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航天企业
2019-12-11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航天科技集团将以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建设和国防建设为目标,着力实施多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依靠航天“三大”精神,争取到2030年,将航天科技集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
航天科技已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航天科技)源于1956年10月8日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经过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历史沿革,经国务院批准,于1999年7月1日正式组建成立。
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前进的道路上,航天科技工业培育形成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航天“三大”精神是航天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和继承发展,是伟大的民族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航天事业的灵魂。
众所周知,航天科技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是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辖有8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10家专业公司、12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以及若干直属单位。主要从事运载火箭、各类卫星、载人飞船、货运飞船、深空探测器、空间站等宇航产品和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系统的研究、设计、生产、试验和发射服务。科研生产基地遍及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成都、香港、深圳等地。
航天科技发挥航天技术优势,在卫星应用、特种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先进材料及应用、电子信息产品等重点领域形成了军民融合式的发展格局,培育了天地一体的航天产业链,打造了多家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上市公司,辐射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引擎。
与此同时,航天科技大力发展卫星及其地面运营服务、金融服务、国际化服务、信息与软件服务、产业基地配套开发等五大板块,实现集团公司从以产品制造为中心向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的转变。航天产品从天上到地面,从中国到世界,正昭示出温暖而有力的航天力量。
十八大以来,航天科技集团连续15年获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A级;连续5个任期获“业绩优秀企业”和“科技创新优秀企业”称号;2013年起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连续进入中央企业前十名,连续6年在军工企业中保持第一;2015年起连续5年进入世界500强。
当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继续实施载人航天与月球探测、北斗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启动实施重型运载火箭、火星探测、小行星探测、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等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锐意创新,勇于开拓,努力为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伟大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近年来,集团公司还向市场提供了卫星地面设备制造、卫星运营、空间环境应用、长输管线输油泵、特种车辆、增雨防雹火箭、煤气化设备、烟气脱硫装置、太阳能发电、双金属复合管、稀土电机、绿色印刷材料、微电子元器件测试、芯片、工程咨询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行业美誉度的产品。
2019年 1月8日,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此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荣获6项奖励,其中,1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3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在军工企业集团中名列前茅。
展望世界航天形势与航天科技“走出去”
2019年,世界政治格局日趋复杂、经济增长动能放缓,航天发展作为战略博弈的关键砝码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得到全球各国的广泛重视。各国在商业航天发展、空间科学探索、军事航天力量建设、航天国际合作等方面继续加大投入和政策保障,使世界航天形势基本保持了延续性和稳定性。
第一,为保持和提升在世界航天领域的领先地位,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在2019年继续加大在航天领域的投资力度。其中,美国2019年各个部门的航天预算均有增长,比2018财年增加约9亿美元。欧空局2019年预算为57.2亿欧元,高于2018年的56亿欧元;欧空局还与欧洲投资银行签署合作声明,提出增加对欧洲航天机构的投资,增强欧洲在航天领域的竞争力。日本也不断加大航天领域投资,2019年的航天预算比2018年增长2.2%。此外,阿联酋航天局也制定了航天投资计划,促进本国航天发展。
第二,世界各国在不断推动商业航天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美国商务部、交通部、国防部、白宫政策办公室等部门陆续提出关于发射和再入许可、商业遥感、无线电频率、航天出口管控等方面的改革政策措施,对美国商业航天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而欧盟拟将欧洲所有航天活动整合为“欧洲航天计划”,为欧盟航天活动商业化提供更多便利支持。英国已经正式颁布《航天工业法案》,预计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定航天产业相关的责任、保险及付费流程等商业航天发展政策,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第三, 2019年,世界主要航天国家继续高度重视空间科学探索活动的开展,并以此为抓手引领航天技术创新。美国NASA积极响应特朗普政府的“重返月球”计划,并发布了“广泛机构公告”,要求私营企业在2019年3月25日之前提出登月系统登陆舱、太空加油系统和运转飞船的设计概念。而欧空局以“欧洲探索一揽子计划”为抓手,强调欧洲在国际空间站项目和地外火星计划中的核心作用,并在2019年召开的欧空局部长级理事会上就欧洲参与月球轨道平台、国际火星采样返回和其他采样返回任务进行最终讨论和决策。而日本新版JAXA中长期发展目标和计划中首次将航天科学技术探索目标定位于世界领先水平,2019年将通过与欧空局合作或独立开展相关项目,推动相关领域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第四,加强航天军事力量建设,占据国防领域战略高地。2019年,美国基本确定了将天军作为第六军种,已发布了第四号航天政策指令,公布天军组建工作的相关细节;国防部将向国会提交关于组建天军作为武装部队军种部所需职权的立法建议和具体的组建方案。欧盟议会批准“欧洲国防工业发展计划”,将在2019—2020年间从欧盟预算中拨款资助包括卫星通信、进入太空自主性和永久对地观测等航天产品和技术在内的国防产品和技术的开发、创新和升级。日本新颁布的《防卫计划大纲》及《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提出了组建航天特种部队的相关政策建议,并着手完善军事航天能力,提出了卫星导航、预警、通信以及空间态势感知等军事航天能力发展计划,并付诸具体实施。
第五,鉴于航天工业的战略性和敏感性,世界主要航天国家都非常重视航天工业基础安全,强调供应链的稳固性,确保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美国防部在2018年10月发布了《评估并加强制造业与国防工业基础及供应链的稳固性》报告,对包括航天工业在内的国防工业基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评估,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消除对政治上不稳定国家的进口依赖,加强对供应链下游企业的直接投入,确保供应链的自主可控。俄罗斯稳步实施《2015-2020工业进口替代五年计划》,包括航天工业在内的军工行业通过实施进口替代计划,至今已经实现了航天领域多种元器件的国产化。
