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政治认同的建构与基本经验

2019-12-11蒙象飞

江西社会科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特色政治

蒙象飞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顺应时代变化,多措并举,构筑政治认同。深入总结新时代政治认同建构的主要做法、重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客观分析当前政治认同建设新变化,对进一步提高政治认同建构的针对性和穿透力,提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维护政治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认同关涉政治合法性、政治稳定和政治体系的有序运行。若普通民众没有强大的政治认同,政治体系就无强权威性和强稳定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1],要“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2]。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顺应人民期待和时代变化,多措并举,构筑政治认同,成就巨大。但同时我们也需注意到,在复杂而深刻的社会转型进程中,伴随着社会生活异质性显著提高,民众的利益、行为和观念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价值、信仰多元化日趋明显。因此,深入、全面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建构的主要做法、重大成就与基本经验,客观分析政治认同建设中的新变化、新情况,科学把握政治认同建设的方法进路,对提高当下我国政治认同建构的针对性与穿透力,增强普通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并进而维护政治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主要做法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眼于进行一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着眼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奠定了牢固而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群众基础和价值基础。

(一)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主题,提出了一系列关涉政治发展的新理念、新命题、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建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是提出“中国梦”的新理念。“中国梦贯穿着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历史主轴,连接着国家、民族与个人的前途命运,蕴含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丰富内涵。”[3]它不仅是国家、民族的远大追求,更是每个中国人的美好愿望,汇聚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大公约数。

二是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4]的新命题。这一新命题既是我们党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教训的产物,亦是我们党反思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教训后作出的新选择。

三是提出一系列有关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思想。2015年1月,中共中央强化顶层设计,颁布《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具体指出协商民主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协协商、政府协商、社会组织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等七种协商形式。

四是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的新战略。从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到十八大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再到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而这一新战略主要体现于“一个总目标”“五大体系”以及“六大任务”的新谋划之中。

(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立足于中国实际情况,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整地展现出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使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

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社会有序发展的坚实保障,事关国家稳定大局和人民幸福安康;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和维护健康发展的根本支撑,能够确保党同人民群众维持血肉联系,强固党的执政根基。[7]“四个全面”战略的意义在于,通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经济利益的诉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制度健全和公平正义的期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渴盼,以实现国家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认同和政党认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仅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建构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三)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即人民的生存、生活、生计,是政治认同获得的永恒命题,亦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域。”[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乃是政治认同建构与民生改善并驾齐驱的实践历程。一系列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改革事项在十八大之后新一届党中央的领导下稳步有序推进,强调全覆盖、全方位改善、坚持公平导向的民生建设主线格外鲜明。

一是守底线、强基础,民生建设坚持全覆盖。城乡居民养老、医疗等保障水平逐步提升,多项帮助低收入、残疾人群体的政策落地,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和临时救助等制度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得到具体明确,民生领域的“冰点”趋于消融,“难点”正在破题,“底线”得到筑牢,“保障网”愈加坚实。

二是谋全局、共发展,民生建设坚持“五位一体”。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实质性推进,为缩小城乡鸿沟、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移除了重要障碍;“大气十条”“水十条”等相继落地,“土十条”制定出台,建设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有了法律保障;司法体制改革趋向全面深入,民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趋于增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政治发展呈现新气象,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社会治理格局初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民生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改善。

三是破藩篱、解诉求,民生建设坚持公平导向。民生建设敢于打破既有利益格局,及时回应民众公平诉求:广东、陕西等多个省份实施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等,确保社会成员的“起点公平”;国企高管降薪、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稳步推进、提升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实施6项专项附加扣除,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迈出一大步。

(四)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推进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要有正确的思想引领、强大的精神动力。此种价值导向、思想引领和精神动力,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其浸润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构筑价值共识的一项重要举措。从实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踊跃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从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到制定乡规民约和行业规范,再到一个个家庭涵养家风、争创“最美”,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格局已然形成;从总体部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到印发指导意见促进核心价值观由“软性要求”向“硬性规范”转变,再到《民法总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开篇第一条,制度建设已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推进器;从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18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再到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增加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步伐亦在加快。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重大成就

美国政治学者、政治系统论的创立者戴维·伊斯顿认为,政治共同体、典则与当局,作为政治系统的三个构成要素,也是政治认同的三个层次。[9](P392)政治共同体主要指的是国家、民族等;典则包括价值、制度和权威结构三个部分;当局通常指的是政党、政府等。依据伊斯顿的观点,政治认同可归纳为国家认同、政党认同、制度认同和价值认同等。

