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研究

2019-12-10田蕴竹怀林

科技资讯 2019年28期
关键词:协调发展环境治理农村经济

田蕴 竹怀林

摘  要:我国农村经济相比于城市经济要落后许多,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生态自然条件。长期以来,人为经济活动的影响,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遏制了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提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研究。通过构建协调程度分析模型,确定综合分析方法,实现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程度分析。量化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状态,确定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的路径,实现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完成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

关键词:农村经济  生态环境  环境治理  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a)-0044-02

以资源消耗为基础的经济快速发展,导致自然条件变恶劣,生态系统变脆弱[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为了保证加速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治理生态环境,提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研究。利用资源检测设备、网络服务器、综合分析计算机、数据库服务器以及防火墙服务器构建协调程度分析模型,结合综合分析方法,实现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程度分析。基于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程度分析结果,结合克尔莫哥洛夫系数为Γ,对协调发展状态进行量化,依托量化结果确定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的路径,从而完成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研究。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1  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程度分析

1.1 构建协调程度分析模型

生态环境随着时间、空间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需要采用动态的观点对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程度进行分析。生态环境治理大体从3个方面出发,分别是水体污染治理、水资源污染治理以及空气污染治理。协调程度分析模型由资源检测设备、网络服务器、综合分析计算机、数据库服务器以及防火墙服务器这几个重要硬件构成[1]。资源检测设备负责收集生态环境治理情况参数;综合分析计算机用于分析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程度;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储备生态环境治理情况参数;防火墙服务器用于保证模型的安全性。建立的构建协调程度分析模型示意图如图1所示。

依托网络技术建立的协调程度分析模型,其软件构成大体分为3个部分,分别是现场系统、中间系统以及分析系统。现场系统由资源检测设备、网络服务器构成;中间系统由数据库放服务器、防火墙构成;分析系统由分析计算机以及生态环境相关治理人员构成。现场系统将获取的环境治理各项数据,经过简单处理后,通过网中间系统,输送给分析系统。分析系统是环境治理管理人员实现远程协调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唯一路径,通过各个系统层层传递实现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情况分析。

1.2 确定综合分析方法

构建协调程度分析模型,目的在于利用协调度,分析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状况好坏。因此通过客观赋权的方法,获取协调度参数。

首先,通过获取相关资料,确定农村经济各指标的统计值,利用各指标的统计值组建原始数据矩阵。其次,根据各指标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影响程度,分别赋予信息熵和权重。最后,利用综合分析计算机,结合协调程度分析模型获取的生态环境治理情况参数,对协调度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结合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判别标准,对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程度进行分析[2]。

利用资源检测设备、网络服务器、综合分析计算机、数据库服务器以及防火墙服务器构建协调程度分析模型,结合综合分析方法,实现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程度分析,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研究奠定基础。

2  量化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状态

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状态的量化,主要是指对某一时域内描述经济与环境状态的变化情况,进而实现协调发展状态的量化。

设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状态为k,依托离散数列,将协调发展状态k,转化为农村经济状态k1,生态环境治理状态k2,产生的转换偏差为A[3]。结合克尔莫哥洛夫系数为Γ,完成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状态量化计算,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1)

经过状态量化后,依据生态环境资源科学治理理论,针对目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选择科学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路径。

3  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的路径分析

依托量化结果确定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的路径,能够保证不同农村地区都有针对性的生态环境治理方法,更好地响应可持续发展号召。

针对目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首先应坚决摒弃传统发展观念的束缚,不顾生态环境承受力,一味破坏资源发展经济,无异于自取灭亡。其次,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将废弃物综合利用,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资源的使用。通过建立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及有机农业,积极利用友好型农业发展模式来缓解生态环境的污染。然后加大废水和固体废物处理研究力度,加快环境治理速度。避免使用化肥、农药,合理利用科技服务推广站的技术指导,治理环境的同时提高农村经济。最后,多措并举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扎实开展环境保护法制宣传。将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能最大化发挥,健全生态环境治理的法律法规,强化问责机制,运用法治思维,加深环境治理意识。最终让农民意识到生态环境治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基于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程度分析结果,结合克尔莫哥洛夫系数为Γ,对协调发展状态进行量化,依托量化结果确定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的路径,从而完成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研究。

4  结语

该文提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研究,通过构建协调程度分析模型,确定综合分析方法,实现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程度分析。基于分析结果,量化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状态,确定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的路径,实现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完成提出的研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治理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底线。

参考文献

[1] 赵小雨,王学军,郭群.区域创新能力、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关系研究——省级面板数据空间计量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7):35-42.

[2] 常玉苗.水资源环境与农业经济的系统耦合及协调发展[J].水电能源科学,2017(11):121-124.

[3] 梁静.我国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探究[J].农业经济,2018(3):23-24.

猜你喜欢

协调发展环境治理农村经济
绿色转型战略需要更明确的路径选择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探索小秦岭金矿环境治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可采取的环境治理措施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