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围点打援作战新论(上)
2019-12-10赵延垒
赵延垒
在中国数千年的战争史上,曾有一位战神般存在的将领,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最后甚至达到了相关国家不敢与其一战的地步,这就是战国时期的武安君白起。在近代中国军事史上,如传奇般诞生于神州大地的共产党武装力量,曾创造性使用一种战术,因敌变阵,因势用兵,百战百胜,所向披靡,最后也达到了传说中令敌人不敢接战的绝高境界。这种战术就是著名的围点打援,是解放军对人类军事科学的一大贡献,堪称解放军的军事名片和战术标签。
经过信息时代各类媒体的自发宣传,围点打援早已驰名中外、享誉世界。但究竟何为围点打援,无论相关媒体还是专业学术研究人员,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误解。在互联网上搜索“围点打援”,《搜狗百科》解释为:围住一个城镇的敌人以之为诱饵吸引其它地方的敌人增援,其真正目的是打增援的敌人并达到歼灭援敌的战役目的。军事科学院吴晓东《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围城打援战术》一文认为,围点打援“是以一部分兵力围困或进攻敌人的城市或重要据点,诱使临近之敌前来增援,集中主力歼灭援敌于运动之中的一种战法”。
上述對围点打援的定义均认为这一战术重在打援,事实上都颇有不妥。首先是范围比较狭隘,解放军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战例,如攻济打援、攻锦打援等,无不把攻点作为主要目的,但都是公认的围点打援:其次,上述定义往往既强调以打援为主,又把一些攻点为主的作战视作围点打援,人为地造成了概念和内容的矛盾冲突,如《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围城打援战术》一文,专门论述了攻点为主的洛阳战役。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屈怡等人的《解放军经典战术围城打援》一文,在强调围点打援应当以打援为主的同时,又把攻点为主的坻平里战斗作为典型战例加以论述。
古语有云:良将用兵,若良医疗病,病万变药亦万变。战场之上,形势环境瞬息万变,战术战法自然也应当灵活机变,绝不能机械呆板、千篇一律。围点打援作为解放军最常用、最著名、最成功的一种战术,如果每次都以打援敌为主,必然会因为缺少机变而失去生命力,很容易就会被对手识破,更谈不上歼敌制胜,名扬天下。
实际上,围点打援就是以一部兵力包围攻击某处敌军,同时以一部兵力迎击敌方援军,究竟以谁为重需根据战场具体形势而定。实战过程中,围点打援所围的“点”往往是具有重要地位的城镇,因此又有围城打援之称。吴京主演的电影《战狼》中也曾有过“围尸打援”一说,这几个概念本质上都是一致的。围点打援形式多样,灵活多变,围点之目的有佯攻致援、真攻克点之分,打援之目的有围而歼之、击而阻之两种,围点和打援两方面的作战可有先有后,也可同时并重。
一、围点致援,主打援敌
苏家埠战役一角(油画)
油画《苏家埠受降仪式》
辽沈战役中,东野炮兵某部在塔山地区严阵以待
东野缴获的廖耀湘兵团的大炮
致者,调动也。《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评价历代兵法“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所谓围点致援,即包围某一点的敌军,调动另一处敌军增援并设法歼灭。这种战法的主要目的是消灭敌人援军,因此对援敌的作战一般是伏击战和围歼战。其中所谓的“点”,一般是调动对手的枢纽和诱饵,因此围点时往往采取佯攻之术。当然,按计划歼灭援敌之后,如果条件允许,对包围圈中的“点”自然是却之不恭。
围点致援是围点打援最原始、最纯正的一种表现形式,基本等同于狭义的“围点打援”,早期的围点打援以这一种居多。1931年11月~1932年6月,红四方面军连续发起四次进攻战役,即黄安战役、商潢战役、苏家埠战役和潢光战役,这四次战役都是典型的围点致援。以苏家埠战役为例,红军首先包围苏家埠等地,继而大败国民党六安、霍山两地援军,随后又集中兵力歼灭国民党军皖西“剿共”总指挥厉式鼎指挥的合肥援军。此役红四方面军围攻苏家埠长达40余日,两次大规模求歼援敌,战役歼敌总计3万余人,创造了鄂豫皖红军建立以来的空前大捷。值得一提的是,这四次进攻作战中,援敌被歼灭和击退之后,作为诱饵的黄安、商城、苏家埠、仁和集等地也都被一一攻克。