(一)国家认同

今天的中国,政治认同的最重要表现无疑是,全国各族人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走的是历史选择的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找到适合自己条件的道路,才能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速近10%,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6亿多人口摆脱贫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7000美元。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这充分说明,中国人民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10]中国人民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有三个指标值得关注。

一是中国民众的幸福感有较大提升。2014年10月,美国知名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相较于2007年,中国受访者的幸福感级别大幅上升,自述有幸福感的人数已超过一直高居幸福感榜首的美国、德国和英国等富裕国家。2017年3月,联合国发布的《2017年全球幸福报告》显示,较之10年前,中国人的幸福指数提升了0.552分,进步幅度不小。

二是社会民众普遍对经济状况满意。2015年9月,皮尤研究中心年度民调数据显示,72%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个人经济状况良好,2008年持此观点的人为66%;超过3/4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家庭状况比5年前更好;96%的受访者认为目前的生活水平要比同龄时期的父母一辈人更好。

三是民众对党中央解决腐败问题持乐观态度。2016年10月底至11月底,国家统计局对21个省(区、市)开展的全国党风廉政建设民意调查显示,92.9%的受访者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表示满意,较2012年提升17.9个百分点;93.1%的受访者对遏制腐败表现出信心,较2012年提升13.8个百分点;90.9%的受访者认为党员干部违纪案件高发频发态势在当前已得到遏制,较2012年提升5.5个百分点。[11]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判断也在不断与时俱进,从“腐败和反腐败两军对垒,呈胶着状态”,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到“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再到2018年12月1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的最新判断。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这一最新判断是有民心民意支撑的。

(二)政党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2]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科学研判新时期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紧紧抓住管党治党宽松软这一突出问题,通过持之以恒开展专题教育、学习活动,使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力以赴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极大威胁党的执政基础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12],党总揽全局、引领方向、科学谋划、凝聚党心民心的核心作用不断突显,党的执政能力取得新的提高。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核心的重要性,并坚决服从这个核心的领导,自觉维护这个核心的权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加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担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等多个领导小组组长,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经常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的工作汇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每一个相关领域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都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在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得到保证。

(三)制度认同

一个社会实现欲实现其共同利益,就需要强有力的政治制度作为保障。一个社会的政治制度创建能力体现了公共利益的实现能力。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出一系列重要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更加成熟、完善,制度优势不断彰显。

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工作进一步加强。截至2018年4月底,共制定法律28件,修改法律137件次,制定修改行政法规266件次[13];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须向本级人大报告等制度设计得到有效落实,且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范围和程序进一步完善;强化对政府配置公共资源和改善民生的监督,改进预算初审工作,制定《关于建立预算审查前听取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机制的意见》,推行全口径预算监督。

二是多党合作制度效能进一步提高。2015年12月,党中央颁发《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旨在推动政党协商深入开展,并提高政党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2017年初,为推动参政议政提升实效,党中央出台关于支持民主党派中央开展重点考察调研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对民主党派重点考察调研工作进行规范。意见出台半年时间内,各民主党派中央共提出意见建议496件,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小组报送成果超过350篇。[14]此外,为切实发挥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2015年9月,党中央下发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第一部党内法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具体规定了10种民主监督形式。

三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巩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等,对新形势下民族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取得巨大成就,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2012—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45.9亿元。2012—2016年对口援藏完成投资151.7亿元,实施项目2190个,对口援疆完成投资829.69亿元,实施项目8332个。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5个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举措进一步加强。党中央先后隆重举办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2018年)等庆祝活动,极大增强了祖国大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各民族自治地方亦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增进各族群众“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意识。

四是基层群众自治稳步推进。基层群众自治范围不断拓展,在完善城乡社区自治和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同时,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作用日益显现;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得到拓宽,借助直接选举、听证评议、网络论坛、民情信息站等多种途径和渠道,极大地扩展了民众民主参与的空间。

(四)价值认同

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在一个健康理性的社会中,民众普遍认同的政治秩序必然与公平正义相关联。公平正义需要司法的守护,司法是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护墙,如果缺乏司法的守护甚至司法本身缺乏公平正义,缺乏公信力,社会的健康理性、和谐稳定将无从谈起。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行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公平正义成为党治国理政的主旋律。司法体制改革的每一项举措都旨在推进和实现公平正义。

