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声音的“魔术师”,唱“声入人心”的歌

2019-12-10于巧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9年11期
关键词:魔术师策略

于巧

【摘   要】情感表达是歌唱教学的灵魂,也是歌唱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运用发声技巧、对比技巧、演唱技巧、辅助手段,搭建起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桥梁,提高学生酝酿、抒发、表达、释放情感的能力,做声音的“魔术师”,唱“声入人心”的歌。

【关键词】唱歌教学;情感表达能力;策略

唱歌不是一种嗓音劳动,而是用音乐抒发情感的艺术。情感表达是歌唱教学的灵魂。然而在小学歌唱教学中,学生的演唱常常有口无心、有声无情,以至于歌声不美,难以“声入人心”。因此,教师应运用发声技巧、对比技巧、演唱技巧、辅助手段,搭建起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桥梁,提高学生酝酿情感、抒发情感、表达情感、释放情感的能力,做声音的“魔术师”,唱“声入人心”的歌。

一、运用发声技巧,酝酿情感

科学的发声方法是成功演唱声乐作品的保证。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有趣而有效的发声方法,达到酝酿歌曲情感的目的。

(一)依托运动,激活唱歌的细胞

唱歌是一项全身运动,需要身体与气息的良好配合,从而获得优美的、圆润的声音。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运动中唱歌,从而唤醒身体,加深音乐体验。如在“站住—行走”游戏中,音乐响起时,学生和着节奏边走边唱“lu”,并用心倾听自己的声音是否融合在集体的声音里;音乐停止时,学生站在原处停止唱歌,直到音乐再次响起,继续行走歌唱。这样的游戏常常让学生乐此不疲,依托运动,体验唱歌时身体与气息配合的规律。

(二)依托律动,训练流动的气息

唱歌需要源源不断的气息推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律动让学生体会内在声音的流动感,使歌唱具有较强的表现力。以二年级下册的《小蜜蜂》一课为例,教师先请学生围成一个圆圈(表示花园),在“花园”的地面上开着鲜花(放一些印有各种花朵的图片)。接着,教师拿着玩偶“蜜蜂”,引导学生根据它的飞行高度,用“嗡”进行气息练习:“蜜蜂”向上飞,表示音越来越高;“蜜蜂”向下飞,则表示音越来越低。最后,由学生自行设计“蜜蜂”飞行的路线,以表现音的高低,用律动带动气息流动。

(三)依托情境,建立积极的状态

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歌唱欲望,使他们充满信心、放松自如地进入歌唱状态。例如教学《大海》这首歌曲时,教师请了八个学生用一次性桌布模拟波浪起伏的节奏,其余学生用纸卷当话筒,用“lu”哼唱主旋律,演唱时要“扬起眉毛,抬起笑肌,眼睛放光,集中声音,动作和声音都要像海水一样流动起来”。学生在情境中,情绪和动作浑然一体,为表达歌曲的情感、提高声音的表现力建立了积极的状态。

二、运用对比技巧,抒发情感

对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通过音乐要素的对比,可以引导学生控制唱歌时的情绪和技巧,抒发歌曲的情感。

(一)力度对比,收放自如

力度是指音的强弱程度。演唱者可以根据作品的内容,通过力度的变化来表现歌曲的情感。因此,教师要运用对比引导学生掌握控制力度的技能,在收放自如中抒发情感。例如,《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最后一句(见图1)有明显的力度变化,表达了热爱国旗的真挚情感。演唱“飞上蓝天”时,歌声要响亮,以表达飞上蓝天的急切心情;“亲亲你”则要唱得轻而亲切,以表达热爱国旗的深情。

mf                   mp

6 5   3 6 | 5  - | 5  23  |  1  -  ||

飞上   蓝     天       亲   亲      你。

图1

(二)速度对比,张弛有度

每首歌曲都有自己的速度,不同的速度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演唱时,教师可以通过速度对比,使学生体会情绪的变化,更有层次地歌唱。例如,教学歌曲《火车开啦》,教师用地图创设了“从家乡出发,坐着火车去北京”的情境。起先,学生一边做模仿车轮转动的动作,一边用慢速演唱歌曲,表示火车缓慢开出大山,奔向杭州;接着,学生乘坐动车从杭州出发去上海,用中速演唱歌曲;最后,学生乘坐高速动车从上海去北京,用快速演唱歌曲。通过速度对比,学生很容易地体会火车越来越先进,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高兴的情绪。演唱时,学生就能真正融入音乐,很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三)音色对比,变化无穷

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是歌曲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通过音色对比,让学生理解用不同的音色表达不同的情感。如教学《小熊过桥》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音色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学生演唱A段时,用轻快、活泼、明亮的音色表现小熊的形象;演唱B段时,用低沉、沉重、浑厚、狂野的音色表现乌鸦的形象。通过音色对比,学生理解了同一首乐曲中的不同音樂形象,并在演唱中不断变换音色表达不同的情感。

三、运用歌唱技巧,表达情感

唱歌是一种以抑扬有节奏的音调表达情感,给人以享受的艺术。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准确表达作品的情感。

