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野下“做学教合一”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2019-12-10董晓
摘要:核心素养是对传统的“双基”、三维目标的升级、矫正和具体化,课程是核心素养培养的根本载体,“做字当头、学贯始终、相机而教”的“做学教合一”一体化教学可以促使核心素养同步融合发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可以通过打造“做学教合一”一体化教师队伍、形成“做学教合一”一体化课程体系、夯实“做学教合一”一体化实施环境、创新“做学教合一”一体化学习方式、推行“做学教合一”一体化评价方式,有效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
关键词:核心素养;做学教合一;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5-21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9-0065-02
“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反思教师的教育,如果一开始方向搞错了,那么一切的努力不仅仅是付诸东流,甚至会让教师离教育的本真目标渐行渐远。教师都殚精竭虑地想把学生培养成他们希望的样子,可事实却经常事与愿违。
杜威说:“如果我们还用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那等于抹杀孩子的未来。”反思教师,他们满怀着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崇高理想,可是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是否经常像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西西弗斯”一样,也日复一日重复着低效的劳动?反思学生,他们是否也重复着低效、机械、无意义的学习?
以上的疑惑,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可以看作是对教育这一特有的文化类型,教育者应持有怎样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笔者认为,“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提出,清晰地指出了教育的本源和归属;“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实践,有效地凸显了学以致用、以学定教的课改新路径。
一、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3.0版
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深深影响了中国几代人。我国最初的偏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双基”教育目标,以行为主义为主要指导,单纯地重视向学生灌输知识和传授技能,而忽视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偏重于培养目标的整齐划一,而忽视人的个性化发展。尤其是随着机器工业文明时代以及信息智能时代的到来,“将知识精确地背诵下来”“将操作完全地复制下来”的教育目标更是缺少现实意义。
为此,佐藤学等学者提出“要促进知识‘返乡”赋予知识本当有的‘人称性质,进而使学习进入知识发生状态”。三维目标作为新的课程理念,很快替换了“双基”目标,主张“要让教育使学生成为有人性的人”,主张课程回归真正的知识,回归真实的知识学习。可是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由于广大教师对于三维目标的概念界定、构成及内涵不够清楚,另一方面因为“知识与技能”可操作性强,不少教师就把落实教材上的知识、技能作为“硬目标”和教学核心,而另外两维目标作为了“软目标”,可有可无,造成了对综合性目标的人为化割裂,以提升综合素养为主的育人目标被遮蔽或忽视,学生学习缺少“举一反三”的知识技能迁移能力、真实情感的投入、自身体验的感悟生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上,倡导“今天的学习是为了能拥有一个可持续的未来”。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变“灌输知识”为“发展学习力”,确立了“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而教”这一“后课改时代”的核心目标,以培养学生“会求知、善求知;会生活、乐生活;会担当,勇担当”为教育导向,既有一定的历史传承,又与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密切相关,是对传统的“双基”、三维目标的升级、矫正和具体化。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核心素养怎样由教师带着教材通过教育教学引领实现呢?
