创新是专家的事”“创新是遥不可及的事”的学生仅占9%。
在创新与学习成绩关联度方面,78%的学生认为创新能力与学习成绩没有绝对关系,10%和12%的学生认为创新能力与学习成绩很有关系或有一定关系。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新时代背景下工科类高职生具有对创新创业普遍具有正确认识,将创新创业能力视为人的本身潜能。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2.2 认同度分析 调研发现,学生普遍对创新创业教育表示认同,如图1所示,73%的学生认为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60%以上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非常重要,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可有可无”的观点未超过10%。
图1 创新创业教育认可度统计
由调研数据可知,新时代背景下工科类大学生已经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对创新创业的认可度较高。说明通过前期的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已经被广大高职学生认可。
2.2.3 关注度分析 尽管当代工科类高职生对创新创业比较认同,但其对创新创业教育关注度并不高。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关注度为例,调研发现,只有30%的学生表示“非常关注”,60%表示仅“一般关注”,甚至有10%的学生“从未关注”。
从创新创业的课外教育源来看,“参加讲座”和“观看电视节目”是主要的形式,分别占32%和43%,而只有45%的学生关注过“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并通过它了解我国的双创教育。
在调研的2015级和2016级两个年级中,参观过“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同学比例分别为41%和26%,均未过半。2016级的该项数据低于2015级的原因在于第三届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海选期间,2016级正处于一年级,尚未接受学院的创新创业课程理论教育。
以上分析数据可以说明:尽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全面铺开,学生的双创认可度也得到很大提升,但学生对双创活动并不十分关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双创教育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2.4 行动度分析 对参加过“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学生进行分析。47%的参赛者是自愿报名,35%的参赛者是在他人(同学、老师等)的鼓励下报名。而自愿报名的同学中,将近1/3的参赛者出于“挑战自己”的动机。
参加过“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学生中,约60%的学生认为团队合作较好,约40%的学生认为在参赛过程中,指导教师能经常与学生讨论。
以上分析表明,一方面,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学生“挑战自我、勇攀高峰”的精神已经开始显现;另一方面,在创新创业教育初期,指导教师队伍、创新创业教学模式还有待加强建设。
2.2.5 期待度分析 开设《创新创业》课前,笔者对学生进行了调研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充满期待,且主要集中在“提升创新意识”“锻炼创业能力”“参加创新大赛”“开拓创新视野”等方面。具体如图2所示。
在对2016级的学生调研时(开设《创新创业》课之前),25%的学生明确表示将参加第四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62%的学生表现出有参加的意向,仅13%的学生表示不准备参加。
图2 学生对双创类课程的期待统计
以上调研数据说明,工科类高职生对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普遍存在较高期待,普遍希望以比赛为平台,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2.2.6 专业度分析 在对已经参观过“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学生调研时发现,他们的参赛作品与“水利”专业的关联度普遍不高,与专业相关的选题仅占19%,较相关的选题占32%,其余的均没有相关性。
以上数据表明,在当前条件下,工科类高职生专业知识到创业资源的转化能力还不高,学生普遍不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独特性的创新。
2.3 影响因素分析
2.3.1 先天因素 从性别(男、女)、高中背景(文科、理科)、家庭背景(城市、城镇、农村)等3个因素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见表2。
男生参赛的比例和女生参赛的比例分别为42%和37%,来自城市、城镇、农村的学生参赛比例分别为44%、33%和42%,由以上2组数据可知,性别和家庭背景的不同对工科类高职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没有显著性先天影响。需要注意的是,高中理科的学生参赛比例明显高于高中文科学生的参赛比例,其比例分为为52%和30%,可见,高中学科背景是影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主要先天因素。
表2 工科类高职生创新创业先天因素分析
2.3.2 后天因素 选取参加过社会实践和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作为“实践样本”,选取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或没有担任学生职务的学生作为“非实践样本”。统计发现,“实践样本”中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比例为54%,“非实践样本”中对应的比例为30%,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对创新创业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学生干部经历等后天因素有着重要的关联关系。
由此表明,创新创业意识并非天生,它与后天学生活动、经历有密切关系。对于学校来说,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创新创业后天能力的培养。
3 建议与对策
3.1 加大教学投入
充分利用工科高职生创新创业意识的萌芽的优势,结合国家倡导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制造2025”、弘扬工匠精神的要求,乘势而上,加大创新创业的投入,在专业教师培养、教学模式构建等方面鼓励教师做一定的研究。建议建设一批创新创业的校内外基地,为学生创新创业的愿望提供实践平台。
3.2 加强后天培养
鉴于创新创业意识的后天相关性,建议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双创意识培养,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3.2.1 注重实践 鉴于高职学生理论知识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高、学习动力不足的特点,再加上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职院校尚处于探索阶段,纯理论性的教学方式并不受学生欢迎。从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喜欢实践课的学习特点出发,建议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有意识地扩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
3.2.2 注重案例 模仿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尤其创新创业教育,它的思维是发散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创新或创业。通过案例式教学,学生观看大量案例后,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打开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思路。
3.2.3 丰富活动 鉴于高职生的学习特点,单纯的课堂教学必然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建议学校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双创基地,深入开展校企(政)合作,譬如,组织学生到校外双创基地参观、聘请校外专家、企业家到学校做报告等,以开拓学生的创新创业视野。
3.2.4 结合专业 在双创作品选题时,应鼓励、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专业知识的优势,结合自身专业确定选题。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大规模的“公共服务类”选题竞争;另一方面,可以将专业知识活学活用;最后,还可以为学生未来专业性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