继土地革命战争中横空出世之后,围点致援战法迅速得到推广运用,且成功率极高。抗日战争中著名的神头岭战斗、陈巷桥战斗、潘溪渡战斗,解放战争中的上党战役、清风店战役、宜瓦战役等,无不是围点致援的典范。围点致援战法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原因大致有两个。
其一,围点致援符合人民军队实际情况,便于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早期人民军队火力贫弱,城市攻坚能力不足,进攻敌军坚固设防的据点往往有心无力。红四方面军四次进攻战役中的苏家埠,其实不过是一个小镇子,主要防御设施是寨壕、寨墙和九个三丈高的碉堡,但当时指挥此战的徐向前元帅仍然认为,苏家埠工事坚固,硬攻损失必大。与此同时,解放军天生就具有相对强大的野战和运动战能力,求歼援敌能够充分发挥己方优势,以较小的代价争取较大胜利。消灭援敌之后,点敌待援无望,士气崩溃,打起来就容易多了。商潢战役中,消灭援敌之后,商城守敌弃城而逃,红军不战而得商城;苏家埠战役中,厉式鼎所部就歼之后,号称寨坚壕深的苏家埠,很快就被红四方面军收入囊中。
其二,围点致援符合“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战术原则,能够达到“为敌之司命”的至高境界。《孙子兵法·虚实篇》提出:“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意思是说,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设法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以这一理论为基础,孙子提出了“为敌之司命”的追求。但在实际作战中,天时地利、敌踪敌情等变幻莫测,己方兵力位置、后勤保障等也时刻都在变化,能够根据现实情况作出较为符合实际的决策已属难能可贵,要想“为敌之司命”岂非难于登天?遍观古今中外战史,战前决策脱离实际者不在少数,临阵指挥出现失误者比比皆是,有效调动敌人的战例却总是十分罕见。围点打援战术的出现,恰恰就为“致人而不致于人”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使“为敌之司命”成为可能。红四方面军四次进攻战役前后不足7个月,每次都能有效调动国民党军来援,进而在预定时间预定地点迫敌交锋,顺势歼敌,这在人类战争史上实属罕见。推究其中原因,一是“义”,国民党军以政府军自居,岂能见死不救?二是“利”,国民党军并非不知出兵救援的危险,但如果不救,被围友军士气低落、迅速败亡自不待言,全军整体也会陷入互不信任、互相猜疑的尴尬境地,为保持军队整体凝聚力,出兵救援势在必行。作为解放军围点打援战术历时最长的“受害者”,从土地革命战争开始,直到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决战,国民党军受困于“义”,受惑于“利”,始终没有找到破解围点致援的两全之法,只好一次又一次为友军“两肋插刀”“赴汤蹈火”,直至自取灭亡。
围点致援高明实用,就连大军事家毛泽东也对这种战术推崇备至。1946年10月24日,他在给冀东军区的一封电报中大力推荐围城打援(围点致援)战法,并以精辟的语言阐明了这一战法的精髓:
“为实行此方针应采取围城打援办法。围城之目的不在得城,而在打援”。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围点致援是东方谋略精神的典型体现,在解放军推广这一战术之前,外军极少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空前巨大,各色战术纷纷登场,但中国战场之外的围点致援屈指可数,德军将领曼施坦因在克里木战役实施的“猎鸨”行动,是其中的极少数之一。
二、攻点阻援,克点歼敌
