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也纳“淘书小记”

2019-12-11无眼者

收藏·拍卖 2019年12期
关键词:莎草爱书人维也纳

文/图:无眼者

提起维也纳,你会想到什么?茜茜公主绝美而悲剧的一生?还是施特劳斯家族优雅欢畅的旋律?抑或金碧辉煌的金色大厅和庄严肃穆的斯蒂芬大教堂?“老司机”们或许还能列数哈布斯堡家族和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的千年兴衰,同时也不会错过库藏浩瀚的艺术史博物馆——那其中凝聚了奥皇弗兰茨·约瑟夫的执着,维也纳分离派创立者克里姆特的俊才,而奥地利贵族皇室数百年收藏的积淀也功不可没……自12世纪巴本堡的亨利二世将这里作为首都后,这座城市居然能将其优雅保持近千年之久,而其美誉如“音乐之都”“艺术之都”也确然实至名归。不过,可能很多专业旅行者都不知道,维也纳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爱书人的“圣地”。

数百年皇家气质的积淀,使这里的人们对于文化及其结晶——书,有着一种特别的钟情。维也纳不仅有奢华的图书馆、记录文明的莎草纸博物馆,还有众多深藏古籍、旧书的小书店、跳蚤市场,总能带给爱书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巴洛克式奢华,奥地利国家图书馆

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多少来自于早年国内翻译的一些奇幻小说读本,当自身步入奥地利国家图书馆旧馆主厅的时候,便明白那些小说中所写的绝非虚无缥缈之物,因为这里就是我想象中的地方!长达八十米、高二十米的巴洛克式厅堂,除了两座凯旋门外没有任何立柱支撑,两侧靠墙矗立的是一直伸向“天空”的密密的书架,其上展示着超过20万册书籍,即使站在宽达数十米的大厅中央也可以感觉到来自它们的无形压力。书架前停着专用的巨型活动木梯。而所谓的“天空”,正是那遍布穹顶的绚烂的教堂式壁画,18世纪奥地利宫廷画家丹尼尔·格兰的杰作。

这便是昔日欧洲最大的巴洛克式图书馆—奥地利国家图书馆。这座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建筑直至今日仍然是世界上最震撼人心的知识殿堂之一。

图书馆中的书籍多数来自昔日皇家的收藏,显然无法借阅。不过大厅两侧摆放的木质长条平柜里却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珍宝,其中包括了珍贵的早期宗教手稿摹本,巴洛克时期的名人版画,维也纳世博会和城市扩张时期的明信片、宣传画等。最令人震撼的是存世量仅有七份的15世纪“黑色祷告书(Black Prayerbook)”。维也纳的这份纸张染成全黑,纸面上的金银装饰耀眼夺目,宛如深邃夜空中神圣的光辉,当年不知俘虏了多少善男信女的目光——我对中世纪手稿的兴趣也是由它而始。这里还有最古老的圣经插图本“维也纳创世纪(Vienna Genesis)”,绘制于6世纪。另一份书写于6世纪君士坦丁堡的“维也纳迪奥斯库里德(Vienna Dioscurides)”则是1世纪希腊医生迪奥斯库里德所著植物药学书籍的摹本,其中包括383种药用植物的手绘插图,是古典晚期最重要的手稿作品之一。这些摹本既是人类古代文明成就的珍贵记录,也是书籍艺术的典范。书画一体、精致的排版和繁缛的装饰,恰好弥补了西方字母文字略为呆板重复的缺陷,和东方美学却是背道而驰,完全是另一种满满“土豪味儿”的审美了。

而在维也纳的皇家宝藏馆(Kaiserliche Schatzkammer)里还可以看到中世纪书籍艺术的巅峰之作。抑或说上面那种“土豪味儿”,或者说“金色的神圣气息”的巅峰—维也纳加冕福音(Vienna Coronation Gospel)。这是一本完整的查理曼大帝时代的皇家用宗教典籍摹本,包括236张染成熟紫的羊皮纸,以金银粉书写四部福音书,而在每部福音书的开头则是一幅作者的肖像。最直观震撼的是后来附上的鎏金嵌宝银封壳(约1500年),封面正中錾刻天堂圣座上说法的上帝和天使、异兽。据说上帝的面容酷似查理曼大帝,这本各种意义上的“帝王之书”或许也是神圣罗马帝国历代诸帝的典范吧。

文明记录者,莎草纸博物馆

和旧馆的庄重肃穆甚至有点奇幻相比,奥地利国家图书馆新馆则显得现代、大气而实用,全开放式布局和电子化操作,阅览室里满是静静坐着的读书人,完全是常人熟知的图书馆的样子。旧馆中那些触不可及的皇家藏书也可以在这里很方便地找到电子拷贝。

