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波兰空中力量全览(上)

2019-12-10选锋

兵器知识 2019年12期
关键词:联队米格运输机

选锋

就在去年,创立于1918年11月(即一战结束当月,波兰重获独立之前)的波兰空军赢得了“百年空军”的美称。回首往昔,波兰空军曾在二战岁月中谱写过个人和团队的英雄篇章,如今的这支空军还有多少当年的风采呢?

这架米格-29的涂装是为纪念波兰二战王牌飞行员——取得过16.5个战果的霍巴切夫斯基

波军的米格-29仍然保持着可观的战斗力

2014年,为了改变空军、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之间任务界限日趋模糊的局面,波兰军队对架构体系进行了微调,其中主要变化是在最高司令部设立“空军总监”,由其取代空军司令部负责指挥空军。在部队编制上,包括第1战术航空联队、第2战术航空联队、第3运输航空联队、第4训练航空联队和若干个独立单位,联队内的指挥架构采取联队-基地-中队-小队体系,其中以“基地”取代了原来的“大队”一级。

总的来看,增设空军总监的做法其实并不成功调整一出即招致空军的持续批评,从目前情况看来此后很可能会回到传统的空军独立指挥体系中去。

第1战术航空联队

波兰F-16 双机编队

出现在波兰基地的美军和波军F-16

番号“第1”的这个联队装备清一色的苏制飞机,保持着“旧”波兰空军的本色。联队部驻地希维德温,下辖第21战术航空基地(第40中队,苏-22M4K/UM3K战斗轰炸机)、第22战术航空基地(第41中队,米格-29A/UB战斗机)和第23战术航空基地(第1中队,米格-29A/UB)。

第1联队共保有30架米格-29,这批“支点”有三个不同来源:最初一批是从苏联引入的12架,此后有10架从捷克共和国“交换”而来,另外的都是以象征性的1欧元从德国“购买”的。

在昔日苏联空军中定位为前线战斗机的米格-29一度是波兰空军夺取制空权的不二主力,如今第1和第41中队仍然担负着保卫波兰领空的重任,而在与北约防御体系分享快速反应警报信息后,波兰“支点”还要负责在波罗的海空域执行巡逻治安任务。

2011~2014年间,第23基地的16架米格-29实施了现代化改装,这个耗资约3600万美元的项目由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IAI)承揽,项目包括新的数据总线、平视显示器、前置控制面板、导航系统和敌我识别装置等。升级后的米格29的服役期延长了15年。不过受制于经费,第22基地的“支点”至今尚未接受任何像样的改装,预计数年内就不免要退役。

外号“装配匠”的苏-22以多任务飞机的面目加入波兰空军,目前装备数量超过30架,是波军中唯一专业的空对地打击任务执行者。苏22的服役期本应该在2015年就全部结束,不过经过延寿,波兰空军的“装配匠”号称至少可以使用到2024年。

不难看出,第1联队面临机型严重老化、亟待更新的问题,其实围绕着米格-29和苏-22的替换,波兰空军早就启动了代号为“哈佩雕”的选型计划,但至今仍无头绪。或许F-16V和F-35A是米格-29和苏22的潜在继承者,但是考虑到军费水平,不太可能对第1联队的3个中队实施一对一替换。波兰空军最近宣称“哈佩雕”计划将于2022年左右实施,但评论者普遍认为,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米格-29和苏22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接班者而继续服役。

第2战术航空联队

如果说第1联队的特点是“旧”,那么第2联队就是全面引入美式装备的“新”部队,这个联队下辖的3个飞行中队全部配备了美国提供的F-16C/DBlock 52战斗机。联队部驻地波兹南,下辖第31战术航空基地(第3、第6中队)和第32战术航空基地(第10中队)。

波兰的F-16购于2006~2008年间,目前在第31基地配置了32架,在第32基地驻有16架,都处于良好的出勤状态。两个F-16基地都经过彻底的翻新改造,强化机库、维修中心、飞行模拟训练仪器和条件良好的飞行员宿舍一应俱全,是波兰空军各基地中的典范。

第2联队的战术定位非常多样,包括空战、空对地打击、搜索侦察等。3个F-16中队原本有责任分工,但现在已打破了任务界限,比如原来只有第10中队的F-16具备挂载DB-110侦察吊舱的能力,目前另两个中队也具备了同样的职能。

波蘭为培养F-16飞行员花费颇多,既要把前米格战斗机飞行员送往美国接受基础培训,还要从美国购入F-16的授权课程。目前,新的F-16飞行员仍然要在美国受训,不过波军希望通过引入新型教练机等举措逐渐实现F-16飞行员训练的“本国化”,不过这得视美国的态度而定,最多只能算是“远景”。

“战隼”列装波军十多年以来,俨然已成为波兰武装力量努力融入北约体系的代表。2011年,第6中队的F-16首次参加北约著名的“老虎会”演习,在三年后的德国“老虎会”上就被评为“最佳飞行中队”,去年5月的“老虎会”更是在第2联队的大本营波兹南举行。此外,波兰F-16也受邀赴美国参加了多场“红旗”军演。除了演习,波兰“战隼”也已投入北约框架下的实战任务,包括轮值波罗的海空中警戒和北约边境地区的战备侦察等。

F-16的技术升级与时间一起推进,波兰飞行员已可使用JHMCS头盔(联合头盔提示系统)和AN/AVS-9夜视镜等设备,挂载武器能力也提到了提升,除了配套使用的AIM-120C-5和AIM-9X空空導弹,“小牛”空地导弹和AGM-154联合防区外武器,Mk 82和Mk 84航空炸弹,

