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供给侧改革”思维

2019-12-10桑鸿波

法制与社会 2019年32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思维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思维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思政智慧

作者简介:桑鸿波,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新媒体话语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1.208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强调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举措,供给侧改革是相对于需求侧改革而言,需求侧是指依靠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经济,供给侧则是偏重于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要素最高配置,提升经济的质量和数量。国家在目前提出供给侧结构改革正是因为需求侧在经济拉动上呈现出了“力不从心”的状态。换想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是否也有迹可循呢?纵观高校思政工作的现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味强调理论灌输,内容单调、教育方法单一,” 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虽然我们逐渐将重心转向学生,但却造成了迎合学生需求,引导力和影响力逐渐低迷的境地。由此可见,加强在以需求侧为基础之上的供给侧改革,对高校思政工作具有借鉴意义,那“供给侧改革”思维究竟如何在思政活动的开展中融会贯通,主要体现在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方式的层面。

一、多元主体合力,专业与素养共治

在供给主体层面:多元主体合力,专业与素养共治。纵观我国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明确过思政工作的主体是学校、教师、学生组织等,但实际上,各部分主体之间尚未形成合力,并未在整体框架下形成共治,因而在目标和动力上失去了统一。合力尚未形成,也就造成了思政工作中专业与素养无法相对应的缺陷,学校的思政指导无法与教师的教学素养相匹配,教师的专业知识无法与学生的兴趣素养相结合,学生的专业探索无法与学校的人文素养相衬托。因此,要在三个主体在尽职尽责的前提下,通过引导-交流-反馈的形式,合力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一)以思政专家组为中心,牢实引导主题方向

首先,保证专业质量。思政专家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政治正确认识,对于从学理角度开展活动、分析资料、研究成文、普及推广以及在政治方向的把握上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其‘政治属性” ,因此政治正确是思政专家的首要原则。

其次,聚合多元力量。思政方面的专家自然不可缺,但思政工作的范围包含了学业、情感、就业等方面,不同领域的思政专家也是重要力量。从全方位对思政工作进行更新和完善,也就能让思政工作全方位地服务到学生的全面。

最后,牢实引导方向。思政专家的政治正确性是其引导方向的根本,政治正确也是方向的第一前提。同时,引导方向的形式不应局限于传统的理论灌输,应当结合目前的国内外形势,热点时政以及学生切身关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思政教育的对象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独立理性思考,坚定政治立场。要在教育大学生幸福生活的同時,增强其政治素养,牢实引导方向。

(二)以辅导员队伍为支撑,积极交流主题内容

首先,构建综合性辅导员队伍。辅导员活跃在高校思政工作的第一线,是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是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由于高校学科的多样性以及辅导员自身专业的差别性,辅导员在工作中的经验体会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汇集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学院的辅导员有一定的增值性。“会合多学科优质资源形成合力,并提高学科系统资源聚合力” ,这不仅有利于辅导员之间的经验互补,更有利于面向不同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特色思政教育活动。

其次,主动合作舞台交流。辅导员在思政工作的一线,其切身体悟具有很强的“地气”,熟知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和兴趣爱好,具有很强的学生群体基础。因此,让学生熟悉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在舞台上交流感悟,以切身经历,将责任与担当、习惯与优秀、价值与幸福的体会传递给学生,不仅在活动操作层面具有亲和力,在学生的心理接受层面也具有认同性。

最后,亲身亲历为生为师。辅导员要做学生日常的管理者和服务者,更要做共同参与者。心为学生,为人师表。习总书记说过,“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宏观上讲,就是要以师德楷模对学生言传身教、行为引导,用人格修为带动学生,从微观上讲,就是要共同参与学生活动,共同进步,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提升思政工作的实效性。

(三)以学生团队为搭档,及时反馈主题信息

首先,挖掘学生团队的主动性。学生是思政工作的对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研究生会等学生团队也是思政工作主体的一员。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绩效如何,最终取决于受教育者作为需求侧对教育者作为供给侧的认同、接受和落实的程度。” 因此,具有需求侧和供给侧双重身份的学生团队至关重要,学生团队在思政活动中的主动性能更容易在学生群体中打开市场,增强思政教育的影响力。

其次,加强学生团队的互动性。学生团队直接以辅导员老师为指导开展活动,因此,辅导员与学生团队的互动性直接影响了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效果。互动性不仅体现在与指导老师的协调,也体现在不同学生团体之间的合作。在主动性基础之上的互动性加强,是将思政工作在学生中开展的更精致的重要环节。

