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互动视域下英语第二课堂的构建

2019-12-10吴铁军谢利君丁燕殷珂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

吴铁军 谢利君 丁燕 殷珂

摘要:英语第二课堂是一种旨在提升学生英语实操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生命化、人文化、实践化的交互主体性教育活动,而基于“符号域”的文化互动理论和强调“做中学”的任务型教学法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文化互动与任务导向的三重路径理当成为英语第二课堂得以通行无碍、圆融自足的应有之维。具体言之,第二课堂亟须做到在“发现式”活动中建构学生新的语言知识、在“合作互动式”活动中实现学生英语语言体系的全面建构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工具性”活动中实现学习者英语人文的孕育。

关键词:第二课堂 符号域 文化互动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愈来愈受到社会的重视,我国的英语教育事业肩负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语言文化意识的跨文化人才的重要使命。目前我国英语班级规模普遍偏大和传统教学模式等原因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用目标语进行互动与交流的机会偏少,无法充分满足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实操训练的迫切需求。在这种形势下,英语第二课堂的重要性逐渐开始被外语教师与学者们所认识,成为英语第一课堂的有效弥补与延伸。

一、英语第二课堂的概念和研究状况

1.英语第二课堂的本质

英语第二课堂绝非单纯的以娱乐为导向的学生活动,实为一种生命化、人文化、实践化的交互主体性教育活动。具体而言,英语第二课堂紧密围绕英语教学目标开展,是以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完善学生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体系为核心的多形式教学活动,是课堂英语教学的拓展和英语教学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种以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宗旨的有组织、有目标的活动具有实操性和开放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实践操练的平台,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技能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为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跨文化人才做好准备。英语课外活动具有实操性,注重学生对语言技能的运用,其非正式性与包容性也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且不容易受到规模和教学场地的限制,这无疑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公平参与、自主发展语言实操能力的广阔平台,是对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与延伸。

2.英语第二课堂研究的现状

首先,英语第二课堂的研究成果总体呈增长趋势,但与第一课堂的研究成果相比总量偏少,质量偏低。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上以“第二课堂”并含“英语”为关键字在1998-2018年范围内进行搜索,共计搜索到相关论文772篇,而以“英语课堂”为关键词搜索到的论文是17 335篇。其中,以“英语课堂”相关的CSSCI收录论文和北大核心期刊论文的数量分别为237篇和1 098篇;而与英语第二课堂相关的CSSCI收录论文和北大核心期刊论文的数量分别为7篇和52篇。可以看出,在过去的20年间,尽管学者们对英语第二课堂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是研究成果从数量和质量上都与英语第一课堂的研究成果具有較大差距。其次,现有的相关研究对英语第二课堂的理论原理分析不够深入和系统。目前英语第二课堂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从英语第二课堂的意义、必要性、可行性、活动形式、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如杨秀文(2006)、郭继东(2008)等人所做的研究,而对英语第二课堂的理论依据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有效构建途径方面的论文则少之又少。因此,笔者从文化互动和语言习得视角出发,探索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的有效英语第二课堂构建的三重进路,以期对我国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有效英语第二课堂构建的理论依据

1.英语第二课堂:文化互动的场域

英语第二课堂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教学一般是以活动为形式,由多人参与来实现,其非正式性、集体性和活跃性使文化互动在第二课堂中比第一课堂中产生得更频繁和深入。前苏联的符号学家、文化学家洛特曼先生于1983年提出了“文化互动”理论,后我国学者邹丽娟将文化互动总结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冲突与融合,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是民族间相互吸收、相互借鉴的过程”。文化互动对学习者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学习者对目标语言文化接触越频繁,就越能在情感上对目标语言文化变得更加积极友善,更容易接纳这种目标语言。在文化互动的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符号域”频繁产生碰撞和相互影响,同时在交际者之间形成某种语义协商,从而产生更多有意义的语义输出。在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中,尽管很少存在不同民族交际者之间的跨文化交际,但两种语言“符号域”之间的互动却是无处不在的,而且课外活动的活跃性和互动性使“符号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在第一课堂上表现得更频繁和深入。频繁深入的“符号域”碰撞势必在参与者潜意识里造成频繁的语义协商,从而形成更多两种“符号域”都能接受的语义输出。

2.英语第二课堂:“做中学”的平台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语言教学理论,主张教师应该把课堂设计成一系列的语言任务,学习者通过“做中学”实现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意义为主、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很多英语教师自觉地选择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中国化,即与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相结合,使它更适合我国英语课堂的国情。

我国学者李锐明确地指出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一大特点就是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任务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本的新型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完成由教师布置的贴近现实生活的交际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正确运用语言获取和交流信息,从而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不难看出,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开放性与任务性等特征与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理念不谋而合。学习者作为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执行各种任务来实现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这正是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所主张的“做中学”的过程。因此,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只要能够融合任务型教学理论原则,以任务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将语言意义与任务相结合,就能够实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进一步巩固第一课堂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的目标。

