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设计

2019-12-10潘丽云

关键词:综合性垃圾分类

潘丽云

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集中体现了语文学科综合性、实践性的特征。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一切语文活动的设计都应以提升语文素养为逻辑起点,以完成言语任务为教学重点,以参与社会实践为活动主体,以交流活动成果为激励手段,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注重学生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

“垃圾分类”这个主题是语文教材里的内容吗?垃圾分类是科学教师、德育部门的事啊,语文教师掺和什么呢?很多人会有这样的困惑。其实,这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的主题之一。教材里这样问:“低碳生活,我们可以做什么?”要是拿这话来问学生,他们肯定会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可以做垃圾分类。”当前,倡导垃圾分类的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选择“垃圾分类”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无疑是很接地气的。

但是,话说回来,那些质疑不无道理。在实践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往往会“跑调”——一不小心会跑到别的学科的调上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这个“垃圾分类新时尚”的潮流中该走向何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这样要求: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可以这么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是我们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终极目标。有了这个逻辑起点,我们就可以放胆设计语文活动。下面以“垃圾分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例,谈一点想法。

一、以提高语文素养为学习目标

所有的活动都应该以提升语文素养为目标。评价的设计要先于教学活动的设计。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之前,应该很清楚在学习的过程中或者学习之后,学生要提供什么样的成果来证明自己完成了学习目标。一旦有了评价导向,就如航船看到了灯塔,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就会方向明晰、信念坚定。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活动前,笔者设置了如下四个层面的成果展示方式:

1.推送美篇,营造舆论风潮

积极借助网络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

2.交流展示,丰富成果形式

书面稿:海报、倡议书、调查报告、诗歌、剧本、演讲稿、随笔等。

表演式:三句半、舞台剧等。

汇报式:演讲、小组交流等。

3.纳入课程,选编校本教材

我校有名为“知行  创新  传播——指向核心素养的垃圾分类教育”的校本教材,很多内容都来自学生的智慧。

4.考量实效,成为“减废达人”

能够执行垃圾指令的优先原则,能有“预防垃圾产生”的意识和措施,能用智慧的方式延长废弃物的使用寿命,避免其过早进入废弃物处理流,并达到考核分的学生,可以参评“减废达人”。

这些评价的目的不仅是给学生一个量化的分数或质化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借助评价推动学习。

二、以完成言语任务为教学重点

王阳明说:“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学生参加垃圾分类活动,也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过程。

“知”,学生要了解整个活动的脉络:什么是垃圾,什么是垃圾分类,为什么要垃圾分类,怎么进行垃圾分类。他们需要一个认知的过程:要研究历史,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垃圾是怎么来的;要研究科学,有毒没毒怎么判断,该怎么处理;要研究社会、政治,各国处理垃圾的措施是否合理,垃圾危害到了何种程度。总而言之,学生要研究垃圾的前世今生和后世。活动过程中最怕在某个点上停留太久,如果把握不当,就会出现种别人家地、耕别人家田的现象。怎么办?去查找资料,去阅读!这样一来,历史、社会、科学、政治就为语文学科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背景,虽然我们所做的内容是有关科学、社会的,但做完这个活动以后留给学生的是什么呢?是阅读经验、写作经验和口语交际经验,以及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行”,以完成言语任务为活动重点。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学习是一个自主性、个性化的过程。在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笔者从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出发,在言语任务的布置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特长,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以期在自主学习中有创新性的成果体现。

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体现金华市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金外”)特色的言语活动形式。

(一)撰写宣传标语

撰写宣传标语,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在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中,学生已學过怎么写广告词。笔者要求学生就地取材,从学校倡议全校师生做到零废弃中盘点素材,从意义、言语形式、声韵角度创编具体的、生动的宣传标语。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表达:

垃圾精减师生创,四减四分有妙方。

环保观念不能忘,零食饮料弃一旁。

一次用品没地找,餐厅光盘我荣光。

学生水杯人人有,克勤克俭少年郎。

笔者往屏幕上一展示,大家瞧着不满意,觉得四减内容不够分明。于是,操刀改,变成如下这稿:

垃圾精减师生创,四减四分有妙方。

一减饮料塑料瓶,二减餐盒废纸张。

三减笔芯修正带,四减剩菜剩饭汤。

减废观念要记牢,克勤克俭少年郎。

大家觉得好多了,内容清晰,主旨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

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作为语文教师只是做了语言格式的升格工作。

(二)接着,创作三句半

三句半不仅要有文字稿,还要表演。学生创作的文字稿如下:

天高气爽闻啼鸟,今天我们说环保,垃圾分类是时髦。真好!