第六,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共同推进航天领域技术发展,是世界航天发展的成功经验。广为熟知的国际空间站,以及近期的“贝皮-科伦坡”水星探测器、“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欧几里得”探测器等一系列空间科学项目都是航天国际合作的典型。2019年,美国、欧洲、日本、加拿大等相关合作方将继续就空间科学项目加强合作,共同推进这些项目的实施。印度为顺利推进载人航天计划,在特定领域寻求与俄罗斯的合作,并与法国合作成立了载人航天工作组。
简言之,当前世界航天形势,依然是美国领先,中国正在奋力追赶。
另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为国际用户提供一揽子服务和系统化解决方案的同时,也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人们知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着北斗导航工程运载火箭和绝大多数卫星的研制任务。目前,北斗二号系统已全面建成,正式向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2018年圆满完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组网部署,迈出北斗从国内走向国际、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2020年将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另外,在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航天科技集团加快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物联网、智能机器人、高性能膜材料、无人机等发展,实现了工业探伤胶片进口替代。同时,航天科技集团也积极融入区域发展,按照体系效能型建设思路,建成北京唐家岭航天城、北京永丰产业基地、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基地、上海闵行航天城等多个新区。在空间科学、卫星技术、卫星应用等领域拓展海外合作,产品、服务已覆盖31个国家和地区。
多年来,集团公司还为近10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地面应用系统。在中国航天“走出去”的路途中,航天科技集团输出的不仅是资源、技术,更是人才和经验。
航天科技为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奋勇拼搏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航天科技不懈追求的梦想。今天,航天人始终不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国航天的殷殷嘱托,始终强化使命担当,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努力创造更多中国奇迹。在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创建世界一流航天企业的伟大进程中努力做出新贡献,并做出如下规划。
第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为指导,坚持以国为重,始终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摆在首位,勇于承担使命,把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最高需求,全力以赴实施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重大航天任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航天工作者投身航天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第二,紧密围绕“航天强国建设”目标和“两个世界一流”标准做好技术创新战略研究和“十四五”规划论证。统筹布局科研力量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创新融通发展和开放合作机制,努力提高在全球资源中的配置能力、创新能力。
第三,集团所属各单位主管领导要带头研究战略目标、谋划战略布局、寻找战略路径、配置战略资源;在成果转化和课题制作上见真招,将目标、任务、措施具体到定量化要求;提升研发管理的实效和质量;加强民用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精准合作,注重实效,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研发人才队伍建设。
第四,加强航天集团党建工作,不断提升航天科技战线党建科学化水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集团党组及各级党委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在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上见实效、重质量。
第五,集团公司要以创新为荣、以创新图强,大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完善自主创新体系,逐步攻克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筑牢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第六,坚持科学管理是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一理念。坚持系统工程管理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大力推行“双五条归零”、“质量管理72条”等管理方法,建立科学规范的航天质量管理模式。
第七,集团公司高度关注人才培养,倾听人才发展诉求,畅通人才成长通道,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有效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培养和造就一支有担当有作为的人才队伍。培育形成以重点学科带头人为代表的科技人才、以优秀企业家为代表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以能工巧匠为代表的技能人才等人才队伍。
第八,集团公司未来将加快推进重大专项任务,建成中国独立自主运行的空间站,全面完成探月工程“绕、落、回”任务目标,推进载人登月和无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建设,实施火星探测,开展无人小行星采样返回和主带彗星探测,实现从地月系统探测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完成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使运载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第九,集团公司将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争取2020年实现长征八号首飞、2030年左右重型运载火箭实现首飞、2035年左右运载火箭实现完全重复使用、2040年左右未来一代运载火箭投入应用、2045年具备规模性人机协同探索空间的能力。
第十,集团公司将坚持科技兴军,着力在军工体系开放上下决心,在科技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在军民共用领域上闯新路,在军民融合重大工程上做表率,在军民协同创新上求突破。加快实施军民融合重大工程项目,提升民参军的范围与深度,形成具有航天科技特色的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总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将以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建设,以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方向,统筹推进各项改革;优化型号科研生产模型,建立健全母子公司管控模型,全面推进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市场化转型;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2030年实现核心技术及重要原材料、关键核心器件自主可控,70%的航天核心技术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最终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航天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