在长期的军事斗争中,解放军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攻坚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作战中的选择空间随之增大。与此同时,敌人对围点打援战术的防范日益加强,解放军随即因敌施策,在“点”“援”之间灵活确定主要目标。毛泽东曾在致林罗刘电报中指示说“在作战实施中,依据城敌与援敌两方面有利于我不利于敌之变化,你们可以酌量调节攻城与打援两方面的兵力,在某种时机将重点放在打援方面(这是首先重要的),在另一种时机将重点放在攻城方面。”毛泽东在这一指示中,显然是把攻城(点)为主,打援为次的作战,视为围点打援的一个类型。
淮海战役中,杜聿明集团全军覆没,大批俘虏被押出战场
被东野俘虏的廖耀湘(右下)及所部官兵
在这一大形势下,出现了许多以攻点为主要目的,以打援为次要目的的作战,即攻点阻援作战。与围点致援不同,攻点阻援重在攻点,对援敌作战目的不在于歼敌,而是保障攻点部队有充足的时间,因此往往以阻击战的面目呈现,如攻锦打援作战中的塔山阻击战、淮海战役中的徐东阻击战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年解放军一些高级将领的意识中,阻援和打援并非两个界限分明、并列对立的概念,他们会时不时地将阻援作战称为打援作战,将阻援部队称为打援部队,这在“攻锦打援”相关文电中较为常见。当前官方术语中也存在类似说法。军事科学院编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在总结东北冬季攻势经验时,就将阻击和求歼援敌这两类作战,统称为打援。这也从侧面说明,攻点阻援确实是围点打援的一个类型,决不能狭隘地认为围点打援就是佯攻点敌、主打援敌。
大同、集宁战役中,晋察冀军区某部正在攻城
根据围点打援的基本理论,点敌固守一点,援敌处于运动中,两相比较之下,援敌总是相对易于消灭的那部分敌人。那么这就有了一个问题,究竟在哪种情况下,解放军会舍易求难、攻点为主呢?综合相关战例,主要是以下五种情况。第一种,大势所趋,顺势而为,典型的如濰县战役。当时正值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内线我军逐渐占据优势,随即开始实施一系列拔点战役,期间自然少不了阻击援敌的作战。第二种,战机出现,果断攻点,典型的如洛阳战役。当时洛阳左近国民党军力量空虚,远处援军难以及时赶到,解放军果断抓住机会,一举攻克洛阳,同时实施了阻击援敌的作战。第三种,点关全局,非攻不可,典型的如攻锦打援。当时锦州形同东北之大门,一旦控制于我手,便能彻底掌握战略决战的主动权,因此自然要以攻点为主。第四种,援敌严加防范、难以求歼,只好退而求其次,典型的如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当时解放军本意是在围歼黄百韬兵团的同时,引诱包围负责增援的邱清泉、李弥兵团,徐图歼灭之。但邱清泉、李弥两兵团在杜聿明指挥下,严密防范,步步为营,华东野战军诱歼计划难以实现,只好求歼变阻击,集中力量围歼点敌黄百韬兵团。第五种,参战双方兵力密度太大,缺少回旋余地,典型的如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坻平里战斗等。一般来说,吸引消灭援敌需要足够的机动空间,但朝鲜地域狭小,双方都投入了大量部队参战,形成了远超国内战场的兵力密度,围点致援、求歼援敌难度太大,攻点阻援才是相对可行的一种选择。
客观而言,攻点阻援的战法在古今中外战史上并不罕见,但如何在攻点的同时有效阻击援军,仍是一门技术活。历史上,很多攻点阻援作战都是失败的。唐朝平定安史之乱期间,曾以优势兵力围攻叛军老巢邺城,但最终却在点敌、援敌夹击之下崩溃。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初期,德军以第6集团军为主力长驱直入,攻进斯大林格勒城内,但因未能处理好攻点和阻援的关系,导致大量苏军援军投入会战,第6集团军最终被反包围和歼灭。
豫东战役经过要图
豫东战役中被俘虏的兵团司令员区寿年(左)和整编75 师师长沈澄年(右)
