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AGM-183A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导弹首飞

2019-12-10严毅梅谢祎莎

兵器知识 2019年12期
关键词:超声速滑翔弹头

严毅梅 谢祎莎

2019年6月12日,美国空军在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成功完成了一次高超声速导弹的试射。在试射中,1架B-52H战略轰炸机发射了AGM-183A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导弹。该型导弹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0马赫,拥有多重变轨能力,由B-52H、B-21这类战略轰炸机运送,可对敌方目标实施远程打击,实战部署后将增强美空军的战略打击能力。

奋起直追——不足两年进入试飞阶段

美军一直特别重视各类高超音速武器的发展。而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等国高超声速导弹武器进展迅猛,美国的优势正在丧失,不得不加速发展以应对威胁。美空军为了追求进度,快速形成装备,选择了最为保守和成熟的技术路线,即采用成熟的弹道导弹技术进行改进,来研制空基高超声速弹道导弹。AGM-183A高超声速导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2018年2月,美国空军在发布预算申请文件中,首次披露了“空射快速响应武器”(ARRW)项目。美空军计划在“战术助推滑翔武器”(TBG)项目的技术成果基础上,通过实施ARRW项目,研制新的空射型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导弹,导弹代号AGM-183A。TBG是美空军和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合作研发的高超声速武器项目,于2014年启动,目的是发展和验证战术级空射高超声速助推滑翔系统所需的支撑技术,包括气动分析、热分析、风洞试验数据、关键高温材料、制导导航与控制算法、仿真模型、验证方法和软件代码等。

波音、雷锡恩和洛马三家公司参加了项目竞标。美国空军评估认为,雷锡恩公司的方案中,助推器尺寸和性能无法满足射程要求,导引头方案无法满足进度要求。而波音公司提出,在合同授予后96个月内交付导弹,这比空军要求的时间晚了60个月,也存在进度风险过高问题。此外,波音公司的方案是研制弹道再入式导弹,而美国空军要求研制的是助推滑翔导弹。洛马公司的方案充分吸收了美国此前助推滑翔导弹项目的成果,且在一些重大部件上实现了通用,可节约大约24个月的周期,成为唯一满足进度要求的方案。2018年8月13日签署协议,ARRW项目合同具体承担方是洛马导弹与火控分公司。合同价值4.8亿美元,包含设计、试验、保障和验证导弹的全部科研经费,以及在低速初始生产阶段交付2批次具备早期作战能力的AGM-183A导弹。合同周期截止到2023年。

AGM-183A高超声速导弹特写

2019年6月12日,美空军使用B-52战略轰炸机作为运载工具,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进行了AGM-183A导弹的首次飞行试验。试验部门搜集了有关导弹发射和爆炸的各种试验数据。美媒称,此次试射的高超音速导弹未装填战斗装药,尺寸和重量比照未来作战型导弹生产,装备了部分控制系统,其余部件由重量模拟器取代。AGM-183A导弹懸挂在B-52H的机翼下,按照预设的程序完成了飞行,不过没有进行投掷。试飞主要测试导弹在外部悬挂上的系留情况。至于什么时候进行包括投掷和飞行试验在内的新一轮试验,美空军目前还没有通报。计划2019年完成AGM-183A导弹的关键设计评审,2021年进入量产并具备早期作战能力。

旧瓶新酒——以弹道导弹为载体,用“战术助推滑翔武器”作弹头

美空军目前尚未正式公布AGM-183A导弹的一些技术细节和性能。与此同时,ARRW项目的一些重要细节已经向外界发布。但仅凭这些还不足以对AGM-183A导弹的情况进行详尽合理的描绘,且将来情况还会有所变化。

美空军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在其官方推特上发布的AGM-183A首次飞行试验现场照片

俄罗斯“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早在2018年3月就由米格-31携带试射成功

AGM-183A是空射型弹道导弹,弹体为圆柱形,带有锥形头整流罩,尾部安装有折叠式弹翼。大部分飞行性能仍然未知,仅有报道称射程为800千米。从外观上看,没有显著的级间段设计,很可能与俄罗斯“匕首”一样,采用了单级火箭助推器,且头体不分离。这与此前披露的、采用TBG楔形高超声速滑翔弹头的说法大相径庭。除非该弹在弹头部分采用了整流罩设计,将扁平的楔形布局滑翔弹头布置在整流罩内,但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AGM-183A导弹在尺寸上明显小于“匕首”。根据波音公司官方网站资料,B-52轰炸机机长48.5米。以此为参考,可测算出AGM-183A导弹弹长约6.5米,主体弹径约0.77米,头锥段长约1.7米。若采用整流罩,则整流罩内部的滑翔弹头翼展将明显小于0.77米,长度将小于1.7米,结合其扁平式楔形布局特征,该弹头的空间容量将非常小,扣除必需的热防护、控制、电源等子系统外,很难有效布置战斗部、雷达导引头等作战所需的载荷部件。俄罗斯“匕首”高超声速导弹全长约7.7米,弹径约1米,头锥部分长约3.4米。以“匕首”导弹重3.8吨计算,AGM-183A导弹弹重应在2吨左右。