三、基于文化互动与任务导向的三重进路

在借鉴融合文化互动理论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基础上,教师亟须从“发现式”活动、“合作互动”式活动以及“工具性”活动这三个维度构建有效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以实现学习者英语语言知识体系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1.在“发现式”课外活动中建构新的语言知识

“发现式”学习的理想状态是学习者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通过自觉自主地在学习环境中探索而发现、掌握新知识。为了完成教师设计的任务,学习者在自主地对学习材料和学习环境的客观实践中发现新知识,并在大脑中主动建构其内部心理意义。为了便于学生探索发现新知识,教师设计的第二课堂任务应该有利于学生进行“发现”学习,任务情境的创设应该符合“发现”学习的规律、能够引导学习者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在头脑中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在学生参与英语课外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勇于探索和发现,积极地通过对语言材料和环境的实践活动建构新的语言知识。此外,英语教师要鼓励学习者多读、多思考、多发现,注重平时语言知识的积累,同时通过参加英语第二课堂任务运用自己所积累到的语言知识,并在旧知识的运用中发现和掌握新语言知识。

要实现“发现”式英语课外活动,就必须注重英语课外活动中参与者交际需求的创设。教师在设计活动任务时须充分考虑到任务中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需求,交际的情境要尽可能的真实,并在最大程度上符合学生的智力水平增长和成长的需要,还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將课外活动的任务情境设计得接近现实情境,才能使学习者在语境中产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动力,从而促使学习者因交际需求而不断探索发现更多适合交际情境的语言输出,以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2.在“合作互动”式课外活动中实现语言体系的全面建构和人的全面发展

只有通过“合作与互动”式情境式课外活动,才能充分实现参与者英语语言知识的全面建构,同时亦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17年12月在华南理工大学召开的首届应用语言学国际前沿课题高端研讨会上,王初明所阐释的“续论”强调创造性模仿的重要性。语言虽然要靠模仿,但内容要靠创造,而语境和情境正是创造内容的前提。现实生活中语言的真实使用通常是由交际需求驱动的,而交际的发生总是具有一定的语境和情境的。“合作互动”式英语课外活动即是创设交际语境的重要平台,学生在尽可能接近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主动互动、交流、与协助。

英语第二课堂中的“互动与合作”蕴含了双重的含义。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学习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学习者之间的认知能力不尽相同,且各自的经验也有所差异,即使是同一知识在不同大脑中的建构也会有所偏差,意义在头脑中的建构过程须通过协作互助才能实现得更系统、更全面。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学习者作为社会人的角色和意识得到全面地发展和提升,团队合作精神会得到增强,语言思辨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培养。另一方面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英语课外活动中的互动不仅包含了参与者之间的互动,更涵盖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即我国传统文化与英语语言文化之间的互动。而在两种语言文化的互动中,由于“符号域”的不对称性,在参与者的头脑中会产生一个“对比图式”,在对比的过程中参与者以平等包容的姿态了解和认知英语文化及其人文精神,吸纳英语文化中的精华,自觉提升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在英语课外活动中,教师须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合作来改善学习者学习的心理气氛和文化氛围,同时在英语课外活动中合理嵌入蕴含两种文化与人文精神的素材,通过文化互动提高参与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3.在“工具性”的课外活动中实现学习者英语人文的孕育

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操性和应用性决定了“工具性”是英语课外活动的第一属性,但是其“人文性”亦不能忽略,因为“人文性”使语言生动形象。教师在设计活动和引导参与的过程中要确保在“工具性”的基础之上实现学习者英语人文的孕育。“工具性”是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操性和应用性所决定的,这是任务的根本属性,而语言“人文性”的融入使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充满人文气息和生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探索欲望。如果说英语课外活动的"32具性”是躯干的话,那么其“人文性”就注定是英语课外活动的灵魂和生命,是使其精彩和具有吸引力的精髓。

要在“工具性”的课外活动中实现学习者英语人文性孕育,须做到两个方面。首先,英语教师本身一定要具备人文意识,善于挖掘教学素材中的文化知识和人文精神,在英语课外活动的设计中要充分嵌入课堂教学素材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知识,使学生感受到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上所传授文化知识的关联性和一致性,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实现对第一课堂所学语言知识的进一步操练和对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进一步感知和汲取。其次,教师在设计课外活动和指导学习者参与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在比较英语人文知识和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中感受两种文化的不同,同时以客观平等的姿态去欣赏和吸纳英语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发展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
“大思政”格局下推进第二课堂建设的路径研究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实践观对第二课堂建设的启示
浅析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基于微信协作式翻译教学第二课堂模式探究
基于第二课堂建设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
高职职业生涯规划第二课堂的设计与开发策略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