当初垃圾随意倒,刺鼻味道有点飘,有害无害都混淆。心焦!

金外师生有奇招,略施小计都分好,想要知道有多妙。听好!

笔芯电池过期药,有害分放效率高,果皮骨头属餐厨。记好!

纸张塑料可回收,除此之外算其他,垃圾分类有一套。重要!

室内垃圾寻不着,定时投放有情操,疑惑有人来指导。绝妙!

五学五进方法好,四减四分真奇妙,三定三查是王道。可靠!

垃圾数量变得少,环境整洁更美好,校换新颜我含笑。骄傲!

天高气爽闻啼鸟,今天我们说环保,垃圾分类是时髦。真好!

学生还就此进行了表演。可是一展示,大家不满意,觉得内容太单薄。笔者顺势提醒,可以补充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的弊端,还可以倡议大家循环利用物件、减少废弃物。于是,学生继续斟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字斟句酌中不断碰撞,在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中不断提升,笔者则在旁边敲边鼓,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界,升格内容格调。最后形成以下文字:

天高气爽闻啼鸟,今天我们说环保,垃圾分类是时髦。真好!

以前垃圾靠焚烧,刺激味道随处飘,群情激奋呼声高。吐槽!

垃圾填埋费用高,东墙拆掉西墙倒,土地面积在减少。难搞!

狂风肆虐雨潇潇,白色垃圾把手招,各种疾病齐来到。糟糕!

有害无害若混淆,地球心中如刀绞,反噬人类是迟早。不妙!

垃圾分类政策好,节能减排利今朝,山焕新颜水含笑。傲娇!

金外师生有奇招,略施小计都分好,想要知道有多妙。听好!

笔芯电池过期药,有害分放效率高,果皮骨头属餐厨。记牢!

纸张塑料可回收,除此之外算其他,垃圾分类有一套。重要!

室内垃圾寻不着,定时投放有情操,疑惑有人来指导。绝妙!

五学五进方法好,四减四分真奇妙,三定三查是王道。可靠!

废品垃圾也是宝,回收利民心记牢,校园处理低碳化。是宝!

垃圾分类千万条,以身作则第一条,长期坚持必有效。回报!

我们几个变话痨,宣讲政策兴致高,甘为分类把时花。入脑!

(三)创编情景剧

学生创作的剧本如下:

第一幕

[音乐起。]

女:(独唱)灰灰的天/和麻木的眼/暗处的烈焰/地下的长眠/怎得救药/只得静静祈祷。

[两男两女上。]

男1:哎呀,媽呀,环境问题这么严重!

男2:垃圾分类迫在眉睫啊!

女1:哎呀,要我说,你们真是小题大做啊!真是杞人忧天!在没有垃圾分类的几千年里,不都这么过来了吗?

女2:就是啊,这垃圾分类,我分了,你又不分,我们都分了,垃圾车又不分,还不是白忙活吗?

女1:就是就是。

[两男两女扮演各类垃圾桶。]

可回收垃圾桶:嘿,空矫情什么呢?这不“救药”来了吗。(唱)纸张、塑料、金属和木材,能变废为宝的都是我的菜。

厨余垃圾桶:(唱)残羹剩饭、瓜壳和果皮。注意,硬骨头不属于这,兄弟!

其他垃圾桶:砖瓦玻璃什么的都归我管,天生坚实不是它们的错,纸巾布料之类的软家伙,在我这也算是硬通货。

有害垃圾桶:(唱)哎,别被我的名字吓坏了,废电池、废笔芯、过期药品之类的,虽然危害大,但只要投对了地方,一样不算啥。

第二幕

[《燃烧吧,卡路里》音乐响起,学生边唱边跳。]

每天起床可以一句,垃圾分类要记牢,每次分错垃圾都要说声对不起,室内垃圾怎么分,分类规则要学习,朋友要齐努力,美丽金华靠自己。时尚新潮分垃圾。为了金华更美丽,垃圾分类要仔细,四色分类有规律,一起学习不费力,厨余有害可回收,红绿灰蓝对应齐,努力,我要努力。分类回收我无敌。垃圾、垃圾,分垃圾。不同垃圾要分清,分类回收我无敌。来来,厨余垃圾,剩菜剩饭烂菜叶……

学生根据剧本拍摄了视频,可视频播放后,大家不满意,因为唱词不清晰,字幕看不清,舞台造型单一。怎么办呢?他们就去请教戏剧社老师、音乐老师,并花了两个中午的时间对情景剧作了如下改动:

