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三代”单色釉行情稳中有升
2019-12-11雨葭本刊资料库受访者提供
文:雨葭 图:本刊资料库、受访者提供
单色釉瓷器的高成交价和高成交率,是香港2019年首轮秋拍中的一大亮点。其中清乾隆粉青釉“三牺”弦纹壶,估价900万-1200万港元,成交价达到了2026万港元,而在2006年香港秋拍市场上,其成交价却只有874.4万港元。清雍正霁蓝釉梅瓶,估价50万-60万港元,成交价为146万港元,其在2004年纽约拍卖市场上的成交价仅为66000美元(约52万港元)。这些成交情况,只是秋拍的一个缩影。但对于投资者来说,只要细细分析成交价,就可以发现,青花、斗彩、五彩瓷器的流拍数量在增多,而不少单色釉瓷器都拍出了不错的成绩。
事实上,由于具有独特的审美趣味,近几年,单色釉瓷器备受藏家青睐和追捧,像汝窑之类的单色釉瓷在海内外拍卖市场上屡创高价,而“清三代”单色釉又更为藏家青睐。行内专家称:“虽然不太可能出现价格井喷,但单色釉器会保持平稳上升的趋势。”
清雍正 御窑天蓝釉蒜头瓶成交价:1035万元来源:北京东正
单色釉,瓷器收藏的最高境界
美到极致是自然。坊间有“单色釉是瓷器收藏的最高境界”之说。从历史上对单色釉偏爱的皇帝和文人墨客来看,确实能发现审美越高,越伟大的人物就更偏爱单色釉的现象。
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中国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瓷釉内含的化学成分不同,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如青釉、红釉、黄釉、黑釉、绿釉、蓝釉和白釉等。单色釉在宋代进入了蓬勃发展期,于明代得到进一步发展,清代康雍乾三代,单色釉瓷器的烧制工艺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而在清三代官窑单色釉瓷器中,康熙的豇豆红、郎窑红尤为令世人瞩目,因烧制难度大又专限于供宫廷御用,流传下来的极为稀少而珍贵;雍正时期的作品以造型娟秀、胎釉精细著称于世,以纯粹的艺术品位取胜;乾隆时期的作品则相对在装饰技艺上更为丰富多彩。从收藏角度来看,单色釉因更符合西方现代的审美需求而备受海外藏家喜爱,早期单色釉的拍卖主要集中在我国香港地区,但随着内地经济的崛起,藏家的购买力逐渐提升及审美趣味愈加成熟,收藏单色釉的“潮流”开始转向内地。
单色釉成瓷器市场的一大热点
近几年,单色釉逐渐被香港苏富比、佳士得、嘉德、北京华辰、北京翰海等各大拍卖行设为专场进行上拍。而从拍卖市场观察,清代彩瓷(特别是斗彩)成交率下降,青花瓷尚维持原状,而单色釉瓷成为了瓷器市场的一大热点,成交率和价格则有了上扬。
其实,在2006-2008年前后,单色釉的价格并没有得到市场重视,当时一件40多厘米的乾隆天青釉葫芦瓶成交价也才几十万元,与同期彩瓷相比,是非常便宜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单色釉的市场价值也在不断被人们认知。从目前市场拍卖情况看,清代单色釉瓷器无疑是拍卖市场的主力。康雍乾三朝的单色釉瓷器是整个清瓷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无论是仿宋五大名窑还是各式新创釉色产品,都使人感到精雅无比。许多藏家对这种现状表示乐观:“虽然单色釉瓷器的价格在涨,但其涨幅远低于其他品种,且相对滞后,这倒给了藏家很大的捡漏机会。”
从审美角度与艺术品位来看,单色釉瓷器的美学高度,比起青花或者彩瓷,更能获得全球学者和高端收藏家们的青睐。中国国内的拍卖与收藏,从开始的初级阶段走到今天的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情况下,一些藏家和行家的欣赏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以前一些粉彩青花价格会卖得比较高,单色釉作品会比较便宜,主要原因是那时候的藏家会认为单色釉比粉彩的烧制难度要低。但是近几年,明显感受得到一些藏家的审美取向有所改变。在各大拍卖场上,藏家和买家见惯了彩瓷的色彩斑斓,单色釉瓷则以其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为陶瓷收藏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清乾隆 粉青釉菊瓣壶连盖成交价:2990万元来源:北京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