2013年,中央政法委出台首个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要求法官、检察官和警察在职责范围内对所办案件终身负责,要求建立健全冤假错案追责机制,据《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2013-2016)》(白皮书)披露,十八大以来,全国司法系统通过审判监督程序,依法改正重大刑事冤假错案34件。2014年1月,中央政法委发布《关于严格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切实防止司法腐败的意见》,对三类行为中可能出现的司法腐败进行制度约束。201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要求司法机关须正确使用法律。2015年11月,中央政法委首次公开通报5起典型案例。2016年,司法责任制改革全面落实,12万名法官、9万名检察官遴选入额,推动优质司法资源充实办案一线。2017年,全国法院一审服判息诉率达到89.3%,审判质量显著提高。2017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落实非法证据排除的法律原则,强化对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截至2017年7月,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确定的129项司法体制改革任务中,已有118项出台改革意见,11项处于研究制定改革方案阶段,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司法体制改革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符合司法规律的体制机制逐步形成,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增强。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建构的基本经验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在探索中积极建设,在建设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基本经验主要可以总结为四点。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社会生活与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中国政治建设的根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得到极大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前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15]关于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十八大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而这个基本要求,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以及党的建设都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但毋庸置疑首先是政治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

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政治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而更好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从而体现它对经济基础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强大反作用。正是因为尊重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不断完善民主制度、拓展民主渠道、充实民主形式、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才获得了社会民众的广泛认同。

(二)坚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则滋生着动乱。”[16](P38)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规避政治不稳定往往是对一个国家领导层政治智慧的最大考验。政治体制改革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必须展现积极改革的姿态,其特殊敏感性又要求执政者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务实方针。邓小平指出:“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方针必须坚持,但是,方法要细密,步骤要稳妥。”[17](P359)政治发展是条“单行道”,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方案一旦出现失误,通常没有挽回的机会,因此容不得任何的浮躁和盲动。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实施积极稳妥的政治体制改革路线。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此种路线有效“避免了发展过速有可能带来的改革‘泡沫’效应,避免了改革过程中社会不稳定现象的出现”[18],已然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基调和基本经验之一。延续既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十八大报告中辟专章阐述,并将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稳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决策体制改革、权力制约和监督体制改革、央地关系改革、基层治理体制改革等,政治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的历史性成就。十九大再次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12]

(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两种道路、两种制度的激烈较量和竞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党中央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下简称“三统一”),即“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9]。“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20]坚持“三统一”既有深刻的历史基础,也有深刻的现实基础,三者的统一性源于客观上的一致性,这种统一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三统一”,推动我国的政治改革发展,在理论上澄清了“宪政民主”“公民社会”等一系列思想误区,实践上完善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加强了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深化改革、维护稳定、化解矛盾的能力,从根本上保证了党的领导、人民意志与宪法法律的一致性。

(四)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历史传统出发,不照搬照抄他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经过反复探索,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然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国际敌对势力仍利用所谓的民主、人权、民族、宗教等问题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策略,企图用两党制、多党制和议会制等代替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国内对中国政治发展道路问题的各种噪音杂音亦曾不绝于耳,一度甚嚣尘上。

对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调自主探索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告诫说:“古今中外,由于政治发展道路选择错误而导致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更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否则就会水土不服,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12]

这些重要论断充分展示了我们党高度的政治自信和过硬的政治定力,极大清除了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同时,由于我国的政治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具有强大的组织动员网络和执行力,能够保持政局的持续稳定和战略规划的连续性,当下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党开始认同并研究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道路。这无疑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也从侧面有力印证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四、结语

毋庸置疑,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建构取得了重大成就,也积累了诸多基本经验。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伴随着社会生活异质性的显著提高,社会民众的利益、行为和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价值、信仰多元化日趋明显,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建构带来了诸多困境。同时,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阐释力尚显不足,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带来挑战。此外,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进程中出现的制度导向,在利益导向与价值导向互动中反应迟钝甚至缺位等问题,以及意识形态教育中不同程度存在异质性忽略、建构方法不当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民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满意度。

因此,牢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一方面,既要总结和坚持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建构的主要做法、基本经验,整合政治认同资源、拓展政治参与渠道、推进政治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还要正视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建构面临的现实难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规律,深入理解中国国情基本特征和国际社会发展趋势,学习借鉴西方学术话语体系的科学成分和合理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提炼和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概念、理论框架和重大命题,形成既能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又契合中国社会实际的学术话语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支撑和话语逻辑。同时,要在探讨政治认同建设一般进路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不同主体的政治认同建构进路,即根据不同政治认同主体对政治认同客体的认同状况,分类(分内容、分步骤)推进,以进一步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建构的针对性与穿透力,进而提升社会民众的“四个自信”。

猜你喜欢

特色政治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特色种植促增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特色小镇党建怎么抓?
“特色小镇”看“浙”里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