第一幕:画面中央增设一个穿红裙子的家庭主妇,举着扫把背对观众。房间很乱,地上、墙上都是垃圾。幽默轻松的音乐响起,一只苍蝇飞过来,一只蟑螂相向爬过去。女主人一脚踩扁了蟑螂。转身正面对观众,随后,打扫房间,把垃圾扫成一堆。

第二幕:《燃烧吧,卡路里》背景音乐响起,学生边唱边跳,舞台造型变得丰富有致。

在整个过程中,剧本的创作、剧的编排都由学生组织、协调、实施。这类活动不是为了教学生演戏,也不是以学习戏剧知识和表演技能为目的,而是通过戏剧的方式开展综合性的教育活动,将各种戏剧元素融入教育,综合提升学生的感受力、表现力、理解力、创造力,以及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与《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的要求相契合。

三、以参与社会实践为活动主体

杜威主张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并重。我们平时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通常比较宽泛,如:

1.确立小组,规划活动方案。

2.搜集资料,撰写宣传文稿。

3.实地考察,获取直接资料。

4.制作美篇,推送实践过程。

这样的任务容易走过场,落不了地。如果没有抓手,学生难以切入和完成。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发了一组资料(三个任务):

【任务一】小组组合及美篇选题(如表1)

表1

[小组成员名单 将要推送的事件或活动

]

要求:根据你对该事件或活动的了解,你觉得哪些内容或活动值得推送?请分条写下来。要求小组成员间互相交流,进行讨论,共同确定合适的采访内容或角度,并分条写下来。请在确定的每一个内容或角度后面用不同颜色的笔作标记,突出美篇價值的要素。

【任务二】分工合作(如表2)

表2

[阶段 序号 分工 工作简述(说明) 人员

写作 1 叙述 夹叙夹议 2 调查 深入现场采访人物或事件 3 拍摄 拍摄美篇所需要的影像资料 4 资料 查阅与该事件相关的背景资料 5 手记 记录采访历程,留下小组活动的印迹

编校 6 统稿 整理小组成员的稿件,进行初步审核 7 美工 负责美篇的设计 8 排版 负责电脑排版或手抄报制作 9 校对 进行后期校对,确保没有文字问题 ]

【任务三】确定调查思路(如图2)

图2

这组资料来自与统编教材配套的《作业本》(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八年级上册。《课程标准》要求的“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等全在这里面了。有表格在手,学生就有了工具和抓手,实践活动就能真正落地,实践成果也自然就百花齐放,丰富多彩。

提高活动工具意识,加强对工具的开发和应用,应该是我们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时该有的意识。

四、以交流活动成果为激励手段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尊重和保护学生自主合作、大胆探究的积极性。学生成果展示是现代课程观倡导的教学流程的重要环节。评价的发生不是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而是意味着学习的持续改进甚至是重新开始。根据活动前的设置,笔者采用了如下成果展示方式:

(一)美篇推送

美篇整合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成果,选材的角度、成员的精神风貌、小组活动的身影全在里面。他们或宣传或学习或参与分类或调查访问,姿态各异,主题多元。社会心理学的经典实验“明茨实验”证实:不同的目标结构对人们完成任务有重大的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淡化竞争,倡导参与,学生的投入和倡议,让成果异常灵动。

(二)交流展示

以班级为单位,用板报形式展示垃圾分类实践心得,以小组或个人形式上台分享学习成果。笔者欣喜地发现,在交流展示活动中,学生不迷信、不盲从,他们用双眼、双耳来衡量这个事件,用理性来辨析社会的文明程度。不少学生提出犀利的问题,说明他们在认真负责任地思考、发声。

(三)纳入课程

凡出色的成果都可以纳入课程,成为金外《知行 创新 传播 ——指向核心素养的垃圾分类教育》校本教材的内容。教材里的大量图文来自学生的实践活动,显得真实、生动、有趣、有效。

(四)评“减废达人”

根据“个人垃圾观察记录&垃圾减量实践记录”,每周评选“减废达人”,把“预防垃圾产生”的意识植入人心,有效遏制浪费,倡导做“低碳生活”的达人。

生活中,没有一种食物的营养元素是单一的。学习也一样,没有一项学习活动的教育功能是单一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整合了多种元素,此次活动就吸纳了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我的语文生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倡导低碳生活”、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表演”等多个内容中的不同要素,体现了实践的、综合的语文观。将真实的生活当作教学的情境,就有了综合性学习的要素和本质。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实践历练和知识学习联系在一起,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本色,做到了知行合一、相生相宜,较好地实现了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综合性垃圾分类
垃圾去哪了
分类算一算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倒垃圾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倒垃圾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