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营销策划》课程教学模式创新问题

2019-12-10谭晓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营销界 2019年25期
关键词:营销策划实训理论

■谭晓(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营销策划对于企业的整体营销战略和策略都非常的重要,能够很大程度营销企业的发展,高校中的营销策划是一个极强的应用型学科,其主要的教学内容不只包括营销策划理论和知识的梳理,更多的是注重教学后的实践和对学生的发散性创新思维的培养。营销策划的教学过程在比起“学”更注重的是去偏向于“想”和“做”,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去体会、思考和感受营销策划的方法与技巧。

一、《营销策划》课程教学模式的基本指导思想

(一)实践性问题

学习市场营销理论的课程主要在《市场营销原理》的系列课程中讲授,而《营销策划》这门课程是专门针对性培养学生营销策划能力的“实务”型课程,定向培养学生的专业营销策划能力。其课程的性质就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践教学,因为策划的目的性很强,如果脱离了实际操作、思考、自主的策划,只是在书本上学习案例,学生无法真正的拥有营销策划能力,那《营销策划》这门课程也与市场营销专业体系中的其他课程无异。为了针对《营销策划》课程的特殊性,其教学模式应该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在教授过程中以实际动手策划为主要导向,并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结合课堂理论,自主思考、创新、执行自己的营销策划方案,让其在真正的行动中领会营销策划的精髓,更好的理解营销策划课堂中的理论,同时积累营销策划经验,锻炼营销策划能力。

(二)自主性问题

传统教学模型是无法适应《营销策划》这种具有特殊性质的课程的。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明确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要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和中心进行指定。在营销策划的教学中,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思考,指定和实施策划,注重实践性对学生的锻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作为监督者与辅助者,不断的观察学生的学习实践进程,督促学生完成每一阶段设置的教学任务,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先鼓励学生自主解决,当问题超过学生能够解决的范围时,教师提供帮助解决问题,并教导学生在一旁学习解决难题的思路和经验,提升自己的营销策划能力。这样的方式教育出来的学生,对于课程教学内容掌握的更牢固,并且营销策划能力更突出,在就业后能够更快的适应岗位,缩短就业适应期。

(三)创新性问题

策划本身是要根据时代一起进步,必须能够不断创新来适应时代的发展的市场的变化。在教授学生营销策划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环节中多加入可以锻炼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元素,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创新思维模式,并对在实践教学中有创新表现的人加以表扬,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新积极性。

(四)激励性问题

从上面的阐述可以看出,营销策划是一个具有创意性和创新元素的工作,如果在进行营销策划时没有足够的工作热情是无法达到一个好的效果的。为此要加大对营销策划教学中的激励机制,提高学生的营销策划热情。

二、高职《营销策划》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案例教学的不足

对于高职院校中的《营销策划》课程体系改革中,最关键的是对课程体系中的内容进行调整和改革,通过增多与时俱进的课堂教学案例,来弥补对于传统知识理论的不足。但现在高校的案例教学内容设置及其的分散,对于课程教学案例的理念还未统一,导致了各院校的《营销策划》教学课程中存在各种问题,与国外的先进教学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其主要问题表现在,第一课程设置方面各个高校太过分散,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章制度,基本属于各自设置自己的课程内容,导致各方差异较大。第二是高职院校中的教学案例不具有代表性,教师往往都是从自己以往的经验出发,结合自己的心得指导学生学习,缺乏权威性,导致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质量参差不齐,质量低下的教学课程。

(二)教师缺乏经验,教学手段单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学要求的提高,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老师能够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更要指导学生去实践这些理论,并帮助学生解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而现代的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团队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原因如下:第一,教师的经验不够丰富,很多教师是从大学研究生毕业之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担任教师,从一个校门跨入了另一个校门,缺乏在社会上的理论实践,缺乏经验和实践能力。第二,教学手段单一,由于很多教师能力没有进行过创新创业活动和社会企业中的营销策划活动,所以很难指导学生去通过实践结合理论的方法学习的提升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只能通过单一的书本授课和理论讲解来传达课程,对学生的培养非常片面,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质量存在问题

就《营销策划》的教学模式来讲,进行过完整的课堂理论知识学习过后,要通过去实践来进一步融会贯通对理论的思考和学习,并通过实践转化为会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提升经验。但是现代很多高校对于实践基地的建设存在很大的问题,第一,在校内实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而且必须配备专业老师来知道学生的正常实践活动,保障学生安全的同时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提高能力,而现在校内基地建设质量不过关,无法满足学生的正常实践的需求。第二,在校外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真正的进入一线去学习、去体验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而现在普遍高职存在生源差的现象,所以很多大中型企业对高职学生存在偏见,不愿意提高校外实训的条件,阻碍了高校校外实训的进行。

三、完善营销策划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方案

(一)学校拓展营销策划的实践舞台

营销策划是一门特殊的学问,其要面对的市场行情千变万化,日新月异,所以在学校教学的作为学生营销策划的启蒙,在教学中切忌死板的传授知识理论,而忽略实践内容。这要求高能院校积极联系社会企业、行业协会等一线职场,为学生的营销策划的实践锻炼和学习提升提供最好的环境。

(二)加强高职教师的双师型转变

高职学生的教学任务往往是校内教师承担额了绝大部分,但是对于营销策划人才的培养往往是在市场的实际锻炼学习中完成的,教师如果一味的只是在校内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教学,就只能培养出之是掌握理论而无法在工作中应用的“偏科生”,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走出校园,进入社会一线掌握一线的市场信息,并获得最新的营销策划案例,积极更新营销策划的课程内容,培养出优秀的营销策划人才。

(三)引导学生深入一线

真正的营销策划大师不是在课堂中学习理论、分析传统案例学习出来的,往往是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不断磨练出来的。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将学习到的理论应用起来,就需要学生深入到企业一线,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和反思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营销策划思维,真正的具备营销策划能力。

(四)提高专业教师实践能力

现在教学任务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和辅助者参与教学,但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但现在很多教师将教学任务单纯作为任务来看待,只完成学校规定的理论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对于学生营销策划思维的培养和实践教学的培养。为了解决这些现象,必须从以下方面进行入手,第一,要提高高职教师整体的入职门槛,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素养,尤其是负责高校案例教学的老师,要求其不仅要有深厚的营销策划理论的文化底蕴,还必须拥有一线实战经验和独到的营销策划思维。第二,必须建设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要明确奖惩制度,优待有能力有担当有想法的优秀教师,淘汰无素质混日子的劣等教师,不断提高高校的教师团队整体素质。

(五)建立高质量的营销策划实践实训基地

目前为培养出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营销策划人才,必须解决目前高职院校营销培训实践基地的低质量问题,为此要从学校、社会、企业等多方面进行共同努力。在学校方面,学校应该给予实践实训基地建设以足够的资金和人员支持,打造一个优质的专职实训教师团队,帮助并引导学生完成营销策划实训课程。从社会方面,政府应该给予高职院校进行实践基地建设以政策支持,鼓励企业与院校合作,共同发展。在企业方面,企业应该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人才培养的义务,尽量多与校方共同,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给高职在校学生。只有学校、社会、企业的共同努力才能为未来打造一批高质量、高能力的营销策划人才。

猜你喜欢

营销策划实训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沙河板鸭营销策划方案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专业食品策划机构能为客户带来可观的效益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营销策划教学创新技能与策略探讨