最后,重视学生团队的反馈性。学生团队是集需求侧与供给侧于一身的群体,因此,它在搭建学生与思政工作者交流的桥梁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打破传统思政教育单一的模式,很多思政工作主体将重心移向学生的需求,可却经常性地被学生的表层需求所误导,变质为“迎合”学生需求。因此,高质量的、高本质性的需求信息需要及时、准确地传达给思政工作者,学生团队在学生群体中具有的一体性和融合性使其能够将更高质量信息的反馈给思政工作者,让学生团队成为主要管理者,通过平台反馈更高质量的思政资源。

二、打造偶像供给,汇集学生关切

在供给内容层面:打造偶像供给,汇集学生关切。纵观近年来高校提供的思政工作内容,包含着以下几个特征:传统的思政教育体系以及思政理论是丰富性与单一性并存,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鲜活案例内容探索不到位;价值引导、心理健康、学业指导、就业培训、创业支持等思政工作内容越发被重视,但各承担主体之间的合作度较低,各版块内容的衔接性和整合性教育略显不足;新媒体宣传平台利用率上升,但推送内容存在低端化、重复化、无关化、形式化的特点。

因此,在内容的甄别和选取上要有供给思维,首先以偶像式内容为主导,再以热点式内容为支撑,最后以生活式内容为推力,三者相互交融,凝聚思政活动精华。

(一)以偶像式内容为主导,打造学生价值观楷模

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塑造品牌偶像。偶像,并不是指娱乐明星,网红名人,“娱乐、传媒的偶像是以营利出名為根本目的,往往是只重视物质利益和短期时效,而不必考虑长期影响” ,而这里的偶像是指长期以思想道德和政治价值观念引导学生精神层面发展的偶像。并且,这里的塑造偶像不等于塑造名人,更侧重于精神导师。以丰富的知识吸引学生兴趣,以生活魅力夯实学生内在。

第二,甄选偶像代表。实际生活中,能作为“偶像”存在的人和事数不胜数,在历史长河中和现实生活中寻找偶像事迹,能够增加思政教育的精神培养力度。因此,以思政教育为基础,以学生需要为参照的偶像事例的甄选是必要一环。要甄别供给不同类别的偶像故事,学生可以在这些精神偶像的指导下,塑造自己的精神价值观。

第三,呈现偶像真实。独立理性思考能力是大学生重要的价值观辨别能力,偶像在一定程度上会被“完美化”,形成盲目崇拜和固执信仰,这对于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无疑是一大诟病。偶像的绝大多数层面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偶像型事迹的优秀精神财产是重点,所以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功与过,正确处理“不完美”。

(二)以热点式内容为支撑,充实学生世界观建构

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正确认识国内形势与发展。形势与政策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作为一名公民有义务去关心国家大事,作为祖国未来的大学生们更应该正确认识国内形势与发展,这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础。对国家目前的政策和时事热点进行热情关心和理性分析,也能够阻挡错误敌对思潮的冲击。

第二,合理判断世界形势与发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是一个整体,和平与发展是各国人民的追求,但全球化也存在着诸多弊端。正因为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市场,所以各种思潮和价值观能够肆意传播,尤其是文化产品对于大学生的诱惑力十足。因此,合理的判断力是大学生抵制错误思潮的基础。

第三,理性分析虚假类和炒作类信息。“习近平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然而,无论是国内形势还是世界发展,都集中在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信息传播中,当代大学生已经是网民群体的常驻民,大量残片式的信息会极大影响判断力,理性分析能力是在网民群体中保证理智的必要前提。

(三)以生活式内容为推力,引导学生人生观成长

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关注学生成长轨迹。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培育人也同等重要。思政工作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专业知识和独立理性思考,还要切实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人生成长,教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烦恼和压力。

第二,搭建生活交流平台。高校学生的数量比例远远高于思政工作者,所以学生的切身状况思政工作者不可能皆知。因而,搭建生活交流平台是学生倾诉和解压的重要渠道,不仅仅要构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生活交流平台,也要构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平台,不仅要搭建面对面交流式的平台,也要构建网络社区生活交流平台。

第三,引导学生感悟分享。关注学生成长轨迹和搭建生活交流平台只是手段上的提供帮助,只有做到学生自我的突破和成长,思政工作才能做到实效性。学生群体对于书本上的鸡汤文字实际上是“半知半解”的,经历与感悟才是成长的重要一环,通过学生自我的成长顿悟,分享给同学,不仅脱离了书本的缥缈文字,更是加重了学生对于生活厚重感的认知,让学生在心理上更能认可自己,突破自己。

