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动物生理学教材建设探索
2019-12-10周杰王菊花彭梦玲
周杰 王菊花 彭梦玲
摘 要:动物生理学是农业院校动物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首要途径。然而以往在教材的编写或选择中,常强调其标准性和系统性,而忽视了教材对专业的适用性,不同专业共用同一本教材的现象较为普遍。该文分析了动物生理学教材对动物科学类专业的重要性,并从教材编写中课程与专业实践的联系、立体化教材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动物生理学;专业基础课;教材建设;理论联系实际;立体化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0-0148-03
Abstract:Animal physiology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in animal related specialties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is the primary way for students to acquire professional knowledge.However,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xtbooks,the standardization and systemicity were often emphasized in the past,and connection between disciplines and profession was insufficient.It is common for different professions to share the same textbook.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animal physiology teaching materials to animal science majors,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re also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discipline connec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in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stereoscopic teaching materials construction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Animal physiology;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Teaching materials construction;theoretical connec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e;Stereoscopic teaching materials
教材作为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文件,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高校教材既是教师学术和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学科研水平及成果的重要反映。教材中知识、观点、逻辑和思维方式等,都直接影响着本科教学的质量,因而教材与人才、器材常被认为是高校的3大基本建设[1]。动物生理学是研究正常(健康)动物机能活动及其规律性的学科,是农业院校动物类专业(包括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动植物检疫等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其教材建设在动物类专业建设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1 动物生理学教材建设和选用中存在的问题
动物生理学是各专业的基础,更是为各专业服务的。作为专业基础课,教材必须强调“厚基础”和“广适应”。在以往的教材建设中,通常存在结构庞大和定位模糊的问题,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求全,求大”,过于注重教材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使得教材的篇幅较大。但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很难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没能真正做到“厚基础”。另外,由于同一本教材用于多个不同专业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教材編写过程中往往轻视教材与专业之间的有机联系,而未注重教材是否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忽视了教材的应用性和指导性,使得教材的定位不明确,很难做到“广适应”。在当前“新农科”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构建适用性较强的教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 加强动物生理学教材建设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生理学教学团队承担了“动物生理学”安徽省级规划教材建设项目,领衔主编了高等农林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动物生理学》[2],并作为副主编和参编,分别参加了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3]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动物生理学》[4]的编写,作为副主译参加了《Dukes家畜生理学》[5]的翻译工作。通过教材建设,发挥教材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
2.1 定位新农科,做到“厚基础” 农业院校动物类专业的定位以培养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等各专业人才,而不是培养生理学工作者为出发点。因此,“厚基础”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有的放矢。一方面,教材内容应以基础生理学为主,主要学习动物生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基),重点掌握机体的基本调节机制[6-7]。教材内容要反映动物生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基础理论要做到概念准确、基本知识要做到观点正确,对基本问题的阐述要实事求是。另一方面,教材在深度和广度上应有所控制。如动物生理学的知识包括细胞生理、血液生理、循环生理、呼吸生理、消化生理、泌尿生理、能量代谢与体温、神经生理、肌肉生理、内分泌生理、生殖生理和泌乳生理。在笔者编写的教材中,细胞生理中主要介绍物质转运,涉及电生理、信号转导的内容有所精简;在内分泌生理中主要介绍各类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涉及激素作用机理的内容适度淡化;在神经生理中主要介绍反射弧的通路、中枢对机体的调节,而对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的具体功能、脑的高级功能等则不再详述[2]。
