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出镜记者的核心能力

2019-12-10杨志华

记者摇篮 2019年10期
关键词:现场报道受众能力

杨志华

【摘 要】新媒体时代,直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现场报道的灵魂人物,出镜记者越来越多地走向前台。作为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需要具备很多种能力,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敏锐的新闻发现力、深厚的新闻采访力、高超的新闻叙述力和独到的新闻评析力。这四种能力使记者能够迅速发现新闻价值、挖掘新闻线索,准确描述新闻场景、揭示事件真相,冷静分析新闻现象、表达新闻情感,客观评述新闻事件、预测新闻趋势,这是出镜记者的核心能力,也是出镜报道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出镜记者   核心能力

一、出镜记者的涵义和作用

所谓出镜记者,是指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信息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记者和新闻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的总称。主要包括三类:一是新闻消息中的出镜记者;二是新闻专题中的出镜记者;三是访谈节目中的出镜记者。

出镜记者的出现,将强烈的现场感和目击感带入视频新闻中。作为现场报道的“核心”,出镜记者是距离新闻现场最近的观察者、记录者和叙述者,他们在现场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味觉、嗅觉,传递来自现场的信息和细节,和现场人物对话,揭示画面背后蕴含的新闻事件的本质和规律。某种程度上说,出镜记者就是受众的“眼”和“耳”,是受众的“五官”,他们拉近了受众与现场的距离,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和真实性。同时,出镜记者的出现,让新闻报道更具人情味和感染力。出镜记者的“在现场”,缩短了新闻事实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即便新闻现场与受众距离遥远,也能在心理上产生共鸣。由于出镜记者所带来的“现场感”“人情味”,以及现场报道所展现出来的震撼力和影响力,使得出镜报道成为各大媒体竞争的重要武器之一,不仅在大型特别报道和直播活动中采用出镜报道,就连常态的民生新闻,也频频出现出镜记者的身影。

二、出镜记者的主要任务

在新闻现场,出镜记者的主要任务是准确、迅速地提供现场信息。具体表现为:快速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以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间点;掌握第一现场以及由第一现场派生出的其他相关现场;采访当事人、目击者、相关人员、普通市民等;报道此时此刻新闻现场的情况,以及稍早些的情况,即事件目前的发展情况、事态情形;由现场表象推断出事件的基本起因,并根据报道需要,展开对有关人员的采访。

根据工作任务,出镜报道的基本流程是:先介绍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告知自己所处的位置。接着,有逻辑、有顺序地叙述现场情况,帮助受众理解现场画面:什么时候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新闻现场目前正在发生什么?记者发现和听见了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和细节?感受到了什么?等等。然后,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信息:现场曾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记者进行简短的分析和评述,有时候采访特定人物,对事件的原因、发展趋势或影响和意义做出判断和总结。

三、出镜记者的核心竞争力

由出镜记者的主要任务可以看出,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能力是敏锐的新闻发现力、深厚的新闻采访力、高超的新闻叙述力、独到的新闻评析力,这四种能力决定了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成败。

1.新闻发现力。新闻发现力,是指记者发现、判断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新闻发现力是新闻记者的首要能力,是一种敏锐发现新闻价值、精准地把握新闻事实的能力。包括新闻线索、新闻价值、新闻视角、新闻故事细节的发现能力。

首先,出镜记者在现场的观察与判断能力,决定了现场报道的成功与否。现场报道时,出镜记者通常是以目击者、采访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到了报道现场,第一任务是观察现场,了解现场,掌握基本情况,确定采访报道的主题和思路。因为,新闻现场中的每个场景和细节的出现都可能转瞬即逝,当时未能捕捉到的重要信息和细节,后期无法像文字记者那样通过补充采访或文字追述来弥补,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必须具备极强的新闻敏感性,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辨别所观察到的新闻线索,迅速捕捉重要场景、画面,并及时做出价值判断。

其次,出镜记者对现场细节的观察和判断,影响着现场报道的质量。新闻细节通常是一些实物、情景、画面、数字、动作、语言等细小的情节,对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起到直接或间接推动作用。这些小细節,往往能够揭示事物背后隐藏的信息,表现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出镜记者抓住这些与新闻报道主题有密切关系的细节,进行恰当的解读,可以深化报道主题,使现场报道更加丰满。例如,1997年7月香港回归和2007年纪念香港回归10周年,央视出镜记者白岩松均选择站在香港落马洲大桥中央的铁线上做直播。这是一条标志性的中英管理分界线,一面是香港,一面是深圳,白岩松“一脚踏香港,一脚踏深圳”,进行现场报道,他对落马洲大桥中英管理分界线的价值发现和判断,为两次现场报道增添了厚度。

2.新闻采访力。新闻采访力广义上指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而进行的观察、调查、访问等信息采集和收集的能力;狭义上指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的能力。这也是新闻媒介的核心竞争力。采访力的高低取决于采访提问的质量,而采访提问的任务,是为了让受众了解事实真相。

现场报道时,出镜记者通常需要采访目击者,还原新闻事件;采访当事人、知情人、专家学者等,解释新闻事件;采访普通市民乃至专家学者,评价新闻事件;采访专家学者,预测新闻事件。由于新闻现场有许多未知数,采访提问即便可以有所准备,但常常需要出镜记者依据报道经验,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即兴提问,随时发现、追踪值得挖掘的更深层次、更有价值、更能解释或揭示事实真相的信息,把整个新闻报道带入更真实的境界。

要达到良好采访效果,出镜记者须在事前做好充分准备,进行广泛的信息收集,掌握新闻事件的背景资料,了解来龙去脉,同时还要策划现场报道方案,设计采访提问。如果是突发事件,记者在路途中就需要考虑报道方案,到达现场后立刻收集信息,确定报道主题,明确采访提问的要点。