与其它军队不同,解放军的攻点阻援是在围点打援大概念下的一种灵活选择,有许多独门绝技确保作战胜利。一是能够以极大的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到底是求歼援敌还是阻击援敌,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从而令敌人援军虚实难辨、进退两难,甚至畏惧被歼、推诿扯皮、不敢增援,攻锦打援期间廖耀湘兵团即是如此。二是攻点和阻援两方面作战,事先均经过周密“庙算”,无论攻点还是阻援,都能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地点与敌人交锋,攻则以强击弱,势如破竹,阻则以逸待劳,阵线牢不可破。三是阻援的方法灵活多变,令对手应对乏术。豫东战役围歼国民党军区寿年兵团期间,解放军在多个地域以多种方式实施连续阻击战。当时中原野战军担负着阻击国民党军胡琏和吴绍周2个兵团的任务,其中胡琏兵团战斗力较强,一路突击,率先突进。为完成阻援任务,中原野战军对位置靠后的吴绍周兵团展开围攻,成功迫使胡琏兵团回援。此次作战中,中原野战军的作战行动,就手段而言是典型的围点致援,但就作战目的而言却是标准的“阻援”,最终成功地以围点致援之手段,达成阻援之目的,战术战法之多变,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三、先点后援,点援兼得
发生于1948年6、7月份的豫东战役,是解放军历史上著名的围点打援战役。此战之中,华东野战军主力利用开封空虚之机,首先攻点阻援,攻克名城开封;继而弃城打援,一面阻击邱清泉兵团于桃林岗等地,一面包围区寿年兵团于龙王店,歼灭其兵团司令部,俘虏区寿年本人。指挥此战的粟裕大将后来总结说,豫东战役是“先攻城后打援,战役分为两个阶段,可伺机行事”。
这种先点后援的战法,既吃掉点敌,又重创援敌,在点、援两个方面实现双丰收,堪称是对围点打援战术的一次改进提高和优化升级,是围点打援进入更高阶段的标志。相对于围点致援和攻点阻援,先点后援对实施者的要求极高,大体可总结为三种能力和两个关键。
淮海战役中,中野某部8连突破宿县西门, 荣获“ 登城第一名”称号
上党战役磨盘脑围歼援敌作战中缴获的武器
三种能力,即具备更强的机动能力、攻坚能力和连续作战能力。先点后援的本质,是看准敌方点、援两部力量协同的破绽,充分利用时间差,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要把握住这个时间差,实施者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实施远距离机动,因此要具有远超敌人的机动能力。为节省时间,实施者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攻坚克点,因此又必须具有强大的攻坚能力。此外,先点后援作战一般持续时间较长,要在至少两个阶段内分别实施攻点阻援作战,第一阶段是以点敌为主实施攻点阻援,第二阶段是以部分援敌为主再次实施攻点阻援。因此,实施者必须具有充足的后勤补给,能够以顽强的意志,克服伤亡、疲劳等因素影Ⅱ向,连续作战,勇夺胜利。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先点后援的战法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极少出现,在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也比较少见,进入战略进攻阶段后逐渐增多,如鲁西南战役和豫东战役,进入战略决战阶段后则被频频使用。如辽沈战役中,东北野战军先克锦州后歼援敌廖耀湘兵团,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先克宿县后歼援敌黄维兵团等。
两个关键中的第一个,是瞄准关键点。一般来说,“点”是引诱和调动敌军前进的诱饵,点敌覆灭之后,援敌往往会重新部署,甚至主动撤退以避免被动,那么就很难继续求歼了。先點后援作战,必须瞄准敌方的关键点,最好是关系到敌方政治颜面或生死存亡的枢纽,只有这样援敌才会在诱饵已经失陷、形势更趋被动的情况下,继续推进,勉图恢复,从而给打援者提供战机。上述豫东、辽沈、淮海诸役之中,开封、锦州和宿县都是这样的“点”,这也是这几次先点后援作战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第二个关键,是做好从阻击援敌向求歼援敌的关键转变。先点后援两个作战阶段之间的转变,主要就是阻击援敌向求歼援敌的转变。这一转变受兵力、士气、官兵疲劳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往往是十分困难的,即使解放军这样的围点打援能手也曾有过失手。三战四平时,东北民主联军本来是阻击援敌,后来试图转为求歼援敌不成,整个战役也以失利而告终。