三、探索亲生形式,灵活宣传创意

在供给方式层面:探索亲生形式,灵活宣传创意。纵观当今高校的思政工作供给方式,有如下特征:作为主渠道、主阵地的思政课堂正逐渐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授课,虽有内容和形式上的增添,但互动性却明显不足;思政工作主体正逐步创新自身工作形式,但在整体框架内并未形成统一的思政教育系统;多媒体宣传平台被广泛利用,但经常性孤掌难鸣,缺乏对应措施的支撑。因此,在供给方式上首先要以亲民创新形式传递思政正能量,其次要以联动思政教育系统形式增强思政实效性,最后要以组合式宣传形式扩散思政影响。三者分工明确却又实为一体,共同促进思政工作取得理想成效。

(一)以亲民创新形式传递思政正能量,增强互动式思政教育

主要体现为两个突出:

第一,突出亲民创新。思政理论作为客体来讲的确是枯燥无味的,但实质性内容又是科学的,如何在形式上进行创新让科学性内容进入大学生头脑是现阶段各大高校思政工作形式创新的难点。很多高校以红色教育基地,优秀人物案例以及情景式教学为突破口进行创新,虽在形式上具有了新颖性,但内容只是“生搬硬套”,没有精心“创新”备课。同时,也依然在忽视与学生的互动性实质,只顾“讲出去”,不管“听回来”。因此,在内容的编纂上要有 “亲民创新”心思,熟用网络语言,转换幽默风格。

第二,突出思政正能量。虽然形式上“创新”,但脱口秀依然是思政的脱口秀,熟用的网络语言也包含积极意蕴,“亲民”的语言风格也是思政教育的价值蕴含。在思政工作中,很多思政工作者灌输思政学理内容,采用传统交流方式,将充满感动和激励的人或事称作“正能量”,当然,它们必然存在着正能量,但在给思政对象学生进行宣传的过程中,在正面宣传典型人物或事迹的同时,需要辅之以“特殊形式”或“特殊案例”,正反举例,主侧联合,让学生更形象地接受互动式的思政教育,准确把握正能量的授予,抓住学生的心。

(二)以联动思政教育系统形式增强思政实效性,完善整体性思政思维

主要表现在三个把握上:

第一,把握“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的配套关系。“线下教育”是指面对面式的现场思政教育互动,“线上教育”是指新媒体平台的交互式教育。从现场思政教育活动延伸至新媒体平台的交互式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反馈式的教育形式,能使思政对象对教育成果进行消化和升华,也使思政主体从侧面收集更多思政对象的实时需求信息。

第二,把握“引领价值”与“思想价值”的传递关系。思政主体所举办的思政活动蕴含着思政教育的引领价值,思政对象所接受的思想价值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这需要通过把握好两者的传递关系来检测,搭建引领价值与思想价值的桥梁体现的是整体性的思政工作思维,学生究竟是“耳边吹风”,还是“心内燃火”,需要交流平台呈现接受成效。

第三,把握“线下教育、线上教育”与“引领价值、思想价值”的整合关系。联动思政教育系统克服了传统式的非系统性讲座的缺陷,将活动本身与延伸活动融合起来,将内容传播与价值反馈结合起来,是较为完整的思政教育系统。

(三)以组合式宣传形式扩散思政影响,丰富灵活性思政手段

主要呈現为三个重视:

第一,重视新媒体平台的运用。新媒体平台是当今各大高校进行思政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会用、活用、精用多媒体平台是占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必要技能。作为当今大学生交流的主要工具,把握好新媒体平台的运行,将极大扩散思政影响力,新媒体平台的运行要发挥辅导员与学生团队的双重作用。

第二,重视宣传产品的制作。宣传工作是思政教育活动的一大重点,宣传内容是首位性质,宣传载体的创新可以为宣传内容增分增彩。宣传内容以何种新颖的方式出现在学生视野,又以何种独特珍藏方式留在学生心间,这是值得进行创新的点,视觉识别系列产品的展示,流行套式激发的学生好奇心,精美玲珑的活动细节设计会收获无数学生的求知心。

第三,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的渲染。校园文化会对学生形成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活动和自然环境都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在校园内开展一系列思政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来营造氛围,再加以海报等形式的刺激眼球,会在无形之中吸引、聚收、巩固大量学生粉丝。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开展思政工作重要的载体,打造精品的思政活动就能抓住思政工作的有力武器,会成为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手段。将“供给侧改革”思维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中,是为了让思政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活用供给主体的合力、供给内容的吸力、供给方式的活力将会让思政活动脱颖而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示更多的“供给侧改革”智慧。

注释:

侍旭.高校思政教育也应有”供给侧改革”思维[N].光明日报,2016-03-16(16).

袁媛.供给侧变革: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策略[J].贵州民族研究,2016(3):228-231.

康秀云,郗厚军.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2):18-2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5.

汤涛.略论供给侧改革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研究,2017(1):81-84.

焦成举.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偶像供给模式[J].思想教育研究,2012(1):46-49.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