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字经”力推“县管校聘”落实落地

2019-12-10彭晓映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9年9期
关键词:郧西县全员教职工

彭晓映

实施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不仅为推动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也对教育行政部门开展教师轮岗交流、推动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从而激活学校管理、激发教师活力提出了重要的改革性要求。郧西县在制度设计上,探索建立“动态核编、统筹配置、岗位竞聘、有序分流、规范进出”的人事管理制度,确定了县级层面总量控制教师编制岗位和跨乡镇交流教师数量,乡镇、学校层面按照“全员考核-双向交流-全员聘任”的工作流程,在实施策略上通过念好“早、明、实、硬、全、情、长”七字经,全面开展教师全员聘任和教师交流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县管校聘”落实落地,有效破解教师工作岗位固化、教师资源分布不均,影响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难题,扩大了学校管人用人的自主权,进一步激发了教师工作活力和进取精神,确保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稳定。

着眼“早”字,提前预热。“县管校聘”就是一场人事制度改革,本质就是要利用资源配置力量,触及人的根本利益,形成向内压力和向上张力,从而唤醒正能量和潜能力,更好地力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但它毕竟是一项触及人的利益的改革,要把它进行好、完成好,还必须以人为本,兼顾教师安全感、归属感和合理的利益诉求,通过改革让教师更有激情、更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郧西县教育局出台《郧西县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聘用制实施意见》《郧西县城区及周边乡镇学校教师到偏远乡镇学校任教管理暂行办法》,为乡镇学校实施全员聘任提供了制度保障。各乡镇中心学校用好改革前的“适应期”,打好改革的舆论战。如在改革实施前召开校长会、工会主席会、分校教师会,广泛宣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解除教师思想顾虑,让每名教师都认识到:走与留都要坚守信念,进与退都得用心工作,确保改革形成最大思想共识,促进改革的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本着学校实施可以大胆探索、方案制定必须周全谨慎、方案出台必须尽快尽早的原则,组织指导各校收集归纳教师意见,讨论、制订、细化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师聘任、交流方案,然后通过各类型教师会对方案进行解读、阐述,让教师尽早对表对标,做好准备;让方案充分发挥其正导向作用,为教师轮岗交流和全员聘任提前“预热”。

立足“明”字,科学组织。人事制度改革契合发展期盼,是“做正确的事”,而能不能将改革进行到底,需要我们“正确地做事”。公开、公平、透明作为改革的重要原则,应贯穿始终。各乡镇学校成立以乡镇中心学校校长为组长、其他分管人员及各校(园)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订乡镇和学校(幼儿园)层级的教师聘任、交流方案,组织各校(园)民主选举产生公道正派、群众认可的考核小组,把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事交给教师自己办,为教师交流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突出“实”字,从严考评。乡镇层级教师聘任、交流方案出台后,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进一步制定本单位教师聘任交流考核细则,用“硬杠杠”说话。即建立以岗位职责为依据,以师德、能力、业绩、贡献为核心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实施师德、安全“一票否决”,主要考核教师教学成绩、工作量及考勤状况,无操作性的条款宁可不要,也要保证每条考核细则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印证资料。根据教师业绩、工作量、考勤,考评小组严把关口规范评分,考核结果让教师心服口服。

落实“硬”字,交流聘任。各乡镇中心学校采取考核评议先行实施、考核确定轮岗交流对象、开展全员聘任的办法,有条不紊推进聘任工作。一是将聘任考核成绩处于后位的,按照先乡镇内、后乡镇外的顺序实施轮岗交流。二是将暑期教师乡镇内聘任权,下放到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各校(园)在学期结束前定岗,公示岗位需求,供全乡镇教师自主选岗。三是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群众聚焦最多、改革难度最大的城关镇及周边乡镇继续推行逆向交流,2019年暑假城关镇中心城区80名教师交流到城郊中、小学任教,48名教师交流到边远乡镇薄弱学校任教,城区附近4个乡镇的6名教师逆向交流到边远乡镇任教。由于从严从实和公开透明的考核,程序过硬,全过程未出现教师与学校扯皮现象。加上激励措施,聘任交流由制度引导到教师的自觉主动,2019年全县城乡之间、乡镇之间、乡镇内部教师交流达到551人,占专任教师的17.4%。

围绕“全”字,层层聘用。根据年度交流计划,学校聘任委员会以考核考评结果为依据,按照考核考评高者优先的原则,根据学校编制数和岗位设置及教职工个人择岗志愿,实行工作需要或末位淘汰的办法择优聘任教职工,实行校内、校际、乡镇间三轮竞聘。

校内竞聘按照逐级聘任的办法,规模较小的学校由校长按程序直接聘任学校中层干部及所有教职工;规模较大的学校,由校长聘副校长,副校长聘中层干部,分管領导聘用班主任、教研组长或年级组长等处室负责人,班主任、教研组长聘任各学科教师,最后聘任教辅人员、工勤人员。

校际竞聘以乡镇中心学校为单位,按照“乡镇学校—村级小学—教学点”逆向流动的顺序,组织第一次落聘的教职工和缺编学校校长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方式,由缺编学校校长跨校择优聘任所需教职工。

乡镇(场、区)间竞聘,县教育局组织缺编乡镇中心学校校长和落聘的教职工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方式择优聘任,对竞聘落聘又拒不服从安排的,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规定予以处理。

讲究“情”字,体现人性关怀。一是在制定政策中体现关怀。要求学校对未达到病退条件而确因身体原因无法承担正常教学工作者,特设适合其工作能力的岗位,优先予以安排或竞聘。在制定教师交流细则时规定 “三个不交流”,即怀孕或哺乳期教师不交流、大病教师不交流、离退休不足一年的老教师不交流。二是在实施过程中体现关怀。注重做好心理辅导,让教师认识到流动是一种常态,要有一颗平常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三是全过程全方位体现关怀。教师交流不是无情淘汰、不管不问,而是有情交流,通过明确交流教师的交流期限以及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关心他们的成长。学校优先为交流教师安排住房、办公等便利条件,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

把握“长”字,扶弱培差。乡镇范围内实施聘任制度极有可能使边远学校出现老、病、弱、残齐聚的现象,为此,县教育局一方面将新招教师计划重点向这些学校倾斜,另一方面利用“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将城区骨干教师充实到边远乡镇学校。同时,县内成立教学教研协作体、乡镇建立教学教研共同体,建立结对帮扶、共建共享的帮扶联动长效机制,促使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实现优质均衡。

“县管校聘”的改革在推动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效益明显:师资力量薄弱、地处全县最偏僻、边远的乡镇教师队伍不断充实,城区及周边乡镇学校教师打破懒散和程式化的工作状态,广大教师更加惜岗、敬岗、爱岗,积极性空前高涨,教师素质不断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快速跃升,在全市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作者系郧西县教育局副局长)

责任编辑/杨万军

猜你喜欢

郧西县全员教职工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河南油田开展全员劳动竞赛
郧西县生猪复产增养工作的思考与探讨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不忘初心 奉献为民——记湖北十堰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党支部书记魏登殿
帮扶路上花满园——湖北十堰市郧西县对口帮扶民族村工作纪实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