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的高职高专新闻编辑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19-12-10姚静
摘要:随着当前媒体环境的重大变革,行业对新闻人才提出了更多、更全面的要求,新闻编辑课程作为新闻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文章作者墓于OBE的相关理念,打破了传统以理论灌输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成果为导向,在新闻编辑课程的教学上做了一些改革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OBE;新闻编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8-20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9-0061-02
伴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媒介融合日益凸显的现状,作为新闻学科的核心课程-新闻编辑,在教学设i和教学方法上面临重大挑战,其不仅要注重传统的编辑技能和基础理论,也要重视新媒体编辑技能的创新性和规范性,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操技能。作为高职高专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在生源文化基础存在劣势的情况下,对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的影响下,笔者对新闻编辑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和实践。
一、OBE概述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即成果导向教育模式。源于北美20世纪80年代的基础教育改革运动。最早由美国学者Spady(斯派德)在其著作《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争议与答案》中提出,该书把OBE定义为“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围绕确保学生获得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强调学生学习到什么和是否成功远比学习过程重要。“注重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强调围绕学习产出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设计关键教学资源,完全颠覆了国内传统的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备性而进行教学设计的正向设计思路。”[1]
OBE与传统教学设计的区别在于:一是OBE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从“教”转移到“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二是其具有成果导向性,能确定预期课堂教学成果,只要取得成果,不局限于单一学习途径和学习过程;三是设日评价方式不同,OBE制定评价准则,不局限于等级划分。
二、基于OBE理念的新闻编辑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一)“过程”转向“成果”,应用为“王”
贯通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在教学方法、教学设日上必须强调应用性,建立与目标岗位需求一致的应用型教学体系。根据行业发展及企业用人需求,进行准确的课程定位,使教育目标、课程规划与教学活动持续符合行业需求。注重成果转换,课程开始时设立预期成果目标,结束时验收成果,以成果水平进行教学评价。
(二)“融媒体”传播人才培养
新闻编辑课程教材偏重传统媒体的编辑理论和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脱离教材,但是会给学生补充大量与时俱进的知识内容。将传统媒体中的理论范本与新媒体创新思维相结合,依据学生特长和兴趣组成小团队,模拟“融媒体”团队。尽可能模拟“融媒体”信息传播流程进行策划、报道、编辑等工作,争取让学生了解“新”“旧”媒体的特点与发展趋势,“新旧”并非对立,而是能够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的,不能捧杀任一,而是一种“共生”。
(三)重视“学生”体验
在OBE的理念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的是引导、監督的作用,服务于学生,改变“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是一种师生互动、互鉴的双主体教学模式。其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我认知及评估树立预期成果目标;进行自主组队,通过团队协作合力呈现预期成果;通过与教师的沟通和讨论,对成果进行完善和修改;最终对外展示成果。在展示过程中,学生进行了自我评价和自我认可。
三、探索与实践的具体阐述
(一)教学任务项目化
将新闻编辑课程分为预期成果确定、成果发布、实施过程、评估总结、成果展示五个环节,每个环节项目化处理(如下图)。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1.分组体验式情境教学
开课伊始,教师就将学生按自愿组合的方式分组,每次课程都以团队为单位人座。将每个小组模拟成为一个“媒体”,分为主编、责任编辑、记者、摄影等。每个小组根据预期成果确定要制作的内容形式,团队成员根据兴趣爱好与教师进行讨论,自定主题,完成一份项目策划书(前4周完成),此策划书包括项目名称、版面内容、栏目、成员分工、读者定位等内容。
在后续学习中,根据各小组策划书的内容,从稿件选择、修改到稿件配置,从版面编辑到图片编辑,都由小组成员亲自完成,课程结束前两周上交成品。在成果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实践中验证了理论的可行性,真正实现“体验式”教学。
2.“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教学
新闻编辑课程利用网络课程中心平台,将教学大纲、课件、学生作品、考试方法、特色案例等相关资源共享给学生,将教学时间扩展到课后。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不用花大量时间记笔记、查阅资料,可以将课堂时间用于和教师交流互动,教师通过线上布置作业,考核学生自学效果。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微信公众号运营实践,让学生除了积累办媒体的经验,还可以使自己的稿件有发布的平台,得到外界的反馈。这增加了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将采访实践或摄影实践从教室“黑板上”的理论在实践中得以运用,课堂教学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得到了扩展。
3.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举办“大学生编辑技能竞赛”(目前连办三届),让学生提交作品进行比赛,比赛设有“最佳团队”“最佳版面”“最受欢迎版面”“最佳原创稿件”等奖项,其中“最受欢迎版面”要在公众号进行网络投票(目前参与人数累计接近1万人次)。
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在刘外展出中能够“迫使”学生发挥潜能,保住“面子”;通过比赛以及对外展示,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专业技能;通过校内比赛,不断提升师生水平,争取参加更高层次的比赛。
(三)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最后一环,也是呈现教学效果最重要的一环。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于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态度及成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根据OBE理念中“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三个原则,新闻编辑课程考核分为四部分:考勤占5%,平时表现(课堂、网络学习、课后)占35%、成果展示占45%,加分项(团队协作力、创造力、外界反馈、公众号运行能力等)占15%。
四、改革实践中的反思
(一)符合地方高职高专教育特点
地方高职高专院校开设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时间较短,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部分属于“摸着石头过河”,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到教材都会参照本科院校。但是与本科新闻类专业相比,地方高职高专院校开设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需要更偏重学生的实践技能与操作技能。
在转型发展的不断探索中,教师培养学生要注重“四硬”,即“笔头硬”——能写、能编辑、会操作相关软件; “口头硬”——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承担新闻外景记者和节目主持;“镜头硬”——能有敏锐的观察力,成为合格的摄影师;“肩头硬”——有健康的体魄,能扛专业摄像机。为了适应转型发展,新闻编辑课程作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传统课程之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
一份作品不可能是孤军奋战的结果,都要经过集思广益、通力合作才能够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着重引导学生的合作精神,“风格统一、内容协调”是“最佳团队”评分的重要标准。小组成员不但要发挥自己独有的创造力,也要将个性融入集体的共性当中。在成果展示中,学生的课堂作业被展示出去,获得了诸多好评。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认可较低,对于教师的“高要求”总是抱着畏惧的心态。通过学习,学生从最初“我怎么可能做得出来”到最终“我成功了”,还获得了来自各方的肯定,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也为学生树立了自信心。
(三)团队制度下的个人评估思考
因为课程成果是由团队合作完成,难免就会出现个别学生“搭顺风车”“吃大锅饭”的情况,如何让团队中的成员得到锻炼,还要确保教师在最后评价中呈现公平、公正,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媒介融合不断深化,“5G”时代即将来临,新闻行业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改变。作为培养新闻人才的教师,对课程进行与时俱进的课程改革和转型是一条不能停止脚步的路,所有的尝试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要本着发展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
参考文献:
[1]聂伟,徐鑫鑫.基于OBE视角的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新闻知识,2018(8):57-62.
[2]梁小凤.“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新闻编辑学》教改初探[J].西部学刊,2018(2):70-72.
[3]力志.基于OBE的高职实训教学设计EJ7.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4):24-26.
基金項目:本文系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特色课程“新闻编辑”(2018年立项)。
作者简介:姚静(1988-),女,傈僳族,云南丽江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传播、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