AGM-183A最有可能携载可分离式弹头,弹头使用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开发的“战术助推滑翔武器”战斗部。其弹头的速度能够达到20马赫,携带核装药或常规装药。可在命中目标之前,在降低高度的飞行弹道上实施机动。导弹的固体推进剂发动机可保障弹头加速到所需速度。

AGM-183A导弹首次试射时由B-52H战略轰炸机运载。导弹采用折叠式弹翼设计,一方面可能是为了适应挂架要求,另一方面很可能也是为了适应未来作战飞机内埋弹舱挂载要求,为B-2和B-21战略轰炸机内埋携带该型导弹创造条件。

首次试射的AGM-183A导弹装备了部分标准弹载设备。最有可能的是,作战型AGM-183A导弹将配备惯性和卫星导航系统,确保导弹沿着预计的弹道飞行。弹头也应该装备类似的设备。与此同时,其自动驾驶仪必须保障飞行中的机动。

悄然即时——赋予空军新作战能力

AGM-183A项目不是美国第一次为空军战略力量研制空射弹道导弹。过去已经实施过几个类似的项目,但其中没有一个已达到试验阶段。然而,这次美军决心将项目推进到投入使用阶段。

在2018年8月披露的一份官方文件中披露,ARRW项目2019年要完成关键设计评审,2021年要具备早期作战能力。该进度设置非常激进。美空军为了追求进度,而选择了最为保守和成熟的弹道导弹技术进行改进。从目前研判的方案和尺寸上看,AGM-183A导弹的滑翔机动能力将大幅弱于预期,射程也要显著小于“匕首”的2000千米。

带有高超音速弹头的空射弹道导弹有许多重要优势,可使空军战略力量具备新的作战能力。因此,AGM-183A项目具有较高的优先权。此外,最重要的是类似的武器系统已经在国外研制成功或投入使用,美国已经滞后,处于一个“奋起直追”的位置。

AGM-183A由战略轰炸机运送到发射点,可以使作战半径达到数千千米,几乎能够摧毁地球上任何地点的目标。与此同时,尽管在测试过程中B-52H仅携载了一枚AGM-183A,但实战中一架B-52H可以携载2枚或者4枚。

B-52H航程远、载弹量大。俄罗斯米格-31携带“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载机虽无洲际航程,但速度快,灵活度也很高

B-52H掛载AGM-183A高超声速导弹

目前,在射程800千米的飞行弹道上发射“普通”弹头,不一定能突破敌方的防空和反导系统。突防问题应借助高超声速滑翔弹头来解决。预计“战术助推滑翔武器”弹头将具备高超音速武器的所有优势,可对各种战略目标进行“短距即时打击”和“无预警打击”。采用弹道导弹作为运载工具,保障了极高的弹道高度,超高的速度也将减少防空和反导系统的反应时间,且弹头具备较强的机动能力,敌方防御系统要实施拦截极其困难。根据一些报道称,“战术助推滑翔武器”弹头能够携带专用和常规两种装药,使执行任务的范围得到扩展。这将使AGM-183A导弹成为在最短的时间内实施反击作战的手段,与美空军战略力量的其它导弹一起,摧毁敌方的重要目标。

现实骨感——前景有待观察

按照合同的规定,AGM-183A导弹的研制将在2021年底前完成。之后,美国空军将能够实战运作这款新型武器。美国是否能够按时完成上述计划,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迄今为止,AGM-183A导弹项目仅达到了样品生产阶段。另一方面,从签订合同到样品的第一次飞行只用了10个月,洛马公司仍然有足够的时间来研制和测试这款武器。

AGM-183A导弹研制要取得成功,一个关键要素是“战术助推滑翔武器”项目研制的高超声速弹头,该弹头的研制已经进行了多年。据外媒报道,今年初春,“战术助推滑翔武器”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但离以作战运用的模式进行飞行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因此,研制“战术助推滑翔武器”或AGM-183A导弹遇到难题,可能导致导弹列装延迟或甚至放弃整个计划。

显然,目前不仅美国内在密切关注“空射快速响应武器”项目,美国的对手也将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美国空军希望在2021年底前完成研究工作,这样对手仍有时间解决如何反击的问题。未来几年,美国能否借助“空射快速响应武器”项目,发展AGM-183A高超声速导弹,来缩小在该领域的差距甚至跻身领先行列,让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行健]

猜你喜欢

超声速滑翔弹头
欲速则不达
高超声速武器发展与作战应用前瞻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创投圈盯上超声速
MBDA公司“智能滑翔者”制导炸弹
第二艘“太空船二号”首次无动力滑翔
鼯猴
航空邮票:航空体育--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