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2019-12-11李正双

中国动物保健 2019年3期
关键词:猪群病原猪舍

李正双

(云南省会泽县鲁纳乡畜牧兽医站 云南曲靖 654215)

2018 年8 月份以来,全国共发生非洲猪瘟100 余例,扑杀生猪90余万头,给养猪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和威胁。根据非洲猪瘟流行病学分析,生猪运输、饲喂泔水、非法引种、防疫措施落实不到位是发生疫病的主要原因。认真落实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是预防猪场动物疫病的关键措施,生物安全措施贯穿于养殖生产的各个环节,目的在于阻断病原微生物侵入猪群,并防止在猪群中扩散和传播,为生猪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长环境,最大限度保障生猪的健康和生产力。

1 猪场的规划布局要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1.1 猪场选址

选址是养殖环节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性工作,关系到动物疫病防控及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场址在符合环保、国土及城乡规划的前提下,要选择远离工业企业,无“三废”污染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污染的区域,距村庄、医院、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1km 以上,距其他养殖场、交易市场、屠宰厂和畜产品加工厂3km 以上。避开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优先选择空气清洁、无污染、环境安静、无噪音干扰的荒山、荒坡、荒地、荒滩。水源要保证充足,水质要符合饮用水标准。同时要求地势高燥、阳光充足、利于通风、方便排水。

1.2 猪场布局

根据当地的主风向合理布局各个功能区。为保障猪群安全,在猪场门口前方设置车辆消毒池,大门两侧分别设值班室和人员消毒通道。生产区的布局应考虑防疫、通风、采光、防火,种猪、仔猪应安排在上风向和地势较高处。各幢猪舍有8~12m 的间隔,每幢猪舍门口设置脚踩消毒池。病猪隔离区和粪污处理场置于下风向和地势最低处,距生产区保持50m 以上的距离。

2 加强疫苗接种

2.1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重要的生物安全措施。免疫接种有效提高猪群免疫抗体水平。根据本地区、本场的疫病流行情况及猪群抗体水平,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适时免疫接种。其他如猪喘气病、猪肺疫、猪丹毒、仔猪副伤寒、仔猪大肠杆菌病、猪链球菌等病种,可根据情况作选择性免疫。疫苗注射1 月后,对猪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等开展免疫抗体监测,掌握猪群抗体水平,抗体效价低的进行补免。

2.2 规范免疫注射及应激处理

疫苗从正规渠道购买,确保质优价廉。疫苗是特殊生物制品,运输及保存十分重要,冻干苗需在-18℃以下冷冻保存,液体疫苗需2~8℃冷藏保存。疫苗注射前,注射用具清洗干净,然后经煮沸消毒,检查疫苗的质量,登记好疫苗生产日期、批号。疫苗稀释后其效价会不断下降,稀释后的疫苗要在2h 内用完。注射疫苗必须“一头一针”,注射器内的疫苗不能回注疫苗瓶,避免整瓶疫苗污染。注射时要仔细观察猪只健康情况,发病的猪只不能接种疫苗。疫苗瓶及未用完的疫苗需集中销毁处理。如出现呼吸急促、发抖、皮肤红紫或苍白、口吐白沫、后肢不稳、倒地抽搐等急性反应,可立即肌注盐酸肾上腺、地塞米松、盐酸氯丙嗪等抗过敏药物,严重时静脉注5%葡萄糖溶液500mL、VC 1g、VB 60.5g。

3 严格消毒

3.1 消毒方法

根据消毒对象不同,消毒分为物理消毒、化学消毒及生物消毒。物理消毒主要是对圈舍的清扫、冲洗,紫外线对物体的吸毒,高温对兽医工具的消毒。生物消毒是粪便堆积发酵,利用嗜热细菌发酵产生的热量杀灭病原微生物。猪场常用的消毒方法是化学消毒法,化学药物能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对消毒药物的敏感程度不一样,猪场应根据药物效果快、稳定性好、渗透性强、毒性低、刺激性和腐蚀性小等特点,选择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常用的猪场环境消毒药有以下几种:强碱类烧碱溶液、石灰粉或石粉乳;含氯制剂次氯酸钠等;季铵盐类如苯扎溴铵、癸甲溴铵等;酚类如甲酚皂、复合酚等;氧化类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等;碘类如碘酊、聚维酮碘等。

3.2 外来车辆、人员、物品的消毒

场区入口处的车辆消毒池长度应为大于进场车轮周长两倍,宽度与整个入口相同,池内药液高度为20cm 左右,对进场的生产车辆实施喷雾消毒。

3.3 养殖环境及生产用具消毒

猪场内消毒的目的是最大限度消灭病原微生物,养殖环境每周进行2 次常规消毒,一般使用生石灰、纯碱等进行喷雾,圈舍消毒要全面不留死角,如角落、裂隙和接缝等。生产用具清洗后用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各幢生产工具不得交叉使用。出入每栋猪舍,必须经过门口的消毒盆或消毒池消毒水鞋。

4 加强饲养管理

采取全进全出、自繁自养、多点式饲养,最大限度降低生猪接触病原的机会。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配制全价配合饲料,满足猪的营养需求,是提高生猪抵抗力的重要措施。猪舍内温度适应、通风换气,保持舍内干燥卫生、空气清新,可以有效抑制某些病原微生物的繁殖。

5 加强猪场卫生管理

勤于打扫猪场卫生,及时清理猪舍粪便。发现病猪及时隔离、诊断治疗,必要时全群防控。平时做好灭鼠、杀虫工作,养殖场内禁止饲养犬、猫及其它动物,减少疫病传播途径。

6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

病死猪是动物疫病的重要传染源,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途径。常用的无害化处理方法有深埋、化制、焚烧。规模养殖场要建设规范的化尸池,生猪死亡后应立即投入化尸池,防止尸体发酵腐败滋生细菌。散养户一般采取深埋处理,掩埋地点要远离村庄、水源,深度不低于1.5m,防止野兽刨食。

7 粪污处理

养殖场配套建设污水储液池和堆粪发酵场,粪便集中堆放在发酵场,通过粪便自身发酵产生热量杀灭病原微生物,大型养殖场采用异位发酵床生产有机肥。尿液、污水通过管道排放至储液池,经三级沉淀后,用于农田、果园、林地等灌溉用水。█

猜你喜欢

猪群病原猪舍
如何做好猪免疫前的评估工作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江苏楼房猪舍臭气处理模式
夏季环境湿度对生猪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红尾皇冠鱼头洞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性分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