四、点援并重,决战决胜
解放战争中,随着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解放军围点打援的胃口越来越大,逐渐试图同时吃掉点敌和援敌。与此同时,国民党军对围点打援的防范意识进一步增强,解放军佯装攻点,国民党军就不真增援,解放军真攻点,国民党军才会真增援。以上两个原因,促使解放军再次对围点打援战术进行升级换代,筹划中的攻济打援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战例。
1948年7~9月,中央军委和华东野战军就即将发起的济南战役反复进行电报沟通,最后确定指导方针为,在用足够兵力真攻济南的同时,集中最大兵力阻援和打援,既夺取城市,又歼灭国民党援军一部或大部。这种战法的本质是攻点和打援并重,在真攻点的同时试图歼灭全部或一部援敌,攻点和打援同时进行,不分先后。这是一种与以往任何战法都不一样的新战法,粟裕后来称之为“新条件下的崭新战法”。
从战略层面来看,点援并重的出现无疑是解放军实力增强的标志,也是战争进入新阶段的体现。这里所说的新阶段,实际上就是战略决战阶段。但从战役层面来看,点援并重的实施难度极大,早期的尝试无外乎两种结果:第一种如攻济打援,但国民党援军慑于华东野战军打援部队的强大阵势,增援缓慢,济南坚城已克,援军尚未集结完毕,因此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济南战役,仅仅只是济南攻坚战;第二种如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援敌密集推进,难以求歼,华东野战军只好转以点敌黄百韬兵团为主要目标。
辽沈战役中被俘的廖耀湘兵团49 军军长郑庭笈(前排左三)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
上述点援并重战例中,求歼援敌的计划之所以落空,除敌军畏惧防范外,也是因为当时的解放军优势有限,还不能完全掌握战场形势走向。在淮海战役中,随着胜利天平不断倾斜,点援并重最终得到了一次成功实践的机会。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当中原野战军围住黄维兵团后,解放军完全掌握了主动权,对徐州杜聿明集团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求歼。蒋介石倒也配合,不顾战场形势已然极度恶化,再三强令杜聿明集团救援黄维,救援方式也十分奇怪,是前所未闻的撤退式救援,即放弃大本营徐州南撤,途中顺带救援黄维兵团。华东野战军趁机大举出动,包围杜聿明集团并消灭了其中的孙元良兵团。在同时包围点敌和援敌之后,解放军又采取各个击破之策,首先集中兵力解决黄维兵团,然后再吃掉杜聿明集团残余,解放战争中最成功的点援并重之战完美收官。
结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在长期的军事斗争中,解放军不断丰富围点打援战法,战术越来越熟练,形式越来越灵活,逐渐达到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地步。与此同时,由于反复使用围点打援战术,“阴谋”逐渐变为“阳谋”,国民党军各路将领无不对此严加防范。但无论敌人采取何种策略应对,解放军总能以最具针对性的战法克敌制胜。敌冒进则歼灭之,敌慎行则阻击之,敌迟到则后图之,敌势弱则分兵歼击之。从豫东战役开始,解放军往往在一次围点打援作战中,就综合运用多种战法,招式百变如意,令对手防不胜防。如辽沈战役运用了先点后援、攻点阻援等战法;淮海战役则运用了上述全部四种战法,歼灭黄百韬兵团时使用了攻点阻援,先克宿县再歼黄维是典型的先点后援,以黄维为诱饵引诱、吸引歼灭杜聿明集团,是围点致援和点援并重。
古兵法认为:用兵之法,不测如阴阳,难知如鬼神;贵在临期应变,难以一定而求。战场之上,从来就没有不败的战术真理,有的只是洞观敌情、随机百变,这也正是解放军围点打援战术阴谋变阳谋之后,仍能成功胜出的奥妙所在。从这一角度来讲,围点打援可谓是走出了一条两军交锋的必胜之路,窥及到了军事艺术的至高境界,堪称是一种“完美戰术”。
(未完待续)
[编辑/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