(一)运用咬字吐词技巧,表达情感

歌词能直接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咬字吐词是必备的歌唱能力。如《小青蛙找家》中有多处模拟蛙声“呱”,不同的咬字吐词处理技巧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用缓慢吐字的方式强调“呱”,可以表现小青蛙找不到家的难过心情;用快速吐字的方式强调“呱”,可以表现小青蛙急切找家的情绪;用快吐字拖长音的方式强调“呱”,可以表现小青蛙找到家的愉快心情。教师引导学生领会“呱”的细微变化,感受歌曲的情绪变化,运用咬字吐词技巧表达三种不同的情感,使演唱充满情趣。

(二)运用共鸣技巧,表达情感

良好的共鸣技巧可以提高歌声的音量,优化歌声的音色,表达歌曲的情感,是唱歌教学的重要内容。例如教师在教学《歌声与微笑》时,引导学生运用胸腔共鸣的方式为歌曲伴奏(见图2)。

爵士鼓    ×  .      ×       ×       ×  :||

bong   bong   ba   bong

图2

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鼓,唱“bong”时,把手放在胸口,感受胸腔的震动;唱“ba”时,把手放在头顶,唱得短促,感受头腔的共鸣,很好地表现了爵士鼓的不同音色,也表达了歌曲欢乐的情绪,提高学生的声音表现力。

(三)运用高位置技巧,表达情感

在歌唱教学中,如果学生发声位置过低,会直接影响歌声的音色、音质、音量。那如何指导学生掌握高位置发声技巧呢?在教学《摇篮曲》时,教师让学生先小声哼歌,发声时喉咙不要用劲,好似用气息叹气,从而找到发假声的位置。接着,学生用哼歌的方式唱歌词,再次巩固高位置发声技巧。经过反复练习,歌声变得圆润、通透,较好地表达了摇篮曲温柔、安静的情感。

四、运用辅助手段,释放情感

不同歌曲有着不同的特点,演唱风格也截然不同。除了掌握娴熟的声音技巧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歌曲的地方特点、文化特色,运用一些辅助手段进行个性化演唱,以释放情感。这是熟练掌握歌曲演唱风格的关键。

(一)在舞蹈中,唱出韵律感

有些民歌欢快活泼、节奏性强,具有鲜明的舞蹈性。学生可以借助舞蹈辅助唱出韵律感。以新疆塔塔尔族民歌《跳吧跳吧》为例,教师先引导学生跳一跳新疆舞,感受“××  ×××× | × ×  × |”的独特韵律,感受歌曲欢快跳跃、情绪热烈的民族风格。演唱时,学生先回顾新疆舞的韵律感,尤其在一字多音处,不仅要唱出舞蹈的韵味,而且要热情活泼,体会新疆民歌载歌载舞、豪爽热烈的特色。这样的歌唱才是有生命、有灵魂的。

(二)在想象中,唱出乐感

乐感是自身对音乐的诠释、处理和理解。所以,教师要注意把握歌曲的情感基调,引导学生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以《故乡的小路》为例,教师抓住关键词——回忆来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想象。尤其在变化音“#4”处,要与“5(sol)”紧密连接,以娓娓道来的方式表达浓浓的思念之情。

(三)在分析中,唱出韵味

要想真正表现歌曲的灵魂,就要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的理解、分析和处理,才能唱出特色,唱出韵味,唱出风格。例如,《大雁湖》是一首深沉优美的家乡颂歌,表现了鄂温克族人粗犷豪放的性格。因为鄂温克族人在放牧及劳动时,多采用独自清唱的演唱方式。为了让歌声传得更远,他们的气息支点较高,呼吸较深,用力较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民歌特点,指导其唱出民歌独特的韵味。

鄂温克族民歌喜欢运用切分节奏,舞蹈性强(见图3)。歌曲中的“珍禽”就是切分音,由于第二个音是强音,所以演唱时气息要稳而有力。此外,“禽”是一字多音,连音演唱时“qin” 和“in” 要均匀。

图3

鄂温克族民歌演唱时为了加重语气、突出风格,往往在乐句的甩腔上下功夫(见图4)。这个乐句的最后一小节出现了甩腔,演唱衬词“哦哈嗬”时要加入欢乐、潇洒的气氛,以增强表现力。

图4

如图5所示,这个乐句音程幅度很大,从“在”到“绿”有个八度音程,充满张力。这也是这首鄂温克族民歌的特色之一。演唱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前做好发声和气息的准备,不能把“绿”字唱得太突兀。

图5

《大雁湖》的结束乐句中有一个长音(见图6),演唱时不能唱得太平稳,要表现出走向感,好似自由舒展的曲调在具有浓郁山野气息的大雁湖边久久回荡。

圖6

通过对歌曲深入的分析,学生了解了鄂温克族人民的生活环境、气质特征,准确把握了鄂温克族民歌的演唱风格,用明澈而开阔的歌声表现鄂温克族人对故乡的赞颂。

拉威尔曾说:“我认为伟大的音乐总是心灵的、情感的流露,仅仅用技巧编织的音乐一文不值。”作为音乐教师,要努力探索唱歌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让学生在浓厚的情感氛围里,做一个声音的“魔术师”,以声传情,以情传声,声情并茂,动之以情,唱出“声入人心”的歌,达到音乐教育“以美育人、以美感人”的目的。

(浙江省义乌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322000)

猜你喜欢

魔术师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魔术师
我的妆容魔术师
魔术师
寻找魔术师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魔术师会选中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