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

2019-12-10黄灵洁

法制与社会 2019年32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科学方法论 当代价值

作者简介:黄灵洁,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1.231

近年来,伴随国际局势与国内发展的深刻变化,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和关键期,一方面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各种风险,另一方面要应对国内多个领域频频出现的各种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文化、思想的多元化特征日趋显著,需要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能够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前提下,有效和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这个哲学的方法去阐述同时研究应对之策和缓和化解方法,对新时代中国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意义

马克思主义总体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系统且科学的,它是以全面而完善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而进行构建的,通过研究和分析相关具体的方法论,来实现积极扬弃传统方法论。人们通过这套能够有效解决社会科学方法论内在冲突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自身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改造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不但能更好实现人们对社会科学的研究性质和特点的理解和完善,使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的理论预设成为科学、精准决策的理论保障,而且能够适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科学研究规范。它承担起到有效沟通一般哲学方法论和一系列具体学科方法论途径的作用。[1]

由于马克思历史哲学所固有的内在逻辑双重性,以及马克思个人多重话语的言说方式,使得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及其立场、主要内容、方法的研究并没有真正揭示其全部内涵,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科学”“先进”“辩证”“批判”等印象和观点上。因此,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首先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实践性指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其次,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中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之所以能更加先进、科学、具有指导性,可以从它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比较中看出来。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它包括对物质和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事物发展客觀规律以及人主观能动性等的认识,启示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使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能够更加具体、有针对性,即促进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可操作性。[2]两者处于不同层次的方法论,对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都具有指导作用,其中,历史唯物主义对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只具有总体而间接的指导作用,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能够用直接作用于指导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19世纪当时的社会情况、经济运行及大量的学说研究后,马克思归纳出以下重要结论:

一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矛盾运动的。

二是详细分析了人类社会的形成问题,包括明确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双重关系、说明了联系的客观存在与普遍性,突出了实践在这个联系中、在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三是对历史、人的问题的解答,历史的主体即人,与历史的客体包括人活动所带来改造的有形和无形的对象,是一种辩证关系,人能动地从事改造自然、社会、自身的活动,但都无法超出客观的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制约框架。[3]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将生产关系界定为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4]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能有力消除以片面的社会哲学为基础而形成的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在对立,使原本对立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融合性得到有效加强,且客观上使人们更加辩证的进行社会科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根本方法有两个:一是历史唯物主义,二是辩证唯物主义。在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这些具体内容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辩证思维和其理论的主体性原则都能够体现出来并各有侧重,它们宏观上体现了马克思及他所建立的理论体系具有普世长远的见地。

综上所述,“达尔文发现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探索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种说法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共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真正独立、科学且完备的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它独特运用在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领域,极大推动了社会科学研究甚至整个社会科学的发展。马克思对于社科规律的方法论就是历史观的深刻变革,为人们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5]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受到其科学理论体系的启发、认同、鼓舞,也逐渐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来进行中国革命实践和社会改造,以及各个领域不断改革。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中国运用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中国理论)和新时代下中国不断变化、发展着的辩证思维(中国思维)为主要体现。

(一)以实践为基础的探索,逐步形成中国理论

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更新、完善、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针对不同时期我国呈现的不同情况,中国共产党在总体方针下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几大方面的工作做出具体的部署。例如,在新中国刚成立时期我们的重点工作是政治工作,到了改革开放前又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入21世纪我们对人权、民生倾注更多关注、提出“以人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平衡引起广泛重视,生态建设成为“五位一体”不可缺少的部分。

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无论是结合历史背景、社会发展情况,还是党和政府职责、人民群众需求,都能够涵盖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这一系统的、科学的框架内,同时在基于我国国情的变化和发展上作出调整。

五年一次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国家主席不仅向全党、全社会报告中国在过去五年的发展情况,还对接下来五年甚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蓝图作出进一步规划,对党和政府往后的重点工作作出明确指示,对人民群众作出庄严承诺。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基础和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为内容的主体性原则。

(二)以社会系统、矛盾、过程为方法,体现中国思维

以十九大报告为例,中国共产党充分运用辩证思维,将中国置于当代世界、横向分析内外局势,又纵向比较中国近年发展、总结经验和不足,找到我国出现的新矛盾、新常态,定位新起点、新历史使命,进而作出新时代的指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基于中国社会在不断发展的现实背景和中国制度在去粗取精、自我革新的种种历史变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时代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的定位。

无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新论断,还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确定,亦或是对国家内外形势、发展战略的新解读,可以说都是体现了因“新”生“变”,然而,我们还有不能变的东西:认識的规律“不变”,指规律自身所具有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使得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只能是认识规律、通过运用规律去改造世界;坚持的原则“不变”,指马克思主义地位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一切工作、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人民谋福祉等等;坚守的信念“不变”,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与人民紧密相连,一切为了人民。

可以说变与不变是一种感官体验,是质与量在无限对立统一的交错过程中的最直白的表述。“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最本质。正确把握“变”与“不变”,变相是正确认识外部环境与内心之间的关系。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在新形势、新环境交织的新时代下依然要守护要回归最本质的“党心”“初心”,用“不变”应对万“变”。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变化的外部与我们内心的追求之间的联系,找准“变”与“不变”的平衡,相信定能够坚定不移地行走于这千变万化的世界。

对新时代的理解和定位,及“变”与“不变”理念的切换,通过对实际全面的、运动的、联系的分析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中国很好地运用辩证思维解决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眼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中国结合实际的运用,使我们能够更加客观、更加辩证、更加动态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徐淼.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D].吉林: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

[2]闻凤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J].长白学刊,2010.

[3]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4]王伟光.唯物史观和科学发展观[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

[5]《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2013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