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笑俊:守住管好“天下粮仓”的忠诚卫士
2019-12-11栏目主持郑凯闻
栏目主持/郑凯闻
潘笑俊,安徽博微长安电子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公司智慧粮食领域负责人,也是中国粮油学会储藏分会理事、安徽省粮食行业协会粮油机械加工分会理事。2017 年,被评为“第二批全国粮食行业技能拔尖人才”,成立粮油智能装备创新工作室。
无论在军品科研生产指挥岗位,还是在粮食安全智能装备领域,潘笑俊凭借过人的魄力和胆识,以独特的经营理念,带领团队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敢于拼搏,另辟蹊径力挽狂澜
2011 年,刚刚经历改制重组的博微长安有限公司需要一个新的突破。作为一个有着50 多年风雨历程的老军工企业,公司拥有成熟的管理模式、丰富的军品制造经验,资源优势显著,但是,传统的制造业、单一的供应链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格局,老军工企业要浴火重生,开辟新市场、注入新活力迫在眉睫。
服务国家安全的事刻不容缓。他随即抽调6 人,分别从粮食储藏、冷链物流、矿山机械三个方向着手,成立调研组进行市场调研。他查阅大量资料,亲身带领调研组前往多家厂商、业主单位实地考察交流,从国家政策、市场前景、技术攻关等方面做了大量分析。他发现,国内的粮食行业发展较其他行业来说相对滞后,而粮食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永恒主题,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安徽省是全国13 个粮食主产省和6 个粮食净调出省份之一,多年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此时利用自身军工技术和资源优势介入粮食储备领域,大有可为。潘笑俊当机立断,将粮食产业作为公司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
厚积薄发,从“门外汉”到“粮食通”
初入粮食领域,潘笑俊发现自己要补的课太多了,他并不想当指挥者,希望成为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在他的办公桌前,一本本专业书籍、资料垒成了小山。为了更熟悉粮食领域的业务知识,一有空闲,他就钻进书海,研习粮食领域产品设备的构造原理,了解粮食行业的前沿信息。他亲自带队走访各地粮库、粮食局,向业内专家取经,开阔自己的思路。赶上夏季收粮,从收粮到运粮、储粮,他认真观察每个粮库的收粮情况,琢磨不同粮机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制造工艺。粮食储备的桩桩件件,他都要了解个通透才罢休。他一边学习观察,一边思考如何更高效地完成整个粮食收储过程?如何改善粮食储备的效果?如何带入更多先进技术,减少甚至替代人力收粮?短短一年时间,他几乎跑遍了全省大大小小上百个粮库。
“要打好博微长安的粮食牌,就不能吝啬技术投入,必须不断创新技术,革新产品,打造多领域、多功能、智能化的‘智慧’粮食产业,用产品打响品牌,用品牌打开市场。”2012 年,潘笑俊怀着这样的初衷,带领仅14 人的年轻团队成立产品开发中心,潜心研发粮食领域创新型产品。他亲抓产品设计、召开研讨会、参与产品测试,不断改进新品技术。通过努力,主打“好装、好卸、好运”的6 米散粮运输车应运而生,该产品改变了传统的粮食装运方式,大大节省了人力,高效、环保,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广泛关注,荣获“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中储粮安徽分公司科技创新暨“三小”成果观摩交流会实用改造类二等奖。六安市政府、原粮食局联合举办了散粮运输车推介会,中储粮驻皖粮库等20 家大型粮食加工单位参会并表达了合作意向。
随后两年里,潘笑俊带着团队趁热打铁,以散粮运输车为敲门砖,不断推陈出新:中储粮入围产品智能通风项目首次登场,应用于全国最大粮库—中储粮大连直属库;创新融入军用雷达技术的油脂远程监管系统分布于安徽、湖北、湖南、新疆等全国各地;粮食出仓机器人成功入围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并获“直通卡”;3 型智能烘干机获批农机推广鉴定证书……
进入互联网时代,为了加快传统粮食产业“现代化”步伐,把电子信息技术带入粮食领域,实现监管单位和仓储单位的互联互通,潘笑俊带领技术团队与安徽现代物流中心库、成都粮科所等专业院所通力合作,一步步探索专用于粮食仓储管理的信息化技术和系统。独具品牌特色的“数字粮库信息系统软件”“智能化粮库”项目先后应用于安徽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服务‘三个统一’”和省“粮安工程”重大项目、“智慧皖粮”二期项目建设中,博微长安智慧粮食信息化技术日益成熟。2017 年,原安徽省粮食局启动“智慧皖粮”三期信息化项目建设,潘笑俊深知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整整半年时间,他带领业务团队马不停蹄、披星戴月,北上阜阳、淮北,南下安庆、黄山攻克市场,完成119 本、10 万余页的标书制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充足的准备和雄厚的实力,他们最终取得了好成绩,遥遥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当得知最后一个地市成功中标后,潘笑俊连日紧绷的弦终于放松下来,却因没日没夜的辛劳导致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
自此,主打“粮食仓储管理信息化”“粮食仓储智能作业系统”“粮食仓储智能装备”三大核心产品的“智慧大粮仓”系统逐渐在粮食领域开花结果,而潘笑俊本人也和品牌一起成长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粮食通”。
实干担当,只为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简单的白衬衫、利落的双肩包、走路带风的精干背影……“雷厉风行”是潘笑俊在员工们心中最深刻的印象。多年来,他坚持亲自带队跑市场、找合作,山西、北京、河南、福建……他带着“发展壮大博微品牌,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初心走南闯北,积极联系各地市粮食系统、高校、科研院所,寻找合作机会,推广业务品牌。在他的努力下,车载粮食品质在线检测系统、自动吸粮车、高效环保组合式粮食杂质清理筛、弥散场式电容水分传感器、省市级粮油信息化监管系统、数字粮库系统等产品已遍布全国各类粮库。
为了给公司里的年轻人提供更多成长空间和锻炼机会,潘笑俊积极争取各种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用于科研生产,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业务经验传授给年轻人,鼓励年轻的技术员大胆承接项目建设,自身甘做基石,独自承担起项目风险。他经常带着年轻人去粮库生产现场,亲自指导各类问题的处理,以利于他们更快地提高业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他手把手地教,短短几年时间,他就带领团队申报了84 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6 项、实用新型专利37 项、软件著作权19 项、外观设计2 项,为公司做大做强做优粮食领域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发展国家粮食产业发展储备了一批技术过硬、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
“仓廪实,则天下安。”潘笑俊凭借着一个信念、一种责任、一份使命,以军工企业特有的坚韧,把粮食梦融入了博微梦、融进了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