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人文素质”育人体系构建探究
2019-12-10彭翠
摘要:高校教育归根到底是人才的培养与教育。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偏重于实战行动,缺少对学生的道德关注;侧重于创新行动及创业实体产生的外像,忽略了支撑行动与经济实体走向更高更远的内在力量。“立德”“树人”应协同效力,缺一不可。所以,高校构建“创新创业+人文素质”育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文素质;育人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8-08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9-0013-02
一、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背景
1999年,国家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会上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国家人才战略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和要求,成为教育界高度关注的热门问题。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如火如茶地开展起来,名人坊、工作室、展演廊、创业大赛等项目形式一时之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何将双创教育更好地落实,持续推动教育纵深发展,发挥教育的热度和效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辐射地区经济,需要各高校沉着应对,理性面对。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含义
什么是创新?创新区别于常规、常态,是新见解、新思维作用下产生的效果行为,其效果实质就是优胜劣汰、破旧立新。人们通常讲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就是创新。
什么是创业?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是创新行动落地转化的社会行为过程。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可以分成两个层次:一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行为;二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推动创业过程的形成。第一个层次面向所有学生,具有普教性;第二个层次侧重部分人群,针对性强。据麦可思2015~2018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学生创业率基本持平在2.9%、3.0%。数据表明,自主創业的毕业生三年后坚持创业的数据不足50%,这意味着,一半以上的创业群体退出创业市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伴随着学生创业的过程,质量检验永远都在路上。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所以,在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构建“创新创业+人文素质”育人体系,“德”“才”双向驱动,发挥同向效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三、“创新创业+人文泰质”育人体系价值构建
(一)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向山东省6所高校在校生下发“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调查问卷”600份,收回问卷548份。问卷结果汇总如下。
通过问卷结果能看出,绝大部分学生非常愿意或愿意在岗位上脚踏实地,刻苦钻研,成长成才,有所作为。他们也愿意接受师父的教导和指引,哪怕需要经过严格的考验。95.6%的学生对“‘仁义礼孝忠义廉耻是当代重要的品德”非常认同或认同。如果学校或社会给学生机会,绝大部分学生是能够做到积极上进,追求卓越的。所以,高校构建什么样的育人体系,选用什么样的育人模式,为学生打造什么样的发展平台与机会尤为重要,这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一,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发展与高校重形式、轻实践的矛盾。创新创业教育,高校是重要推手,大部分院校尚处于初级建设阶段,说教重于实践,孵化流于比赛形式。
其二,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发展与教学师资明显不足的矛盾。虽然部分院校成立了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但指导中心的教师多是兼职,并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对实践缺少指导。
其三,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发展与大学生离职率连年攀升的矛盾。学生人文内涵不足,内心浮躁,利益倾向严重,缺少工作责任感和集体的归属感。
其四,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在校的综合学习评价、评优缺少关联。学生可以避重就轻,或视而不见,不接受教育,不接受学习,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与效果。
(三)“创新创业+人文素质”育人模型构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把人的需求分成五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此理论充分显示人类在社会生存中既有物质价值需求,也有精神价值需求。
当今社会,对于每一个社会人,物质价值需求的实现与获取是通过劳动与技能,精神价值需求的获取则是通过自身的修养与劳动的结果。根据马斯洛层次理论,构建“四规”育人模型,可以更好地规范学生的意识行为,助其健康成长。
一是道德规范标准,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态度规范标准,倡导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追求完美与卓越;三是行为规范标准,倡导做项目、做事情要严格标准与要求,稳中求进;四是形象规范标准,倡导做人做事要律己敬人,以点带面带动影响。
高校教育重点是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重在立德树人,学生道德的体现表现在其人文素质的养成与提升。“四规”育人模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文素质引导有效结合起来,从道德规范、态度规范、行为规范、形象规范四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规范引导,严格落实规范内容,完善学生在校期间的整体管理与评价。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辅相成,互为动力,引导学生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社会人的转变。
“四规”育人模型的核心重在“规范”二字,严格地落地与执行是“四规”育人模型推动的关键。“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是华为创始人兼CEO任正非先生总结的企业管理进步三步曲。“四规”育人模型就是借鉴“三化”管理原理,对学生严格规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好的,规范是什么,向榜样看齐,向典型学习,改变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融入集体环境,迅速成长。
(四)“创新创业+人文素质”育人模型实施要点
其一,教育体系建设内容的实施要有计划性。做好顶层设计,目标鲜明,做到内部一盘棋,协调统一,互为表里。
其二,教育体系建设内容的实施要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如每学期、每学年为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量身定做专门的培养主题和目标,围绕主题、目标进行素质培养,为学生打造优质的素质培养环境和空间。
其三,教育体系内容建设要循序渐进,注重持续性、延展性。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课程教学与网络自学同步应用,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创造多样的任务形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
四、“创新创业+人文泰质”育人路径
(一)加强道德规范引导,重视学生人格养成
充分认识学生道德规范引导的战略地位,加强主流道德规范的倡导、宣传、传播,弘扬正气、宣传正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道德自觉和自信,促进学生人格养成。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指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老一辈教育家罗家伦、傅斯年、梅贻琦、潘光旦等也都十分重视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历史和现实表明,加强学生道德规范引领,帮助学生实现道德与行为、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是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落地、培育学生良好人格养成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学生素质提升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文化特质,它内化为精神品格,外化为气质品行,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 “实事求是”的人大精神、“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精神等,特殊的文化基因、历史记忆和创新积累,让它们成为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内生动力、品牌精神。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遏制媚俗、恶俗的精神毒瘤,强化主导,壮大主流,凝聚意识,形成共识,内化为学生的操守与品质,外化为行为规范与能量。这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约束力,对建立校园文化自觉和自信、提升学生素质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重视学生匠心培育
把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融入课程建设、专业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工匠精神培育为中心,开展“工匠精神进校园”系列特色活动,培养“大国工匠”育人载体,推进工匠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培育特色产教融合育人项目,深化产教精准对接,校企协同育人,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育“匠心”,在实践中储备创新创业技术与能力。以“文明修身工程”为引领,推进“四规”育人模型落地,促进“创新创业+人文素质”育人体系协调发展。
进入新时代,高校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构建“创新創业+人文素质”育人体系,探寻人文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互为作用的联动教育模式,打造教育合力,有利于优化学生资质,培养德才兼备、自信笃定的优秀国家建设者。这是社会与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成果落地生根的重要途径,是推进高校双创高质量提升的有利选择。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的再认识与再出发——纪念我国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开展20周年[J].中国高教研究,2015(6):7-11.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方宏建.大学生人格培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高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转化路径探析”(J16WG46)研究成果,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创新创业视阈下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构建”(OJK135C33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彭翠(1979-),女,山东充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