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津县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2019-12-10刘增霞

农家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利津县农产品经济

刘增霞

一、发展现状概述及组织运行模式

1.社区型合作经济组织

社区型合作经济组织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即组建依据多为行政区划,与农村的集体经济组织非常类似。

例如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鲍王庄村共有297户,971人,耕地面积少,养殖规模小,村民致富难。为帮助村民增收致富,村班子整合散养户,成立鲍王庄大印合作经济组织,村民集资建设羊栏,实施统一种苗、统一饲料、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管理经营模式,实现了年出栏量23万只的规模,极大地提高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利津县大印养殖合作经济组织主要作用是为本村农民做好服务,主要包括电力建设、道路修建、融资担保、技术培训等,该合作组织是在鲍王庄村村民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组织条件宽松,管理相对弱化。

2.专业型合作经济组织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指以生产经营同类农产品或提供同种技术和服务的农户为主体,通过产业链联合的方式建立的合作经济组织。按照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划分,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大户和能人带动型模式、十字型组织模式和改造型供销社模式。其中,大户和能人带动型模式是主要运行模式,它是由一些懂技术、善管理的人带头组建的,它的出现是由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对人才和资金的依赖决定的,他们在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对组织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利津部分农机合作社凭借自身资源、资金和技术优势,将当地零散耕地集中,汇聚成片的土地进行机械化规模经营,统一的耕种、收获和销售。这样一来,土地的经营成本明显降低,土地闲置的现象也得以有效避免,耕地利用率显著提高,同时新型的农业机械也得到了极大地推广和应用。

3.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是指在特色农产品领域,以业缘为纽带,依托原有的行业管理部门或专业户或龙头企业而组成的利益团体。依据是否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标准,可将行业协会分为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协会和不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协会。

比如,利津电子商务协会于2014年12月27日正式揭牌成立,协会成立后会积极运作东营农产品交易平台上线运行,推广东营本地的特产,同时还加强与阿里巴巴的合作,目前已有68家会员加入协会。

二、存在的问题

1.农民主体意识不强,参与积极性不高

一是当地农民因受教育程度影响,思想素质、文化水平较低。目前,东营市当地农民多以初中或小学学历为主,很少有大专以上人群,大部分人几乎未经历过高等教育。较低的文化素质水平使得他们缺乏对合作的科学认识。二是缺乏优秀的人才资源,较高学历的人才不愿意继续回农村生活工作,更不愿意从事劳累的农业活动。这种人才的紧张严重的制约了当地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

2.合作组织发展水平较低

调查了解,目前国内法律制度对合作经济组织的成立条件限制较为宽松。合作经济组织的注册资本、人员数量要求不高。因而很多合作经济组织没有过多的注册资本和参与人数仍能注册成立。且此类组织多为家族式管理,理事会等管理机构难以正常发挥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民主职能。此类合作经济组织受规模限制,也不能帮助成员实现规模经营,更难以有效抵御市场风险。此外,在利益分配及责任承担等方面,此类合作经济组织也都容易出现混乱、推诿扯皮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存在发展隐患。

3.产品品牌发育度低

东营市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品牌发育度较低,当地农业合作组织普遍缺乏品牌意识,没有统一的标示或商标,这种较低的品牌发育状态使得此类组织市场竞争力不强,更难以有效的进行市场运作,也不利于刺激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一定程度阻碍了合作经济组织的持续发展。

三、利津縣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对策研究

1.着力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优质品牌

品牌管理是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所需要的,随着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农产品竞争由最初的质量竞争上升到形象竞争,农产品品牌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果农产品没有品牌,那么在竞争中它是势必要遭淘汰的,极易容易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1)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品。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更离不开当地的特色,更要充分利用当地特色的优势,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例如利津县就抓住了临河瓜果这一地方特色,注册了“临河蜜”牌商标,并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举办了多次“临合蜜”瓜果品鉴会,从此使临合蜜甜瓜、西瓜打开了当地的市场,大大提升了知名度,并成功的销往北京、天津、河北等一些大城市,大大提升了销售额,提高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效益。

(2)严把产品质量。要不断提升合作社组织成员的产品意识,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让质量这一概念深入人心,使他们充分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对农产品质量监控机制要完善,并且要对生产资料(种子、肥料、种苗等)的来源要统一,要由专人进行购买;在生产过程中要力求精准化与标准化,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要根据产品的特色来制定产品的包装与运输,确保农产品的质量达标。另外,在生产环节中,要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确保每一个产品质量都过关。一个成功的例子就是利津县盐窝镇杨柳村的“杨钩崖”香稻,该品牌是由众心香稻合作社负责和管理,严格按照“生产基地认证制,产品质量追溯制”的管理模式,通过协会认定,发展了“杨钩崖”香稻这一品牌,实现销售收入100余万元,带动全村150余户从事香稻种植,村集体收入突破30万元。

2.用好线上线下,全力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在销售策略方面,要实行“多渠道、多元化”的销售策略,不仅要紧盯销售大户或者龙头企业,还要大大的拓宽销售渠道。

(1)在营销队伍建设方面,要大量的吸收人才,尤其是那些有能力、有经验的销售人才,给他们组成专门的销售部门,去外面大大的开拓市场;另外懂得网络销售的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实现线上与线下同时发展。

(2)销售模式要多样化,实行直销与订单销售两种方式,注重网络销售,这样才能大大的促进商品的发展。例如,利津县银滩果蔬专业合作社借助电商之家平台,使葡萄、蜜桃、南斯拉夫雪藕等农产品成功打开销路,去年合作社经营收入比前年翻了一番。

3.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

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产品也逐渐发展扩大,农业也开始在不断的转型,经营格局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由局部发展到全面发展,形成了相对较完善的农产品发展格局,以市场为主导,企业大力推进,规模不断扩大,为农产品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局面,已逐步构建起多方推进的新机制。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他们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生产、引导农产品发展,用科技武装产品,积极开拓市场,取得了积极而明显的成效。

猜你喜欢

利津县农产品经济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冬天的蚊子
利津县林业发展及现状对策
利津县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农产品争奇斗艳
经济
A Clever Far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