维也纳加冕福音的封面

莎草纸死者之书局部

色诺芬《海伦尼卡》莎草纸手抄本局部

除了旧馆,奥地利国家图书馆还下设了五个小型的博物馆:文学博物馆、天球博物馆、世界语博物馆、莎草纸博物馆和奥地利历史馆。这些博物馆散布在以新堡(Neue Berg)为中心的建筑群里,而和图书馆新馆同在对门的“亲儿子”则是莎草纸博物馆——维也纳最奇特的博物馆之一。

这个博物馆较为冷门。不过,一进门就可以拿到特别的“福利”—一件莎草纸标本:小小的纸片,粗糙而坚硬,它是人类制作的最早的纸,是直接将纸莎草茎纤维叠压后黏合而成,因此较为粗糙,书写体验也较差。不过它比书写圣经的羊皮纸早了一千年,比我国汉代发明的纸浆纸更是早了两千年。地中海周边的古代文明,尤其是古埃及、古希腊乃至古波斯和阿拉伯文明都曾用其作为书写媒介,沿用长达三千多年,其上记载的历史、文学、宗教、科技等资料弥足珍贵。

莎草纸制作的“书”中最神秘也最大名鼎鼎的自然是古埃及的《死者之书》。说是“书”,其实是一系列咒语的集合,其中一些咒语书写在莎草纸或亚麻的卷轴上(当时并无装帧技术),另一些则镌刻在棺材、献祭的人俑、死者佩戴的护身符等物品上。不过这些咒语也确实是古埃及祭司们为踏上死后旅途的法老贵族们的灵魂准备的“攻略手册”,其中包括应付各种艰难险阻的方法,以及辨认路途和各种神怪妖魔的“图鉴”。死者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到达冥府接受奥西里斯神的审判,尔后升入天界,“与日月同辉”。

馆藏的另一份“重量级”莎草纸文物是古希腊著名史学家色诺芬所著《海伦尼卡(Helenica)》第一卷的手抄本。这部著作记载了希腊的历史和风俗,并且恰好弥补了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所留下的那段史料空白。在这份摹本问世之前,人们关于《海伦尼卡》的信息完全来自后世其他著作中的引用,因此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不过另一方面来说,莎草纸的大量使用也恰恰使许多重要的资料能够传承至今。尤其是在托勒密时期,大量废旧莎草纸被叠在一起制作成木乃伊的覆面,因此得以幸免于战火和自然环境的侵蚀。

和其他博物馆一样,莎草纸博物馆内提供了详尽的英德双语说明,许多有意思的展品绝对值得有心的旅行者和爱书人花费一些时间去探索。比如罗马帝国时期的几何题解答,科普特的织物花纹样稿,阿拉伯的星象图、幻方和护身符,以及各种地契、商契等等。如果对其中一些展品感兴趣,可以留意一下展柜边上的铁架,这里罗列着相关的研究资料,并且可以在对门的图书馆里直接购买复印件。

淘书小指南

如要收藏旧书、古籍,维也纳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这里的书籍有一个价格“保护期”,过了“保护期”的书价完全可以用“打骨折”来形容,原来上百欧元的大图册有时只卖到十几欧元。沃尔采勒(Wollzeiler)是二手书商的聚居区,而且离格拉本大街很近,但是也不用担心遭遇“景区价格”,该打的折照打不误。不过要是想找一些真正值得收藏的古籍的话,就不能太贪便宜了。想要找真正好书,就往往需要在书店的深处或者地下室探索才会有所收获。维也纳大学和佛洛依德博物馆(Freud Museum)周边也是淘二手书的好去处。如果要找一手的专业书籍,则可以优先试一下博物馆的礼品部。

对于想找一些稀罕之物的专业淘书客来说,一年三次的维也纳书市(Bücherbürse)的吸引力毋庸置疑。不过捡日不如撞日,周六赶早去古董跳蚤市场(Flohmarkt)或许更适合大部分爱书人。这里是中央市场(Naschmarkt)的一部分,离分离派大楼不远,也是欧洲最大的古物集市之一,能找到不少贵族旧藏。对于爱书人来说,这里也可以发现一些意外惊喜,比如专卖某个专业书籍的摊位,或者一些稀有的珍本和版画。在这里的另一个乐趣是和摊主们交谈,他们会如数家珍般地介绍他们的售卖品,当然前提是你看上去乐意花钱。

在市场里逛累了,还可以随时享用博物馆里没有的待遇——坐下来一份“跳蚤市场版”的维也纳烤香肠。便宜、黑暗、有点咸,但是美味,这是属于平民化的维也纳的“特供”,也是这座爱书人的“天堂”最终极的飨宴。

猜你喜欢

莎草爱书人维也纳
Keep tradition alive
纸莎草纸:尼罗河畔的古老技艺
解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古埃及比中国更早发明造纸术?
身教
身教
畅游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维也纳
买书记历:三十九位爱书人的集体回忆
图说
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