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雏鹅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9-12-11李金容刘新

中国动物保健 2019年3期
关键词:雏鹅革兰氏排泄物

李金容,刘新

(重庆市渝北区畜牧水产站 重庆 401120)

1 病原及感染特点

1.1 病原及症状

鹅的沙门氏菌病又称鹅副伤寒,主要危害雏鹅,4 月龄以上的鹅很少发病。病原为沙门氏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没有芽孢和荚膜,对热敏感,60℃,5min 即可死亡,对火碱及碘类消毒剂敏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雏鹅感染后,表现嗜水,嗜睡,精神萎靡,不思饮食,张口呼吸,翅膀下垂,拉黄绿色水样或稀粥样混有气泡排泄物,严重者粪便干后可引起肛门堵塞,进而引起排便困难,结膜发炎,水肿,潮红,感染出现症状后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2~5d 就会出现死亡。

1.2 感染特点

沙门氏菌是条件致病菌,健康鹅的消化道内本身就存在该细菌,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当气候、饲养环境、长途运输等外界因素影响,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肠道菌群失调引发内源性感染此病;病鹅和带菌鹅,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均可引发此病外源性传染。

2 实例

2016 年4 月22 日,重庆市渝北区一养殖户购买刚出壳的雏鹅300 只进行饲养,在其精心饲养管理条件下,长势喜人,但在28 日龄时有几只雏鹅出现发呆,对饲料不感兴趣,但喝水频率增加,当时恰逢刚转群,以为是转群的应激反应,往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和VC,以缓解应激反应。第二天发现情况更糟糕,有些雏鹅出现拉稀和张嘴大口呼吸,立即使用氨苄青霉素进行注射治疗。第三天病情非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出现死亡。迅速提取排泄物备检和解剖病死的雏鹅,共解剖病死雏鹅10 只,解剖记录显示:肝脏充血,浮肿,有坏死点,表面有黄白斑点,脾脏肿大且有坏死点,肠黏膜充血伴出血点,肠黏膜表面有突起物,盲肠肿大,内有干酪样堵塞物。

3 镜检和血清学实验

将提取的排泄物和解剖所得到的肝脏做涂片镜检,经革兰氏染色后,可视野范围内散布着两端稍圆的稍长杆菌,染色为阴性,未发现虫卵和其他,据此判断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了进一步确诊到底是哪种菌,又做了血清学实验,在无菌条件下采取病死鹅的肝脏接种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发现了细小半透明、圆形、无色小菌落,载玻片上滴少许生理盐水,挑取小菌落放在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均匀涂片,并加入沙门氏菌多价血清,轻轻混合均匀,发现发生了凝集反应,据此判断为沙门氏菌。通过病鹅表现症状,镜检以及血清学实验可以准确判断此次感染是沙门氏菌感染。

4 治疗

4.1 及时消毒

对饲养环境进行及时清扫,保持清洁干燥,每天用石灰乳、百毒杀、火碱等对地面、墙面以及料槽等用具进行交叉消毒一周,彻底杀灭细菌。

4.2 及时分群隔离

按照症状的轻重和有无进行分群隔离饲养,对没有治疗价值的和已经死亡的雏鹅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有治疗价值的进行对症治疗。因为沙门氏菌菌株的多样性,不同菌株对药物敏感程度不一样,为了不因盲目用药造成耽误治疗和确保治疗效果,笔者选用多种抗菌药物对本场感染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发现此菌对链霉素敏感,对氨苄青霉素以及环丙沙星不敏感。对病鹅用链霉素按0.5mL/只进行注射,2 次/d。2d 后,症状得到很大缓解,疫情得到控制,继续用药,同时在饮水中分别加入氟苯尼考和电解多维及VC,供全群鹅引用,加入氟苯尼考是预防作用并对感染还未表现症状的进行药物治疗,加入电解多维和VC 是增强鹅的抗应激能力,减少应激反应。5d 后,全场恢复正常。

5 预防和体会

对于养殖业而言,防重于治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总则。控制传染源和切割传播途径是预防疾病的最有效手段。

5.1 控制传染源

从引种上控制,目前笔者所在区尚未有规模种鹅场,基本来源于外购仔鹅进行饲养(极少数农户源于自家孵育),在购买时务必认真考察,拒绝购进感染此菌的带菌鹅。

5.2 加强饲养管理,切割一切传播途径

沙门氏菌病是条件性致病菌,且不说误食感染了饲料和被污染了的水,就是饲养环境等外界因素发生突变时,肠道内原本存在的沙门氏菌就有可能发生内源感染,因此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要加强饲养管理,创造最佳的饲养条件,增强鹅的抵抗力(抗病力和抗应激能力),选用多种消毒剂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交叉消毒,及时消灭病原体。█

猜你喜欢

雏鹅革兰氏排泄物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浅谈雏鹅养殖关键技术措施
浅谈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雏鹅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与育雏方法
我国科学家创制“革兰氏阴性菌”解药
蜗牛的“便便”什么色
农村养雏鹅糊肛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丹麦惊现700年前的厕所
牛排泄物制能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