此外,出镜记者还要了解采访对象,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进行采访。采访时,始终要有礼貌,平视采访对象,尊重采访对象,挖掘、提取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所提之问,必须是受众关心、关注的,能够解释疑问、说明问题、揭示真相、体现媒体立场的问题。在提问方式上,灵活运用正问、侧问、反问、设问、追问、故问、借问、激问;提问要具体,把大问题分成多个小问题;提问语简明扼要、易听易懂、多用短句。注意話题的深入,抓住细节,巧妙切入;抓住要点,层层追问;迂回提问,侧面探入。同时,还要善于倾听。

3.新闻叙述力。与文字记者采用文字追叙新闻事件不同,出镜记者是用语言来描述新闻事件,这对记者的语言叙述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新闻叙述力是指出镜记者依据一定的报道主题,将新闻现场的环境、人物、事物以及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原因结果等,通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的能力。在进行新闻叙述时,出镜记者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新闻角度来说,必须抓住出镜报道的新闻性,包括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显著性、变动性等,用词准确,态度中立,观点鲜明,真实、客观地描述新闻现场情景。这要求记者具备细微的观察能力、快捷的信息捕捉能力、良好的信息提炼和加工能力、敏锐的判断力和独到的见解力。另一方面,要抓住出镜报道的口语性,包括流畅性、条理性、逻辑性、得体性、延展性、随机应变性等,吐字清晰、表情自然、懂得修辞、逻辑严谨地叙述新闻事件,准确利落地传递新闻信息。这要求记者具备严密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准确清晰的口语表达能力;话题的引申和延展能力以及观点的阐述和论证能力,等等。

新闻叙述力是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评论工作的前提。出镜记者必须通过自己的叙述,展现镜头呈现不出的元素或者很难呈现出效果的元素,描述镜头前“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新闻事件的细节和场景,如:现场的人事物景、经历的时空、听到的声音、闻到的气味、尝到的味道、触摸的感觉、内心的情绪、引发的联想等;突显新闻事件中隐含的、能够揭示新闻本质和规律的情节,展示新闻事件中令人兴奋、富有戏剧性和人性化的故事,使无声的视觉信息与有声的语言信息同时作用于受众的视觉和听觉感知,帮助受众更加深刻地了解、理解新闻的人、事、物。

4.新闻评析力。作为出镜记者,除了要揭示事实层面的真实,还要有在新闻现场分析新闻现象、解释新闻缘由、点评新闻意义、预测新闻发展趋势的能力。这就是出镜记者的新闻评析力。出镜记者在现场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清晰表达,不仅可以帮助受众了解、理解新闻事件,强化与受众的沟通与互动,还能增加新闻的深度和厚度,彰显新闻的力量,表明媒体的立场,从而扩大新闻报道的传播价值。这种对新闻报道的深入挖掘以及深入挖掘后的客观分析、公允评价,需要记者深入调查采访,按照真实、公正、平衡的原则,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和规律。

首先,记者要增加自身知识底蕴,加强法律政策、历史哲学、医学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学习,能够在新闻现场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透过事物现象看到本质,增强宏观判断力。其次,要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锻炼从普通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发现重大价值新闻事件、洞悉新闻事件本质的能力。此外,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灵活运用求同存异、聚敛与发散等思维方式,从普通的新闻现象分析出新闻事件背后的本质涵义、蕴含的重大意义以及昭示的发展趋势。在1997年香港回归的电视直播中,央视出镜记者白岩松做了这样的现场评述:“各位观众,我现在是在落马洲大桥上。大家可以看一下,这里有一条铁的线,在桥的中央。可以这样说,我现在左脚一面就是香港,右脚一面就是深圳。按理说这条线是不应该存在的,因为深圳和香港自古就同属一个县。但是150多年前,英国入侵以后,便有了这条让很多人感到伤心的线。但是再过三个多钟头,这条线就只具有区域线的意义了。一面是我国的经济特区,一面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这条线(中英管理线)并不长,车速也并不快,但是今天驻香港部队,越过管理线的这一小步,却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步,为了这一步,中华民族等了百年。”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闻发现是基础,在新闻发现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采访,新闻发现力和新闻采访力是出镜记者敏锐发现新闻价值、精准把握新闻事实、深入挖掘新闻线索、揭示事件真相的基本能力。新闻叙述和评析是一种新闻表达,体现了出镜记者的内功,是出镜记者准确描述新闻场景、精准分析新闻现象、恰当表达新闻情感、公正评述新闻事件的重要能力。新闻的发现和采访、叙述和评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建立在记者新闻素养、知识结构、敬业精神、个人特质等诸多方面之上,是一个长期广泛积累、不断修炼提高的过程,也是出镜记者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单位: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宋晓阳.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指南[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29;[2]宋晓阳.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指南[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07-110;[3]高松,万青.新闻的发现力与表达力[J].新闻爱好者,2013(09):82-84;[4]李学景.试论新闻记者核心竞争力[J].中国传媒科技,2012(02):192-193;[5]⑤王小蕴.和谐社会条件下记者职业能力训练的探究[J].文学教育(上),2010(06):138-139;[6]东方时空:重走10年前香港回归直播点(图)[EB/OL].2007-06-26,搜狐,http://news.sohu.com/20070626/n250764380.shtml

【基金项目】该论文为校级课题项目“高职院校‘出镜报道课程‘三段式教学研究”(编号:2018[GY-017])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现场报道受众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广播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电视民生新闻现场报道初探
记者在突发事件中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