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污染源治理的工程体系构建
2019-12-11肖秋美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文_肖秋美 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在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深入的基础下,流域污染源治理被积极倡导,流域污染源治理得到明显改善,但同时也存在着需要改进的问题,需要加强对流域污染源治理工程体系的构建研究,积极创新原有的污染源治理方法,将工作的重点放在点源和面源污染源治理上。
1 流域污染源的不同类型
根据流域污染源的可控制性和不可控制性分为可控制源和不可控制源。由大气干湿沉降等因素造成的流域污染被称为不可控源,内源污染和陆源污染是可控污染的主要内容。陆源污染细分为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其中陆源中的点源污染又分为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面源污染又分为城镇面源和农村面源。
2 构建流域污染源治理工程体系需要注意的方面
流域污染源治理工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将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提高公民参与治理污染源的积极性,促使流域污染源的治理更加高效、系统、科学地开展。流域污染源治理工程体系的构建还需要注重工程体系的系统性、多级别性及立体性,将污染源治理工程体系涵盖到污染源治理的全过程,如源头、途径、末端等环节。
3 流域主要陆源治理工程分析
3.1 面源控制工程分析
农田管理中使用的农药、肥料等是面源污染的主要源头。此外农业生产中养殖的家禽、村落聚集产生的污水污物等也是面源污染的污染物。在面源控制工程管理过程中,需要针对污染源头的不同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污染源治理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针对农田工作中农药和肥料引起的污染,需要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针对农业生产中家禽养殖业带来的污染需要着重控制有机污染物,可将有机污染物反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控制农田面源污染可采取农田分区管理的模式,积极推进农田轮作制度,建立水资源保护区,加强对污染源头的控制。针对农业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可以采取分单元处理的模式,采取预处理单元、一级处理单元和二级处理单元,构建成完整的单元系统。依靠单元处理系统对农业生活废水加强管理。
3.2 点源污染治理工程分析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湖泊水污染中点源污染治理的重点。其中,工业废水对湖泊水资源的污染主要是废水中的氮磷物质,氮磷物质进入湖泊水资源中会出现富营养化的现象,表现为水体中藻类植物迅速生长,在藻类植物迅速生长的过程中水体中的氧含量会急剧减少,影响湖泊水体中其他植物的生长,最终造成水生植物的死亡。此外工业废水有较强的毒性,会促使机体产生癌变,需采取有效措施将废水中的氮磷元素去除。生活污水在治理时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治理方案。如生活污水的排放途径,某些城镇中的排水管网较为密集,污水处理主要采取生活污水厂集中处理的模式。此种模式可以有效节约污水处理的成本,提高生活污水处理效率。此外,生活污水处理方法还包括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SBR法和AB法等。不同污水处理模式具有各自的优点。
3.3 径流污染控制工程分析
径流污染控制工程建设的前提是加强对水土流失和水源涵养的管理,两者在有效管理的基础上可以对污染源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其中,城市水资源污染中出现的黑臭水体需要结合到城市建设的环境条件,将控制目标与环境条件相融合,在此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技术综合治理。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所采取的技术主要从“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清水补给,水质净化,生态修复”方面出发。
4 湖泊内源和内负荷控制工程分析
4.1 湖泊藻源及内负荷控制工程分析
富营养化是湖泊水体最常出现的污染问题。此种污染主要表现为蓝藻类植物短时间内湖泊中大量繁殖,难以彻底消除,因此需要积极创新打捞技术,提高蓝藻打捞的效率。流域污染源治理系统中采用的蓝藻打捞技术应具备高效、低能耗的特点,如目前最常用的物理导藻和捞藻技术等效率都较高,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局部湖泊水质。此外,在湖泊藻源及内负荷控制工程中还可以采用基于鱼类调控的藻源内负荷生态控制技术,可以对藻类水华进行有效的控制,对减轻藻源内负荷有重要意义。
4.2 湖泊泥源及内负荷控制工程分析
湖泊水体中污染物主要集聚在底泥,水体中二次污染较为严重的场所也是底泥,因此可将底泥作为潜在的污染源。一旦湖泊水体中的环境发生改变,底泥中的污染物会被释放出来,重新进入水体中,将加剧湖泊水体污染的程度。在此种情况下,即便有效控制住了水体外源污染,但是在水体内源污染存在的情况下,湖泊整体的水质仍然得不到改善,因此需要将外源污染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对湖泊中的污染底泥进行处理。底泥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位于城市附近的重污染水域,对该区域的治理常采用环保疏浚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治理效果较为显著。
4.3 湖内养殖污染控制工程分析
养殖的排泄物和饵料是湖内养殖污染控制工程中主要污染源。其中,湖泊水体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网箱养鱼带来的污染,需要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养殖业的发展空间,在水源地功能区域严禁开展网箱养殖。同时,需要做好严格的规划,划定养殖业的特定区域,确保鱼种选择的合理性,控制养殖密度,选择合适的饵料,将难溶性的饵料控制在一定范围,加强对网箱养鱼的管理。
4.4 湖内水生植物生物量调控工程分析
湖泊水体营养盐循环及能量流动与水生植物有重要的关系。水体中的营养盐被水生植物大量吸收,会减慢水体中富营养化的进程。在治理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中,水生植物可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利用水生植物治理湖泊水体中富营养化,会出一些问题,比如水体中的植物将大量的营养盐吸收,这些植物在死亡后会被分解,被分解的植物体内的营养盐又会进入水体中,又会为水体富营养化提供能量。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就是由于水生植物的消亡过程导致的,因此需要加强对湖泊水生植物的管理,在秋季可以适当收割水生植物,将水体中的植物量控制在一定范围。此种管理模式可以将水体中污染物的输出量减少,有效控制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进程。
5 有效管理不可控源
由大气干湿沉降造成的一系列污染被称为不可控源。大气产生的降水、降尘等现象会引起水体污染,因为在干湿沉降的作用下,大气中的污染物会被带入湖泊水体中。在干湿沉降频繁发生的情况下,湖泊内的污染物浓度会上升,加重湖泊水体污染的程度,该过程造成的污染是不可控的。针对不可控源的管理需要加强对工业生产的管理,对工业排放的废气严格控制,避免出现严重的大气污染;在农业生产方面,要严格控制氨肥的使用量;在人们生活方面,积极倡导绿色健康的出行方式,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优化水上运输方式,控制水上运输量。加强对大气干湿沉降的全方位监控,做好应急管理准备。
6 结语
传统的污染源治理往往只注重点源,而在面源及湖泊内源污染治理方面明显存在不足。本文以流域整体为控制单元,提出科学构建系统的、立体的、多级别的“管、治”并重的流域污染源治理工程体系,并有效涵盖源头、途径、末端的全过程污染治理及控制,为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