“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和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外,还可使用“狙击手”先进瞄准吊舱和DB-110侦察吊舱,以及AGM-1 58联合防区外武器等。

第3运输航空联队

虽然不是“作战联队”,但第3联队在装备和任务的多样性上是波兰空军各联队中首屈一指的。顾名思义,运输联队的主要任务就是战略和战术运输,具体包括运送兵员、投放伞兵、投送特种部队、运输物资、疏散伤员和人道主义救援,以及贵宾服务等。在波兰参与伊拉克、阿富汗、科威特和乍得等地的军事行动中,都有运输联队的身影,该联队的飞机也是北约多种国际演习中的常客,比如“红旗”和“阿拉斯加”军演、欧洲高级空运战术训练科目(EAATTC)等。

波兰空军很倚重数架C-130E,但这批飞机机龄都已很长了

M28B“空中卡车”轻型运输机编队飞行

联队部驻地波维茨拥有波兰规模最大的空军基地,那里以前曾是苏20和苏-22机队的大本营。联队下辖第1运输航空基地(航空中队,湾流G550公务机和波音737-800公务机;直升机中队,W-3直升机)、第8运输航空基地(第12中队,PZL M28B运输机;第13中队,C-295M运输机)、第33运输航空基地(第14中队,C-130E运输机;第7特种任务中队,米-17直升机),另外还编有3个都装备W-3直升机的搜救大队。

第1基地的航空中队定位最为特殊,它专门为波兰军政要员提供VIP服务。该中队的前身是使用图-154运输机的第36特种运输航空团,该团的历史在2010年4月10日戛然而止,当时一架波兰的图-154M在俄罗斯的斯摩棱斯克附近坠毁,造成包括总统卡钦斯基在内的96人死亡。

图-154失事和第36团解散后,波兰一直从巴西租赁小型客机救急,之后在2016年启动了购买两架湾流G550公务机的程序,两架飞机分别于2017年6月和7月交付并编入航空中队,专门从事国家元首级别的运输任务。

运送其他政府官员的机型则是波音737-800公务机。经过多轮谈判,波兰最终以6.68亿美元的价格从波音购入一架二手机和两架新飞机,二手机已于2017年底交付,舱室配置只属于“标准级别”。两架全新的波音737-800预计将在明年完成交付,舱内配有国家元首沙龙、高级舱室和高于“标准级别”的经济舱。按照波兰空军的设想,未来还将为这3架波音飞机增配主动和被动防御系统。

第8基地的M28B号称“空中卡车”,是由波兰最老牌的飞机制造厂PZL设计制造的一款轻型运输机,其实是基于苏联的安28运输机而来。M28B是运输联队中装备数量最多的一种机型,共计有23架,使用该机的第12中队的主要任务是投放伞兵和投送特种部队。

同一基地的第13中队所使用的C-295M中型运输机购自西班牙,原本有17架,后来因事故坠毁了一架。第13中队曾执行过从乌克兰东部撤运波兰侨民的任务,其编成内还包括一个医疗分队,其使用的C-295M的内部可转换为空中重症监护站。

第33基地的主要装备,是于2009年从美国购入的5架C-130E“大力神”中型运输机。这批C-130E生产于1971年,每架在美国空军的飞行时间都超过了2万小时,虽然进行了局部强化和有限的升级,但其过长的机龄始终无法让人放心。因此自2016年1月起,比得哥什的第2号军用航空工厂(WZL-2)开始对“大力神”展开程序化仓储维护(PDM),这一维护以后每5年就要实施一次。而每次维护的时间都很长,每架要耗费11~12个月的工时,原计划5架C-130E的维护将在明年年初全部结束,现在看来肯定要延后了。

第7特种任务中队是第33基地编制内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单位,指定用于配合特种部队行动。不过这个中队的装备并不先进,是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米-17中型运输直升机,当然这些直升机经过技术改造,增添了夜视镜、集成通信系统和飞行参数记录器等,其中数架还可以在有需要时加装7.62毫米M134速射机枪。据称波兰政府已同意了空军的一项“紧急行动需求”,即购买8架用于特种部队行动的运输直升机,不过实施时间并不确定。

波兰空军很喜欢M-346A 教练机,但经费有限购买数量不多

进入检修状态的C-130E运输机

第4训练航空联队

第4联队负有训练波兰飞行员的重要职责,联队部驻地德布林,下辖第41训练航空基地(航空中队,TS-11初级教练机和M-346A高级教练机;直升机中队,SW-4直升机和米-2直升机)、第42训练航空基地(航空中队,PZL-130教练机)。

每一名波兰空军飞行员都从德布林的波兰空军学院开始其军旅生涯,然后根据定位的不同,分别在36架TS-11“火花”、16架PZL-130“小鹰”、8架M-346A和20余架直升机上接受相关培训。

最老旧的TS-11早就在等待它们的接班者,购自意大利的M-346A——波兰人称之为“白尾鹰”。这种飞机的性能很好,但价格颇高,除了已经到位的8架,新的采购计划只有4架,显然不足以全面替换TS-11。按照训练联队的计划,TS-11最晚将在2022年全部退役,接下来的新机选型势必也要费一番脑筋。

波军内部有一种声音认为,波兰空军完全可以通过引进意大利教练机的战斗型号M-346FT或M-346FA来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既满足飞行员训练需要,更可以取代苏-22而成为空对地打击主力。当然,这一建议连论证阶段都尚未进入。

(未完待续)

[编辑/行健]

猜你喜欢

联队米格运输机
Y—20重型运输机多视图
俄罗斯将用米格—35替代现役米格—29战斗机
彩图吧
玻璃蛋中的那粒米
C-13“大力士”运输机试验发射曳光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