2.2 面向专业需要,做到“广适应” 动物生理学是专业基础课,教材的编写和选用要以专业教学目标为导向,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树立服务专业的理念,为专业教学和专业实践服务。
2.2.1 以專业需求为基础,强化“适用性” 农业院校的动物生理学是动物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为这些专业服务的。在当前在“新农科”战略背景下,教材的适用性尤为重要。动物生理学教材除阐述基础生理学的一般知识外,应以家畜(哺乳动物)生理学和禽类(鸟类)生理学的知识为教材的主要内容,着重探讨畜、禽生理功能的特殊性及其规律性。同时,不同专业的要求又有所不同。例如,在动物科学(畜牧)专业,消化生理是畜禽营养需求的理论依据,能量代谢及体温与饲养管理关系密切,内分泌生理、生殖生理和泌乳生理对畜禽的繁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8]。在笔者编写的教材中,在这5部分进行详细的介绍和知识拓展,有利于学生在后期专业课的学习中能全面领悟畜禽饲养和繁殖育种等课程的知识[2]。在动物医学(兽医)专业,动物生理学是把动物形态学与兽医临床各课程联系起来的“桥梁学科”[9],笔者编写教材时,在描述生理现象时适当延伸到临床上常见的病理现象,将生理学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2]。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面向行业需求构建教材资源。
2.2.2 以行业发展为导向,突出“先进性” 教材的先进性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和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近些年,养殖行业发展迅速,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不断涌现,行业的发展和新的需求也带动了学科的发展,动物生理学的新理论、新观点不断出现。为使学生了解专业的最新发展状况,教材要体现鲜明时代感,将经典内容与最新进展有机融合,保持适当的前瞻性,能满足当前和今后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知识的需要。例如,在笔者编写的教材中,适当体现畜禽生长、繁殖以及在维持和修复过程中对营养成分利用的新理论,可以为制订饲养标准,合理饲喂畜禽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畜禽生殖活动的规律,可为试管受精、胚胎移植等繁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2]。当然,对于新出现的一些尚不成熟,或有一定争议的论点和方法也不宜过多介绍。
2.3 立足素质教育,培养双创人才
2.3.1 注重“启发性”,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教材的启发性对于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创新创业教育不能靠一两门创新创业课程,而是要贯穿在整个教育实践中,融入每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笔者在教材编写中注重启发性,在各章节中插入一些相关科学史话,如新知识的发现,实验方法的建立,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的获奖背景等,展示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与创新活动的关系[2]。通过这种途径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笔者在教材编写中,紧扣转化生理学这一当前生理科学的核心理念,即在研究动物机体基本机理的同时,注重将生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动物生产和动物健康进行有效转化[2]。在描述调节机制时,适当介绍畜牧生产上常用的相关调控手段,加强知识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在描述生理现象时,介绍生理至病理的演化,适当联系临床相关疾病以及治疗,加强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10]。在各章节中插入一些经典案例,如畜牧生产实例,兽医临床病例等,提高教材的实用性[2]。通过这种途径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3.2 提升“拓展性”,加强素质教育 通过信息技术拓展纸质教材的内容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2种形式,一是前几年常用的纸质书赋码(1书1码),凭赋码访问配套的全部数字资源;二是近年开始使用的二维码技术,扫二维码查看文字相关的数字资源。笔者在教材编写中,首次在国内《动物生理学》教材中使用了二维码技术,将一些科学进展、临床病例、生产实例、复习思考题等内容建设为数字资源[2]。这样学生通过智能手机扫描,即可获得相关的数字资源,使教材的内容和传递的信息量具有延伸性。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增强了其主观能动性,满足学生的深度阅读和自我学习的需求,促使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和长远发展。此外,随着科技的进展和教学活动的改革,必然需要对教材内容适时更新。而二维码是“活码”,其链接的网络资源和内容可以根据需要适时改变,这为教材中所配套的数字资源内容的实时更新提供了便利[11]。
参考文献
[1]王恬,阎燕.加强教材建设,助力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3(9):92-95.
[2]周杰.动物生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8.
[3]倪迎冬.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第5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4]赵茹茜.动物生理学(第5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5]赵茹茜.Dukes家畜生理学(第12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6]朱大年.再谈医学院校生理学教材建设//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G].2012,3.
[7]李晨,罗自强.关于医学生理学教材编写的一些思考[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2(4):56-59.
[8]康恺,吴江.关于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课程群建设中《动物生理学》讲授侧重点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2):88-89.
[9]王讯,黎德兵,宋薇,等.谈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与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J].黑龙江畜牧兽医(综合指导版),2012,(3下):40-41.
[10]闫莉,王婧.中美生理学教材的对比分析[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7,37(6):899-902.
[11]谭树彬,关守平,刘建昌.针对关键知识点的专业课教材立体化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7:87-89.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