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琳达·哈琴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渊源

2019-12-10刘莹

北方文学 2019年33期

刘莹

摘要:哈琴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来源丰富,综合了多种现代与后现代理论学说的影响,而对她影响最大的还是来自解构主义之后的思想。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本观、福柯的后结构主义的话语观和历史观以及海登·怀特的后现代历史叙事学相互交织,构成哈琴整个后现代主义诗学的理论基石,并体现哈琴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贡献和独特阐释也正是源于对他们的理论精华的吸取。

关键词:哈琴;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渊源

加拿大理论家琳达·哈琴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重要人物,她的后现代主义诗学理论颇受瞩目。哈琴的后现代理论有着一定思想来源,主要是后结构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思潮对其思想产生重要影响,成为哈琴的理论根基。

一、来自解构主义的传统

利奥塔可以说是后现代理论的开启者,也正是他确立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思想与精神。毫不夸张的说,其后的理论家总体上都是在利奥塔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哈琴的思想亦是如此,从深层来看,不难找到利奥塔的影子。哈琴在她的《后现代主义的政治学》中,多次引用利奥塔的理论作为论证。

利奥塔在对后现代知识状况的研究基础上,极为简明地将后现代的特点概括为对“元叙事”的怀疑。在他看来,现代主义就是一种宏观政治、解放政治,属于现代理性的元叙事叙述方式。它关注“普遍解放”、“永恒真理”等宏大目标。而后现代主义则是崇尚多元性和差异性的“微小叙事”。利奥塔让我们看到了启蒙理性“元叙事”不过是人为创造出的“人间神话”和“美丽的陷阱”罢了。关于知识话语的真相,发现了宏大政治潜伏的各种问题,使人们重新审视那些披着合法化外衣的总体性、绝对性、确定性、普遍性等价值观,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全新的、差异、多元的政治图式。

除了利奥塔,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的也为哈琴的思想带来过启发。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质疑语言文本再现世界的神话,德里达认为语言自身具有不稳定性,文本也就是一种自由游戏而逃避任何固有意义的过程。

他提醒人们不要以为语言是再现世界和意义的工具,意义从未在语言中直接呈现,而只是无休止的被延宕和扩散下去,而书写的结果只是文本而非真实世界,任何文本之外的事物都不过是形而上学制造的幻象,正所谓“文本之外无他物”。德里达这种对于意义不确定性的强调,具有鲜明的解构精神。但是哈琴并没有秉承这种较为极端的观点,相反,她认为解构主义属于现代主义晚期阶段的产物,他并不是后现代主义的分支或核心精神。在哈琴看来,后现代主义是一种矛盾性,这一点,他还是更多地接受了来自后结构主义的教谕。关于德里达的观点,哈琴并非直接继承,而是批判性的继承。

二、福柯后结构主义话语观与微观权力的启发

福柯的话语观揭示了文本中无处不在的“权力”。他曾在1970年法兰西学院就职演说中谈到人类社会是如何控制话语的。他指出人类的话语控制策略主要有四种:“排斥策略”、“解释控制”、“限制话语使用者”和“推行社会话语”。这些策略说明,人类社会中,话语是被一些程序所控制、表现、筛选和分配的。由此话语被披上了合法化的外衣,也就是说,那些看似清白的话语或文本其实都在服务于某个特定的利益集团。文本是交织着各种权力话语的场所,它巧妙地将自己包装起来,在看似公正客观的真理、知识和理性的外衣下,并且把它们表达为普遍永恒的超验存在。

福柯关于权力的论述深受尼采的影响,尼采的“权力意志”理论把人的欲望本能与人的生命联系在一起,而权力与知识又是一对共生体。知识、真理是权力的外衣,权力又左右着知识的外在形式。既然社会的核心是人,而人之间的关系实质就是权力关系。有多少种人际关系,就有多少种权力关系。

福柯指出,那些表面上自明的常识和知识文本,无不隐藏着权力的特性,历史著作同文学批评十分类似,他们都是权力文本,都受到利益体系和主观思想的控制。在这个世界中的人们不知不觉地参与一场“游戏”,他们可能是规则的制造者,也可能是受益者,也可能是受害者,这就是福柯所说的“真理游戏”。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就是探讨和揭示这种游戏的实质。“真理游戏”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手段,它是用来宰制社会、维护自身合法性的实践策略和程序。“真理”在福柯这里与游戏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一种怀疑、甚至是蔑视的眼光。

福柯的权力思想的主旨是要告诫人们不要迷信看似清白中立的科学话语,它们无非是一套受制于权力话语操控系统,即便是以献身全人类为目标的科学家本人,也往往意识不到,它们的话语也在为某种秩序服务。因此,福柯批判的矛头要指向那些看似中立的制度,只有如此,才能揭去批着制度外衣而发挥作用的政治暴力的面具。福柯的这种权力观对哈琴思想影响颇大。其实此后的新历史主义理论的“微观政治学”正是借鉴自福柯的后结构主义。

三、海登·怀特历史叙事学的影响

20世纪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引发的语言学转向是这个世纪初期理论界的重要事件。然而,过了半个世纪,在受到后结构主义的启发之后,人们便开始思索语言是否是透明的中介物?它是否可以客观真实地再现事物的本来面目?人们也开始怀疑历史叙述的真实可靠性。而这些追问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历史学家所使用的语言背后是深藏着某种权力规则的,这种权力叙事决定了在历史著作中事实的样貌。于是对“历史的客观中立”的重新思考便导致了一种新的历史叙事学的兴起,海登·怀特无疑是这一研究的关键人物。他的历史叙事学相当程度地左右了20世纪西方历史理论的研究走向,他的史学观点奠定了后现代主义叙事学的基本样貌。

怀特认为,“过去”或者历史本身是无法再现的,要再现历史,只能通过想象回忆的方式将其呈现于意识或话语之中,通过历史编纂的叙述体形式,将历史事件尽量以因果连续的样貌还原在话语里。看来,历史必然是通过语言才能被人接触与了解,而不是纯然的客观现实,历史绝不等于纯粹真实的过去,它必然带有想象及虚构的成分。历史也从来不是真实的“过去”“历史”与“文学”本质是一样的,它们都是具有文本虚构性的制品,都是以叙事为主的语言结构。历史同文学一样都不是“真实”的再现,都一样包含主观的因素。那么,人们为什么总是宁愿相信历史叙述是连续而具有因果性的呢?这源自于人追求意义的本能,人依赖叙事而生存,叙事为人类提供了解世界的方式。人们希望那些错综复杂的历史线索能够被拼接和缝合成一个有头有尾,有过度又情节的统一的大故事。

这样人们才能够认知其中的意义。因此,历史学家必须选择、整理、取舍和串联,用故事的形式将历史事件传承一个可以理解的画面。这样才不至于令读者感到一头雾水,才会讲述成我们看到的“史实”。

综上所述,哈琴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显然接受了来自利奥塔的解构主义,福柯的权力话语与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的影响。同时,哈琴又有着不同于以往的视角,它将后现代主义置于具体审美实践领域的大背景下,注重考查后现代文化的矛盾性与历史性,而不是用某种单一向度的定义去概括。

参考文献:

[1] L.Hutcheon,A Poetics of Postmodernism:History,Theory,Fiction[M].New York&London:Routelege,1988.

[2][美]海登·懷特.后现代主义历史叙事学[M].陈永国,张万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92、63.

[3][法]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M].何佩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法]福柯.权利的眼睛[M].上海人民出版社,严锋译.1997.

[5][英]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M].宁一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