二、课程:核心素养培养的根本载体
朱永新先生说:“核心素养可以通过习惯养成来实现,把内在的、不可触摸的素养变成能够外显、可以培养的习惯……最终养成良好习惯。”
教育是服务业,是为学生成长服务的;学生不是我们的产品,而是我们服务的对象。能真正体现一所学校特色的,不是大楼,也不是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而是个性化的课程。而南通市职业教育立项的首批“做学教合一”实验点,大多数也是以课程或课程群为立项项目。
课程一词是从拉丁语派生而来。名词形式是“跑道”,就是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轨道。2001年,教育部启动的第八次课程改革,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增加了课程的选择性。因此,给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并将正确的价值判断、选择融于课程建设和实施过程,真正为学生走向社会、面对未来培育服务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
三、做学教合一: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教学模式
古往今来,许多的教育家都在探索低负高效的教学方法。如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中“通过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既得到教学的最大可能效果,又不致造成师生负担”。许多地区也在教育大家的引领下,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着大量的教育实践探索与改革。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為了改变“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形,对中国传统教学方式的反思与改良,其立足点和关注对象主要为组织教学活动的教师。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体验内化的过程,是“学习者与物、与自身、与他人交流对话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做”反映的是学习者与外界事物的联系,“学”“教”反映的是学习者与自身、其他学习者、教师、外界环境的联系。实施 “做字当头、学贯始终、相机而教”的“做学教合一”一体化教学,符合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学生学习的根本规律,能够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
“有一种爱叫作放手”,放手不等于放纵。“做学教合一”一体化教学更需要教师智慧的引导、温情的陪伴。在学生疑难处、学识重点处、学力潜能处、情感生成处等方面,教师的重要性甚至比传统教学更凸显,教师应将知识的内在逻辑关联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相结合,帮助学生知、能、情、意的同步协调发展。
四、案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做学教合一”一体化教学实践
(一)实践背景
当今正处于工业文明转向信息文明的社会转型期,基于日算机应用能力的信息素养已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也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十八个基本要点之一,这些都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以下亟待破解的难题,如“应用能力”“信息素养”的能力本位与“汁算机考试”的知识本位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原有教材重通用性,难以关注与生活、地区等的契合度;学生原有知识技能基础的差异化越来越明显,如何实现个性化成长与全体共同成长的平衡;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课程教学如何有效突破与创新等。
(二)实践抓手
一是打造“做学教合一”一体化教师队伍,关键做好教学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材一般都提供参考的案例或教学设计,网络上也可以查找到丰富的课程资源。但许多就像是教材的翻版重现,或者就是以练习题为主,重操作步骤的讲解,轻综合素养的提升。许多学校采取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格式、内容高度统一。如何针对校情、班情、学情等进行校本化、班本化二次优化,突破学案定型的教学同质化,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因此,要努力促进教师的思想转变和变革认同,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共同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加强教育理论、课程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课程开发和实施紧密结合。
二是形成“做学教合一”一体化课程体系。对原有教材进行科学化重构,形成融“做学教”为一体的学习模块,每个模块分为若干个任务(案例),相关知识点有机嵌人各个学习任务中,在任务的完成中实现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优化部分原有教学内容;整合部分原有教学项目;开发若干校本化项目;增加部分紧跟时代发展的新技术微课程。
三是夯实“做学教合一”一体化实施环境。信息技术正促使人类社会的第三次革命,物联网、云日算、大数据、互联网十等一系列新技术和新思潮,为“做学教合一”一体化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支撑。学校要依托智慧校园的建设,从硬件、软件环境做好充分准备,建设先进的教学、实训场地,搭建实施“做学教合一”一体化教学的平台及相关课程资源。另外,教师要避免“唯技术论”,做到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努力做到线上与线下融合,形成教学最大合力。
四是创新“做学教合一”一体化学习方式。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成为任务的开发者、承担者和实施者,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机会。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生,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成为学生中的“领头羊”。此外,在教学中,尝试以分组的形式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培养他们积极进取、不甘落后的精神。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尝试多样化项目,因材施教,幫助学生获得最合适的发展。
五是推行“做学教合一”一体化评价方式。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科性与实践性并重,与学生的个人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应用领域几乎触及社会的各个角落。因此,评价所需关注的关键维度除了知识,还要有情境。学生的学习评价不仅仅是局限于概念和操作方法的掌握程度,更要重视将学生“做”的作品与学习过程中的态度相整合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由传统的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转为重点评价学生对社会生活、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程度,关注学生问题解决、团队合作、创新思维等综合素养的提升。充分利用学科特点,采用电子作品档案袋、学习行为记录等,更加全面、科学、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学习态度。通过评价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改善教学过程,丰富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濯源.聚焦核心素养,发展终身学习力[J].江苏教育,2015(34):18-19.
[2]耿一波,董晓.促使学生体验的真正发生:做学教合一的校本化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7(18):45-47.
[3]董晓.让课堂成为情感的发生处——兼谈职业学校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几点思考[J].职教通讯,2017(9):54-56.
作者简介:董晓(1977-),江苏省启东中等专业学校教务处副主任,高级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