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谈新闻工作者的“翻译”能力

2019-12-10王颖

记者摇篮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新闻翻译能力

王颖

【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新闻工作者的“翻译”能力越发凸显。提到“翻译”,乍一听,以为是外事部门的翻译官。殊不知,新闻工作者在某种程度上具备并常年使用着“翻译”功能,他们的翻译能力在新闻生产制作的过程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新闻工作者身上所承担的“翻译”重任是惠及大众的,其重要性一点不比外交翻译官小。那么,何谓新闻工作者的“翻译”能力?提升这种能力有何必要性、紧迫性?如何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翻译”能力,本文将就实现它的方法论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闻“翻译”能力   百姓视角   行家行话   社会杂家

有人把新闻工作者称为“新闻民工”“泥腿子”,除了表达对新闻工作的辛苦外,也流露出认为新闻工作技术含量不高、“鹦鹉学舌”等误解。有人说,保证新闻通俗性,“认识3000个汉字”就可以做好新闻工作了,但真正的好稿子还是需要耐人寻味或者启迪心智、振奋人心的,真正的好记者还需要具备“翻译”能力。

一、新闻工作者“翻译”能力的重要意义

首先要搞明白,什么是新闻工作者的“翻译”能力呢?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央视的各位主播和记者可谓“大放异彩”,“新型迎宾礼炮背后的高科技”“阅兵式现场布展的秘密”等专题被他们专业、生动而详实地报道,让全国媒体同行和全国电视观众啧啧称赞。当天和次日的朋友圈刷屏了关于这次报道的截图以及“好词佳句”。其实,他们承担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就是将这些“内部准备”和“行话”诠释成老百姓能听懂的事物,他们是阅兵式活动的“翻译”,他们需要深入一线蹲点、调查,带着发现的眼睛,用百姓视角提问,读懂之后,又要用百姓听得懂的方式把严肃新闻解释给观众听。

我认为“翻译”过程,就是新闻从业者在选题、采访、创作、编辑等工作中,将杂乱信息导入大脑,又输出成为新闻产品的过程;是将国家大政方针,某行业、某领域中的专业行为、术语行话、复杂法规条文、重大事件等,通过通俗的语言解释或加工表达出来的能力。无论是提供同声音响的记者,还是靠声画的网络或电视主播,他们的“翻译能力”是配套整个生产流程的能力。

具体拆解这个能力:一导入;二输出。导入阶段包括:识别筛选能力、理解归纳能力;输出阶段包括:共情能力、表达能力和演绎加工能力。完成一次循环,进入下一次循环的过程中,还需要接受反馈和消化提高的能力。在记者做到“四力”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移动互联网上这些网民的阅读和收看需求,他们更喜欢“竖屏”产品的生动性。传统媒体在“新技术革命”中更加“接地气”,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将新闻“通俗化”,这特别考验新闻工作者的“翻译”能力。

二、如何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翻译”能力

1.新闻工作者要用百姓视角,找好“切入点”,创作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产品

“翻译”过程中在“导入”阶段,新闻工作者需要自发形成一种职业素养,即“从受众的需求出发,带着受众的眼睛寻找有效资源”,才能更好地进行第二部分也就是“输出”部分的工作。所以,提高“翻译”能力首先就要在新闻生产时树立百姓立场和朴素视角,杜绝清高、摆酷、事不关己的工作作风。尤其在对于大事件的处理上,以及晦涩、专业、复杂的会议、精神、政策的解读上。

比如中国股市的報道。中国的二级市场在全球有一个怪现象,就是机构投资者少,“韭菜”股民占比多。那么很多新闻要照顾普通股民情绪,而他们又非专业人士,这就需要财经记者“说人话”“做翻译”。在大连召开的“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采访经济学家李稻葵后,我把“经济学家谈经济”的稿件样式翻译成若干短讯,如:《中国股市已经见底,被低估股票如海边贝壳待捡拾》。让老百姓看懂了,很“解渴”。记者要时刻想着:读者、观众、听众、网友想看什么?想听什么?什么对他们是有用的有趣的有效的?带着这样的自我要求,再进行新闻生产,是提高翻译能力的先决条件。

2.新闻监督的作用要求产品对大众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还特别需要提高与受众“共情”能力,不给舆论管理添乱《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多家央媒曾发文谈中国对非洲扶贫。但坊间百姓也有人议论,为何我国政府这么“大方”?次日,移动互联网摘选后编辑为更适合移动人群阅读的内容,标题改为《中国免非洲900亿债务为点啥》——点击率一度创下新高。文章把晦涩难懂的数字、图表,严谨高冷的外交方针,翻译成为“中国本国的扶贫工作没有耽搁”和“中国对非洲投入远远小于经贸合作带来的收益”等内容,通过对比解析,既客观又通俗,简单明了让人心服口服,达到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3.新闻工作者要把行话、术语、数据等翻译成“大白话”,建立通俗生动的表达体系

比如我们时常会在报纸上看到记者写些带引号的方言,海产品中的鱼类,如果在大连的媒体上说“牙鲆鱼”如何,一般只有资深主妇知道,但如果用“大偏口鱼”,基本上小学生都知道了。这是记者尤其是地方台的主持人最应该注意的问题。“看景不如听景”,多了解百姓方言和民间习惯,体现在新闻产品里,这点应当向导游学习。

而目前新闻报道中还有大篇幅刊登CPI、PPI、GNI、M2、M1等专业经济术语如何变化的文章。如果记者和主持人可以进一步解读,使用如“每家的厨房和菜篮子,就能反映出当下的CPI变化”等语言,会进一步拉近和受众的距离,让人更深入地理解国家经济变化和大政方针。把行话嚼碎变成百姓关切,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理解和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增强新闻有效传播的重要抓手。带着思考和观点说话,成为当今新闻从业者的“标配”,应创造争当意见领袖的行业氛围。把新闻做深做实,通过良好的翻译能力成为媒体意见领袖。

都说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殊不知,信息爆炸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受众喜欢的不是流水账般浪费时间精力的阅读,而是有偏好、有重点地消化有价值的新闻内容,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二次加工,从字句间的筛选,到文章间的互动、对比、链接,增加受众接收信息的维度,让受众了解媒体态度,这是媒体设置话题、锚点,从而增强受众黏性和美誉度的基本手段。

当然,新闻工作者面对被采访者和受众,读者、观众、听众、网友的反响,若有导入反馈信息的能力最好,可以让下个翻译过程更进步。“如何高效率接受受众反馈,有针对性地提高业务能力”这一问题,本文不进行赘述。

(作者单位:大连新闻传媒集团)

猜你喜欢

新闻翻译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