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教育

2019-12-10施百丽

科技资讯 2019年29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理想信念

施百丽

摘  要:该文通过文献研究法与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通过研究以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学院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高校目前仍然存在着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其有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环境的因素,通过结合高校的情况,对在大学生群体当中进行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工作研究出了一些基本的思路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  大学生  中国梦  理想信念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b)-0243-02

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离不开当代大学生的伟大力量,因此,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对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工作就显得比较重要。

1  对大学生开展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我国大学生成为了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重要接班人,但这新时代的环境之下也存在着很多复杂性,在思想、思潮多元化的环境当中,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在此,“中国梦”式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我国的大学生指出了正确方向和引领创新精神。

1.1 中国梦指出了理想信念的正确方向

如今,世界各文化交流频繁,各种思想信念速度传达,相互影响,这种多元化的思想从一方面而言,对于人类的进步有着重要性的作用,为各民族提供了借鉴作用,从而改善单一民族存在于思想上的不足。但从另一方面而言,这种快速传播鱼龙混杂的思想也会对大学生起到反作用。

1.2 中国梦强化理想信念体系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靠着大学生的巨大力量,而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当中当代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大力宣传中国梦有利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体系的完善,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不可切分、相互依存的作用。另外,中国梦理想信念宣传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树立大学生的正确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该研究借助高校辅导员身份,通过对笔者学院一共发放了调查问卷100份,其中回收85份,回收率和有效率为85%;其中包括39名男生与46名女生,年级涵盖大一至大三。通过调查发现有71%的学生认为,高校普遍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单调;还有67%的学生认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枯燥;包括40%的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提不起兴趣。从数据中可以发现,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要求,提不起学生的积极学习兴趣,因而就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这种内容单调的教育方式下也不利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其次,有56%学生认为高校没有好的理想信念氛围;72%的学生认为父母不重视自己的理想信念教育;75%的学生认为社会没有构建出良好的价值观。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构建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环境对于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环境还可能破坏掉学生一直学习过的先进的理想信念。67%的学生认为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为直接灌输;另外有68%的学生认为在这思想教育课程上自己为教育客体,因而,没有充当着教育的主体作用。

3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

3.1 理想信念内容单调

理想信念内容单调是我国大学存在的政治教育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对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都是通过思想教育与政治课程对其进行教育,但是,越来越多的学校轻视政治课程,学生也抱有相似的态度,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大学生觉得思想教育与政治课程内容枯燥,未能引起大部分学生的兴趣。其次,我国大部分高校并没有针对中国梦的主题对大学生举办过多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3.2 理想信念环境不理想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离不开环境的因素,构建其的成果好坏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环境。而就目前的大学生而言,其信念教育的环境有着严重的欠缺。首先,家庭的环境的影响;其次,社会风尚的某些拜金主义的影响。而在这种差的风气之下,大部分高校都只关注学校的硬实力建设,而忽视学生的思想信念教育工作。

3.3 教育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对于大学生的理想教育工作主要的方式为直接灌输的方式,在课程当中,学生为客体,教师为主体,学生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教学方式单一,没有创新,而学生在这种环境之下就会觉得枯燥,没有做到积极参与学习的程度。

4  新时代开展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路

4.1 丰富理想信念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仍然是高校不可变革的内容,因此,教育部门应该在维持课程设立原则的同时,对于课程的内容加入中国梦的内容,并且结合当前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任务与新矛盾等内容,通过课程内容的更新与强化,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此外,高校应该加强对于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支出,通过各种具有创新性的科学、文娱与体育活动融入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内容,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当中能够逐步了解中国梦的内容,也会发现我国在坚持走社会主义的道路过程的变化、进步与给人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生活改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激发起大学生的正确理想信念道路,为伟大民族复兴贡献的同时实现个人的价值。

4.2 改善教育环境

改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十分重要,其需要通过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合力进行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对于构建社会环境,政府有着重要的责任,对于中国梦的氛围的构建少不了宣传工作,宣传工作并不是简单的口号,口号对于很多人并不能看懂,看懂的也深入不了其内容。因此,宣传工作需要创新。其次,家长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成绩与物质基础,而也要关心孩子的思想教育工作,建立其良好的价值观,如果一个孩子在价值观不好,没有建立出良好的理想信念,那么最终还是会走拜金主义或个人主义,因而在未来可能会走向歧途。最后,高校也应该加强对学校风气的建设,强化高校的软实力,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与教育方式进行感染学生,逐步形成一个具有中国梦“血液”教育环境。

4.3 改善教育方法

高校当中的思想信念教育教学方法应该不只是讲授法,而要通过各种方法的结合。比如,可以加入任务驱动法与讨论法等。其内容的形式也不要只限于课本的内容,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关于中国梦的宣传片或纪录片,观看后让他们组织成小组讨论,并且让每一小组的代表上台讲出讨论出的主要成果,这样学生就能够作为教育的主体积极参与到其中。其次,还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观看影片后进行写读后感,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中国梦的理解,还可以加强其深入学生的程度,并且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

5  结语

从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我国高校对于大学生开展中国梦理想信念工作不仅没有达到好的效果,并且在探索的过程当中发现,高校本身的理想信念工作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而中国梦与理想信念是当前不可切割的重要内容,两者应该是有机融合。对于开展中國梦理想信念工作不应仅是走形式,高校在其中应该充当重要的角色,重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重视中国梦的民族伟大复兴,积极改善学生的理想信念工作,只有这样,在新时代之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越走越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 刘奇.“中国梦”视域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0(2):31-33.

[2] 梁爱文,李红梅.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审视与对策[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1(2):75-78.

[3] 刘奇.“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契合性探析[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29(6):135-138.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理想信念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用对党忠诚诠释理想信念坚定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